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如何治理:找到病灶还要对症下药

 艺教快讯 2021-03-22

自2018年8月国办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有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在一批不合规的机构被整顿、关停的同时,内容超前超标、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等乱现象却仍然屡禁不止。

图片源自网络

令人担忧的是,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过程中,一些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滋生出新的问题:一些培训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明着被关停,实际上“改头换面”重新营业;一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有的甚至不具备教师资质;尽管三令五申,培训机构参与招生录取的现象仍然时隐时现……

“课外班的乱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目前,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线上教辅平台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调研发现。

这样的现象需要引起警惕:一些在整改中“下马”的培训机构悄然转移到线上,提前学、超前教、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也随之转移到线上。与线下培训相比,线上培训具有生源、师资分散的特点,既难于监管,也难于整治,很多地方尚未出台具体整治细则。

图片源自网络

在教育教学方面,亟须督促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我呼吁,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统一录入平台。”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

同时,亟须对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作出监管,不但要审核其资质,更要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各方面对其严格要求。

“北京市已经研究出台相应的规范和引导。一方面是办学资质、办学标准以及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市教委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资质、超纲超前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是预付费资金、培训服务合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监督,坚决堵住隐患。”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治理的力量要注重统筹,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责任,共同发力,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九龙治水”如何变成“握指成拳”?有专家建议,可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大力推进。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各地相关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

以往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只有通力合作,结合一切可以结合的力量,才能推动一个行业的正向发展。行业协会也要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运动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