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亿年前海底大战,两只生物同归于尽,捕食者死因成谜

 姿势分子_ 2021-03-22

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纷争,每一次都能够深深地吸引我们的关注。即便我们有最先进的拍摄设备,也无法还原已经灭绝的古代生物会如何搏杀。不过最近,科学家们还真的找到了一块堪称是近2亿年前摄像机的化石,为我们展现了古生物之间惨烈的斗争。

这一场海底大战的对决双方,是来自于大约2亿年前大西洋的两只生物。它们生活的年代,正是恐龙崛起的侏罗纪早期。其中一方外形类似于乌贼,但是拥有着10条触手,并且触手上还有钩状的结构;它的对手,是一条古老的鱼。

据推测,这一只头足类动物气势汹汹,迅速地游向自己的猎物,首先展开了自己的攻势。它用自己的触手将猎物的头紧紧缠绕,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将猎物的头骨捏碎。可是,看似轻松得手的它并没有享受到这一顿饕餮盛宴,它还没来得及品尝,就失去了生命,最终,捕食者和自己的猎物紧紧缠绕在一起,化作了同一块化石,埋藏在海底。

经过了大约2亿年的岁月,这块沉没在英国南部沿海区域的化石终于在19世纪被人类发掘。在刚被发现的100多年时间里,它并没有引起古生物学家们太多的兴趣,而是被收藏在英国地质调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的一个藏馆中“落灰”。

直到最近,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的古生物学家马尔科姆·哈特(Malcolm Hart)在英国地质调查局看到这块化石后,立刻对化石记录了“两雄相争”事件感到非常有兴趣,于是将尘封了一百多年的化石拿出来重新研究。他非常想知道,这两只动物之间到底在什么时候发生了怎样的争斗,又如何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最近,他终于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论文发表在了《地质学家协会公报》杂志上,介绍了这种罕见的古生物厮杀的画面。

"它展现了一次特别凶猛的进攻,这次进攻最终导致了这两只动物的死亡,随后被保存了下来。"他在一份新闻稿中说。

他们介绍,这块化石形成于1.9-1.99亿年前,是目前人类发现记录的最久远的古生物厮杀画面的化石。“即使不是最经典的,这也可以说是最不同寻常的一种化石。”他们介绍说,“因为人类发现的记录古生物捕食画面的化石非常罕见。”实际上,这样的化石,人类总共发现了不到10个,其他化石中最古老的一个,也比这块化石晚了差不多1000万年。

哈特及其同事们的检测结果显示,这只头足纲鞘亚纲食肉动物是乌贼的一种祖先,名叫Clarkeiteuthis montefiorei,体长约40厘米。它眼中的猎物,是一只长度约为20厘米的类似鲱鱼的动物,名叫Dorsetichthys bechei。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这只头足类动物的触手环绕住小鱼,因此可以判断:两只动物是同时死亡并保存成化石的,而不是在两端不同的时间先后死亡而恰巧落在一起的。

和大家一样,古生物学家们最好奇的也是:为何这只头足类动物明明已经杀死猎物,却最终不幸丧命。对此,哈特等人提出了两种猜想:

  1. 乌贼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误解,错误选择了过大的猎物。毕竟这只鱼的长度已经达到了它体长的1/2,何况乌贼还有一段长度是触手呢。因此,盲目的自信让乌贼铤而走险,攻击了不该攻击的猎物,结果在吞食的过程中猎物卡在嘴里。最终,乌贼骑虎难下,进退不得,只好凄凉地为自己的生命倒计时,最终死去。

  2. 也有可能乌贼在杀死猎物后,并没有马上进食,而是为了躲避其他捕食者,拖着猎物下沉到更深的海域,为自己寻求一个安稳的进食环境,他们称之为“distraction sinking”。但是,在下潜的过程中,乌贼走入了“禁区”,来到了自己也无法承受的深水区。最终,由于深水区氧气浓度不足,超过了乌贼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它窒息而死。

鉴于化石资料稀缺,古生物学家目前也无法完全确定其中的原因。

对于他们来说,发现这样的化石总是令人兴奋的。它可以生动地展现古生物的模样和生活习性,让我们对当时的生物生存模式及环境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当然,像恐龙相争的化石,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毕竟如此巨大的化石很难保存。

不过,谁知道呢?古生物学家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早晚会找到方法,让我们真实地了解恐龙等大型动物会怎样生存。现在的每一次发现,都是为未来做准备。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