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常常会想到一个问题:未来的我会怎样回忆此刻的我?像一个慈祥的老者样默默旁观欣然接受还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不已;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否儿女绕膝还是真的孤独一人终老。我想不出答案,索性就放下这个问题,让日子顺其自然的过吧。习惯了不上班的周末和朋友小酌几杯,跟着他上了三层锈迹斑斑的铁梯,推开一扇皮质包裹的紧闭的门,又下了几节台阶,人和人挤在一起,从当中穿过。靠在高脚椅上,我打量着酒吧的装潢。不同年份的酒精被蒙上不同的色彩,封闭在不同的酒瓶中。透过在吧台特制的光源,每个人手中的酒杯成为唯一的指引。一次午夜的聚会,有人喝了几杯仍保持着底线的清醒,有人小酌几口仍当做出席一次公关的交往,也有人从陌生到热烈,拥挤中不堪地落下一地尴尬。他说今年生意难做,店里的生意看着红火,其实都是老朋友捧场。说起来,毕业后的几年,有人嫁于人妻生儿育女,有人自己创业成了行业姣姣者,也有人不高不低,每个月领着固定的薪水,都是一日一日的熬着。话题从旅行变成某某超市的折扣,车子的车贷,房子的房贷和家族的伦理。在忘记时间的过程里,有人说起,诱惑、威胁、绝望是组成世界的三要素,新陈代谢是指引人前进的唯一动力。还说了很多,那些因为酒精而蒸发出来的脑子里的独特味道,在灯红酒绿的环境色下显得有些沉重。为了适应社会,为了迎战时间,我们投身于一种职业,为之哭为之笑,有人风生水起,有人怀才不遇。我们会放弃一些梦,也懂得了有些梦根本不会实现,那些深夜的痛哭以及背井离乡的挣扎,都是必须付出的青春的代价。做另一座城市线下活动的时候,跟当地策划团队发生过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是深刻。眼看活动马上开始,约好的主持人因为高速发生了车祸堵车堵在了路上,几个小时动弹不得,没有主持人,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然而距离活动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新的主持人及时赶到救场,为了缓解现场气氛,还有歌手唱了两首歌,和台下观众的互动也是打得火热。活动圆满结束。有人告诉我,负责这场活动的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播音专业的朋友,通过语音连线的方式让两人利用路上的时间对了一遍稿子。同时安排有电动车的同事骑车去跟合作很久的摄影工作室租了一套正式的礼服,安排在学校有过社团经验的同事在舞台上即兴演出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事后跟项目负责人碰头的时候,她走过来,黑色的缎面衬衫,浅色西装裤,踩着高跟鞋,透过精致的妆容还能看到稚嫩的小脸。她完美的解决了这场危机,年纪轻轻灵活的反应速度和新找到的主持人的专业都令人感到惊喜。闲聊时,合作方告诉我,小女孩年纪轻轻就已经承办了很多大型的活动,无论什么类型如何的活动方式,几乎从无纰漏,就算有也可以很好的化解危机。说实话,我很佩服。我主动加了她的微信,一来二去也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了一些她的事。她是家里的独女,不是本地人,毕业后没有回老家,而是选择留下。不论是处于何种原因,父母都想唯一的女儿在自己身边,在能照顾到的地方让她平安开心的长大。然而不论父母如何劝说,她还是头也不回的要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狠狠扎根。她是一个骄傲的女孩,所有人都认为她吃不了一个人在外地的苦却没想到她坚持了八年从没有一次说过要回家。她住过潮湿阴暗的地下水,就着白水啃馒头,穿着高跟鞋跟客户跑步脚肿的像个馒头没吭过一声,熬夜加班年纪轻轻就腰肌劳损也没人知道。当然也有受挫的时候,被同行扎了车胎,被领导误解翘班当着所有同事的大声斥责,回到家还因为保险丝烧断了停了电,她也委屈但她总是很好的藏起来了战败后的憔悴和精疲力尽。许多年过去了,已经在社会中打了几个滚的懵懂稚子早已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处理着各种难题。我不是说人一定要爬到最高处才算成功,而是要学会随性而行,尊重内心,获得慰藉,仿若新生。“继续走”这三个字组合起来很妙。前面已无路,继续走,可以走出一条路。前面很多路,随便选一条继续走,走到都有欢呼。前面花团锦簇,貌似冲刺的尽头,闭上眼继续走,把人群抛在脑后,当喧嚣声渐息,那不过是一场虚假的繁荣、遗忘前的一次诱惑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