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故事 ▏酒晕子蝶变记

 摄影说事 2021-03-22

[影像脱贫攻坚036期]

摄影故事

酒晕子蝶变记

JIUYUNZI  DIEBIANJI

马秀华 摄影/撰文

脱贫攻坚中,豫西南的南阳市,成就了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

去年,数以万计的各级干部,听了他的励志报告。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 曾经的酒晕子 ——王万才。

王万才在做励志报告

  1 

王万才、王万才,乍听这名字,感觉不是有文才、就一定是有钱财。“才”华出众、“财”源广进,都好,反正“万”才(财)么!

是的,他是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王西组农民。

年轻时的王万才属于那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小伙子,打小就爱好文学,特别是写个对联啊、弄个打油诗啊,文章写得更不错,是王庄村有名的“秀才”。

然而,命运有时偏偏会去捉弄那些有“理想”者:

初中毕业,王万才手中掂着高中通知书,因为家里穷,只好辍学。他的“文学”梦就这样,刚刚萌发就被“贫穷”给击破了。

好不容易熬到结婚生子,偏偏又生了个严重脑残的小子。“残”到啥程度?“残”到我采访时,儿子已经30岁了,裤子还没有“刹裆”(因为大小便不会脱裤子),吃饭还靠喂,上床还靠抱(一级残废)。

王万才在给严重智障的儿子喂饭

老伴常年有病,自己拼死拼活地干,保不住家庭的药费支出。2014年,更直接的打击是,自己在脚手架上出力,不幸摔断了左侧肋骨……

经济上的困顿、身体上的折磨,“无后”观念的摧残,“无望”俩字渐渐从王万才心底滋生、膨胀、裂变,最后导致他消沉萎靡,借酒消愁。庄稼地荒了,空酒瓶多了,“看蚂蚁上树”,“躺墙根儿晒暖儿。”整天晕晕乎乎、疯疯癫癫……他就想好歹有那一天“一醉不起”,来个“花落人亡两不知”最好!

消沉萎靡,借酒消愁

 

20164月,是改变他命运的一个关键节点。

王万才家里走进了一个人——时任县直工委副书记、王万才的帮扶责任人郭有霞。

王万才最早被确认为贫困户。享受到了党和政府各种政策扶持。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励志”。王万才不是不懂感情的人,不是不懂感恩的人,不是不能振作起来的人。

帮扶人郭有霞

在给王万才算将来的收入账

王万才从郭书记的耐心、中肯地谈话和契合实际的家庭算账中,看到了自己仿佛已经破败了的“家”的希望和前途。

王万才立志后

恢复传统手工豆腐

制作出的第一块豆腐向帮扶人汇报

显得十分自信和愉悦

他爬起来,在郭书记的亲为下,具有象征意义地把满院子空酒瓶扫地出门。种西瓜、西瓜高产;种花生,花生丰收;磨豆腐,乡邻欢喜……一年时间,状态变了,精气神来了,2017年第一批就光荣脱贫。2017年11月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9年被批准为预备党员。

  3 

不要忘记前边说的,他是一个乡土秀才,他的“文学”梦,在他最颓废的年代,也还是在他心底深处埋着,并未彻底泯灭,一旦被激活,就可能迸发出无限的能量。

2017年春节,在压抑了多少年之后,第一次撰写诗联、第一次提笔泼墨,把自己心里的话贴到了楼门上:“秋水半瓢邀月饮,春风十里荷锄归。

王万才干着地里活儿

脑子没有闲

想起来几句好词儿

立马掏出片儿纸给记录下来

好多事儿就是这么巧,刚一奋蹄儿,就遇上了伯乐。

时任县长周天龙,副书记张富强,秘书郑立森,乡长张瑞良到王庄村搞调研中,一眼就发现了这幅手书对联(其他家的对联都是在市场买的)有内涵,并引起了关注。然后就找回王万才,就地在他院里座谈,鼓励他好好干。后来秘书问他文章写得咋样,王万才拿出自己就近写的两段心得式笔记,郑秘书看后,感觉作为一个贫困户农民有如此觉悟和用心,必须大力倡导。

王万才在写日记

于是,一本记录着脱贫农民切身感受和党的点滴恩泽的小日记,被整理出版发行。

于是,《唐河千帆过 ——王万才脱贫日记选》问世了!

王万才拿出他的脱贫日记一书

显得十分惬意

他做梦都想把钢笔字变成铅字

一本脱贫日记,记录有他对困苦生活的沮丧、有看到希望的欣喜、有获得帮扶的感恩、有对未来的憧憬……

他的《唐河千帆过》被评为“中原传媒好书”。

 “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省脱贫攻坚奋进奖“、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最美人物“等荣誉接二连三,河南省委书记亲自接见,被增补为唐河县人大代表,被批准为预备党员。

  4 

王万才成了名人,一举一动被人关注。尤其是老家村民,弄不好就会蹈入“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窘况。可是,我在5次采访中,一点没有感觉到他与相邻的距离。反而是那么的融洽、和谐、家常!

2019年,他参加各级“志智双扶”典型事迹报告会达30多场。唐河县人大的各种会议、公务、公益等活动,还要占去他时间。各路采访大军络绎不绝,他都要奉陪。不用再说,一定会耽误他好多好多事情。

王万才收获自己的花生

王万才帮助邻居腾芝麻

王万才在播种小麦

然而,回到家里,他依然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点讲台上、奖台上、镜头前的那种“气儿“、”味儿“全然不见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干着地里的活儿,他还要把耽误的季节活儿给补出来。谁家有难了,他知道了该帮还是帮。他看到老伙计了该叨还是叨两句。回到自家屋里,该给儿子喂饭了还是喂饭……

王万才在自己地里

摆弄西瓜苗

王万才给小麦打药

王万才和外孙儿

但他认为,脱贫工作不光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浇树浇根,扶贫扶心”,作为脱贫代表,他在现身说法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虽说我们是贫困户,但贫困户也有尊严”。他愿意用他的这种特殊劳动,去唤醒农村的“懒惰”人,让更多的农民兄弟跟上小康步伐。

最近,王万才最初的帮扶人

郭有霞书记前去看望他

看到他成摞的荣誉证书

非常开心

郭有霞书记临走时

叮嘱王万才一定要不负众望

继续努力

做出更大的成就

村里有人拿王万才说事儿:“看看老王,人家可是去过省城,见过大领导的人,没一点架子,干多铁?你们有啥理由东游西逛,坐等国家救济?还不快爬起来,干!”

王万才在发言中也讲道:

我虽然平凡,但我一样可以追求卓越!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在带动示范的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继续前行。一朝脱贫为劳模,终生奋斗不停步!这是我的终身承诺!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