分享

孕育生命的海洋从哪里来?请把你的目光转向太阳系边缘

 姿势分子_ 2021-03-22

地球的生命究竟从何而来,这是一个人们孜孜不倦去追求的问题。目前科学家们基本确定,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在那片蔚蓝的世界里,最先出现了单细胞生物。

然而,根据科学家建立的模型,太阳系形成前夕的原始星云,不太可能允许液态水在地球轨道的位置留存。在太阳的辐射下,冰或者水可能都会蒸发为水蒸气,然后在太阳风(太阳辐射出来的高能带电粒子)的肆虐下被吹到距离太阳更远的地方。

这就奇怪了,如果地球表面不能存留水资源的话,地球表面广袤的海洋是从哪来的呢?

既然附近不太可能形成水,那就往更远的地方找一找。就这样,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太阳系的外围,那个孕育了彗星的场所——奥尔特云。

彗星是一种轨道非常扁的天体,它们轨道的远日点可能在上百亿公里以外,近日点却可以只有几千万公里。

彗星的本质,是石块和冰块。在接近太阳轨道的时候,冰块就会融化,滴在地球上。当然,更多的是,有些彗星会直接坠落在地球上,把大量的水留在地球,最终形成了海洋。

但是,这个推测,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证实。一颗彗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位置移动,因此观测的机会并不像其他行星那么多。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计划探索彗星,大约过了20年,才正式准备实施这个计划。而到了21世纪,才真的开始发射探测器。

2004年3月2日,欧洲航天局发射了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经过了10年的漫长时间,穿越了60亿公里的茫茫宇宙,这个探测器终于进入了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轨道,并且投放了菲莱登陆器,展开了对这颗彗星的研究。

可是,尴尬的是,菲莱登陆器并没有做什么工作,它就“退休”了。由于距离太阳太遥远,它并不能接收太多的阳光,因此能量比较捉襟见肘。更关键的是,欧洲航天局始终无法和菲莱登陆器建立起联络信号。虽然偶尔连上了85秒,最终还是失去了信号。

不过,从其他方面,科学家依然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判断地球的水是否来自于彗星。

我们知道,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而氢又是有不同的同位素的,如不含中子的氕、含一个中子的氘、含两个中子的氚。普通的水都是含有氕的水,自然界中也偶然有一个氕一个氘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水,又叫做重水。通过分析地球海洋里重水和水的比例(或者氕和氘的比例),再对比一下彗星,就可以大致判断二者是否同源。

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观测的哈雷彗星、海尔-波普彗星和百武彗星,水和重水的比例并不和地球的海洋一样。然而在最近观测彗星“维尔塔宁”观测到的数据,则发现其比例和地球海洋一致。

目前,孕育我们生命的源泉究竟来自于哪里,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人类距离解开“我们到底是从哪来的”这个问题,依然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