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孤寂寒光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158,阅读时间:约6分钟 金国在地理上也不占据优势。想要进攻南宋,主要有三条路线可以走。第一条就是直接从东部沿海南下。这条路线的好处是效果最直接。只要占据江浙皖地区,基本就可以打败南宋。但是南宋占据着江淮地区,金军想要通过这条路线打败南宋,几乎是不可能。就是后来拥有水军的蒙古都不能通过这一路线打败南宋。而金国却一直从这条路线上进攻,究其原因就是这里是开封到南京最短的路线。金国国力一直不强,只能走这条路线。 第二条就是从河南经襄阳水陆同时进攻临安。这条路线金军在南宋初年曾经走过,后来只是派偏师作为牵制,并没有成为重点进攻对象。主要原因就是襄阳城防坚固,金军很难攻陷这一地区。就是后来的蒙古想在这里得到便宜也不容易。 第三条就是关中出发,经过汉中到达四川。这条路线的成功案例就是西晋灭东吴。西晋先是拿下了蜀国,随后顺江而下直取建业。不过这条路线对于金国有点难。金国受到西夏和吐蕃的掣肘,很难从这里出全力进攻。再加上蜀地地势险要,还有吴玠这个名将镇守,金军后来也就放弃从这里进攻了。 金国的劣势在蒙古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蒙古不仅灭掉了金国,还灭掉了西夏、西辽和吐蕃。蒙古帝国就像一只贪食蛇一样不停的消灭亚欧大陆上的国家。等到专心进攻南宋的时候,南宋周边的国家已经所剩无几。 蒙古进攻南宋主要以中路襄阳和西路四川为主。一开始钓鱼城和襄阳也让蒙古大军撞得头破血流。但是忽必烈采用了降将郭玉宝曾经提过的战略方针。攻占云南的大理国,然后南北夹击下拿下四川,随后南下攻宋。这个方针的确很奏效。蒙古集结了十万大军,东路由也只烈率领来牵制南宋部队。西路由兀良合台率领,穿越西藏并翻越大雪山,最后跨过丽江到达大理。中路由忽必烈亲自率领,渡过大渡河直插大理。忽必烈和兀良合台在龙首关汇合,最后进攻大理国。 一开始大理还进行了一些抵抗。但是随着洱海防线被蒙古人攻破,大理国的国祚也到头了。大理皇帝段智兴(就是《天龙八部》里的一灯大师)和权臣高祥只能选择逃跑。随着大理的陷落,南宋灭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之所以南宋又撑了二十年,是因为蒙哥汗去世后,蒙古内部为大汗位又混战了一场。也是在这一时期,南宋最后一位权臣贾似道捡了一场胜利。 除了蒙古在军事上完成对南宋的合围外,南宋自己也出现了问题。南宋初年,刚刚经历了靖康之耻的宋朝君臣,非常清楚金人会要了自己的性命。岳飞等南宋名将奋勇抗击金军,保住了赵宋的半壁江山。但《绍兴和议》之后,南北划界而治,南宋又恢复了歌舞升平。这个时候统治阶级又开始玩起了北宋那一套。土地迅速兼并,朝纲也变得越来越乱。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反而热衷于窝里斗。尤其是韩侂胄仓促北伐之后,南宋元气大伤。 当南宋末年面对蒙古和金国的连续打击时,经济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南宋土地多掌握在权贵手里,想要打仗就只能搜刮民间财富。这让本就贫苦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南宋权臣贾似道趁着忽必烈回国争夺大汗位的时机进行改革,希望能扭转南宋经济的颓势。然而此时的南宋气数已尽,改革根本无法触动权贵的利益。与此同时一些武将又因为财产被改革侵夺而投靠了蒙古。此时的南宋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处于劣势。当忽必烈再次南下的时候,南宋在三面围攻下走向了灭亡。 参考资料:《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辽金史论》、《宋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