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马虎 ▏一分钱也是自己挣的

 摄影说事 2021-03-22


[影像脱贫攻坚013期]

一分钱也是自己挣的

记一群坚毅乐观的残疾农民兄弟

摄影/马秀华 王彦 张金敖

撰文/马秀华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感觉自己的欲望膨胀到不能克制的时候,最好到养老院或者到重症监护室去看一看。

贪、嗔、痴、慢、疑这人生五毒啊,“贪”为首。多少烦恼、多少困惑、多少悲剧,多少个不愉快,无不是源于这一个“贪”字。

欲望无止境!

本文向朋友们介绍的这几位,是我近段在农村接触到的脱贫人。他们肢体残疾,他们自强自立。我问过他们一个问题,就是“你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们表述不同,但都有这么一句看似很朴素的话:经常做梦,梦见自己能走路了!

是啊,如果不是捏住鼻子憋得出不来气儿的时候,您或许感知不到空气的存在。

健全的人,可能没有想过胳膊腿的存在是多么幸运,我们没有想过的事儿,竟然是这个群体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最大愿望!

幸运啊,我们该知足了!

☀☀☀

一分钱也是我挣的

☀☀☀

张明伟,1969年生,住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异地搬迁新村,家有4人:父亲张英文(无劳动能力),弟张明鹏和侄子(采访时上小学4年级)。2009年在一次矿山塌方事故中造成高位截瘫,家庭陷入困境,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张明伟励志图强,力所能及地给箱包厂加工拉链,每穿一个一分工钱,按件计酬,每天一手不闲只能挣到一二十元。一分钱,他踏实认真地做,他觉得这一分钱也是自己创造的价值!

☀☀☀

偎着走也不拉政府后腿

☀☀☀

王喜梅,  57岁,社旗县兴隆镇赵庄村4组人。自幼患小儿麻痹,至今只能偎在地上行走。丈夫先行在外打工不归进而离婚,十多年来一个残疾妇人以其顽强的毅力,依靠种地、养鸡、养兔子,独自撑起一个家庭的所有消费,包括正在初中读书的儿子的学费。这两年,王喜梅享受到扶贫的各项政策,她十分感谢党和政府,但是她不甘于此,独自在家做仿真花的加工业务,这一项虽然每月收入500元左右,但是她已经很满足了。图为王喜梅十分艰难地上到三轮车上,准备去交货。

阅读: 感恩、励志、向往

☀☀☀

轮椅快递员

☀☀☀

张瑞乾,39岁,宛城区金华镇人, 2013年因车祸下肢致残后,妻子离婚,家留5岁女孩儿,建档立卡的特困户。2015年8月通过扶贫帮助,在金华集镇租赁70平房屋,开启快递业务。

☀☀☀

单臂农耕手

☀☀☀

党进龙,宛城区瓦店镇界中村李靖组人,2007年在广州打工中右手近手臂端被冲压机扎断,单臂残疾。党进龙多处寻求打工,终因身体残疾打工无望,回到老家。家里没房,独身生活,没有收入,被评定为贫困户。在扶贫工作的帮扶下,他励志重新振作起来,2016年用事故赔偿款买了一台拖拉机,给周边乡邻犁地旋耕,立志2019年脱贫。

☀☀☀

乐观面对生活

☀☀☀

朱建新,内乡县马山口镇郑湾村人,下肢4级残疾,低保贫困户,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励志到马山口扶贫企业仙鹤切纸加工厂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工资1500 —1600之间。

☀☀☀

残疾夫妇主动脱贫

☀☀☀

马亚波,1973年出生,内乡县赤眉镇东北川人。21年前,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他和妻子王小女自强不息,在党的扶贫政策感召下,励志依靠家庭力量提前脱贫。他拾起了根雕和奇石制作的爱好,农闲时,让老婆推着他到附近挑选树根,查看奇石,托人拉回家里,按照自己的设计组织加工;他添置了复印机,方便了乡里相邻;他利用手机微信和QQ群,建立了广泛的水果蔬菜批发联系,被他称为不花钱的淘宝商店,这一“系统”的建立,给当地的果农带去了效益,也为家庭赢得了收入。2017年主动申请脱贫。图为马亚波坐在轮椅上复印。

阅读:摄影故事 ▏做人啊,要知足报恩!

★★★ END ★★★

弘扬正气

传播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