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

 涛儿—taoer 2021-03-23

简介

玉屏以“流水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地处湘黔交界,古为“黔楚襟喉”,今为“黔东门户”。近年来,玉屏抢抓贵州省打造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良好机遇,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导向,狠抓水域治理,建设生态家园。
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 108°50′35″~109°02′07″,北纬 27°11′23″~27°22′05″。
玉屏是全国 5 个侗族自治县之一,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已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范畴,为限制开发区。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区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流经玉屏的㵲阳河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沅江支流,发源于贵州瓮安县,经黄平、镇远等县进玉屏,再入湖南境内,是玉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肩负着湖南省数百万民众的给水重任,对保障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实施湿地生态保护十分迫切。
以㵲阳河为主组建的湿地公园是纽带,连接县城、大龙经济开发区,是玉屏县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最为集中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灵魂—“生命线”,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廊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依托—“景观廊道”,城市休闲游憩的佳处—“游憩廊道”。
玉屏境内㵲阳河,水面开阔,碧绿如玉;两岸植被丰茂,柳树、杨树林落,山水相映,天水一色;侗寨依山而列,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万卷书崖、北浦鱼歌、莲花峰等自然景观错落有致,巧夺天工。
湿地公园主要包括玉屏县境内的㵲阳河干流及其龙江河、车坝河、野鸡河、安坪河 4 条主要支流,规划总面积 860.3 公顷。公园湿地总面积 704.9 公顷,涉及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和库塘等 3 个湿地型,湿地率 81.9%。
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在国家生态功能区划中属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物种多样丰富。有维管束植物 150 科、419 属、665种,其中湿生植物 47 科 119 属 188 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2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樟树、金荞麦 2 种,还有 3 个植被型组、14 个群系的湿地植被。有野生脊椎动物 5 纲 31 目 68 科 212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14种;出露的沙洲、浅滩及水草为众多水禽栖息及候鸟迁徙提供了理想场所。科学与保护价值重大。湿地公园建设将秉承“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划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5 个功能区。
建设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玉屏全县人民对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在湿地公园建成的那天,玉屏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

图片1

概况

玉屏以“流水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地处湘黔交界,古为“黔楚襟喉”,今为“黔东门户”。近年来,玉屏抢抓贵州省打造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良好机遇,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狠抓水域治理,建设生态家园。

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 108°50′35″~109°02′07″,北纬 27°11′23″~27°22′05″。以㵲阳河为主组建的湿地公园是纽带,连接县城、大龙经济开发区,是玉屏县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最为集中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灵魂—“生命线”,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廊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依托—“景观廊道”,城市休闲游憩的佳处—“游憩廊道”。对玉屏县的生态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湿地公园范围

主要包括玉屏县境内的㵲阳河干流,即从㵲阳河新店乡与镇远县接壤处开始,至下游大龙镇与湖南新晃交界处,全长 46.6km,同时将玉屏境内的㵲阳河 4 条主要支流龙江河、车坝河、野鸡河、安坪河(含上游的茶花泉管理服务区和道塘湿地)等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

二、湿地公园功能区划

湿地公园建设将秉承“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划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5 个功能区。

图片2

保育区规划面积 759.8 公顷、占比 88.3%,包括㵲阳河、龙江河、车坝河及周边生态公益林,同时野鸡河、安坪河水域也纳入保育区。

恢复重建区规划面积 37.0 公顷、占比 4.3%,包括野鸡河乡村河流恢复示范区,㵲阳河岸坡恢复重建区,保育区与恢复重建区主要通过实施水源和水质保护、水岸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工程。将为玉屏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同时围绕水体修复和栖息地恢复,通过实施湿地植被恢复、河道岸坡带修复等工程,为乡村小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示范。

宣教展示区规划面积 20.1 公顷,占比 2.3%。包括㵲阳河县城段现有的河岸绿化带、新规划的安坪新区㵲阳河绿地、大龙镇桥头公园 3 处,通过建设湿地宣教长廊、民俗文化宣教长廊等,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

合理利用区规划面积 42.7 公顷,占比 5.0%,包括安坪河全部、茶花泉景区大门至道塘湿地公园区域。依托茶花泉景区开展生态观光、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文化展示等旅游活动,同时沿安坪河两岸建设河岸绿化带、慢行道、游览服务设施等,开展湿地远足游、农家乐、乡村观光体验游等。

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