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发、诱导的小鼠肿瘤及其移植瘤模型

 生物学渣 2021-03-23

正常的小鼠在大约一年半的生命周期里也有可能罹患癌症,不同品系的小鼠自发肿瘤的几率和类型不同,体现出遗传因素与癌症易感性的关联。为了更有效地获得小鼠肿瘤模型,也可以采用人为的物理(如紫外线、放射线照射)、化学(天然致癌物质和致癌化合物)和生物(病毒等)的方法诱导小鼠产生肿瘤。可以诱导小鼠肿瘤的致癌物有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偶氮染料类、黄曲霉毒素等。实验室常用的诱导化合物包括 MNU(N - 甲基 - 亚硝基脲)、DEN(二乙基亚硝胺)、4NQO(4 - 硝基喹啉 - 1 - 氧化物)等,可诱导小鼠发生肝癌、食管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为癌症发生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有用模型。

研究者也从小鼠的肿瘤建立起很多可在体外培养传代的肿瘤细胞系,如结肠癌细胞 CT26-WT、黑色素瘤细胞 B16,肝细胞癌细胞 H22,淋巴瘤细胞 A20 等,这些肿瘤细胞系不仅为癌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可以移植到遗传背景相同、不会发生免疫排斥的其它小鼠体内,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小鼠自发或诱发的肿瘤也可以剖取下来,分割为小组织块,移植到其它小鼠体内,制作成异体移植瘤模型(allograft)。对于近交系小鼠品系建立的异体肿瘤移植模型,由于小鼠之间的遗传背景相同,其实相当于自体移植(autograft),又可称为同基因型(syngeneic)肿瘤移植模型。移植瘤模型由于可以大量制备,荷瘤鼠之间均一性好,因而非常适合抗肿瘤药物筛选和评价的体内实验。因为荷瘤鼠体内有着正常的免疫系统,这种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肿瘤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进行一些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性(proof of concept)、机理性(mechanism)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