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现状与对策

 涛儿—taoer 2021-03-23
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现状与对策 发布人:资源网  发布时间:2009/7/3     据国家海洋局1月15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持续增高,河口生态环境受损,由大气输入海洋的污染物通量仍呈上升趋势。因此,防止我国近岸海域污染进一步恶化升级已成为沿海政府、企业制定有效措施并强力实施的当务之急,确保近岸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一、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据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在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 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显著增加。全国50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显示,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94%的排污口设置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1、我国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2007年,我国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超过6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海水污染程度加重,80%以上的监测区域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耐污种增多,大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经济贝类难以生存,甚至出现了30多平方公里的无底栖生物区。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去年,我国因有毒藻类引发或协同引发的赤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严重;海岸侵蚀范围和强度仍在不断增大。但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和海上油气开发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约60%的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能够满足增养殖业水域要求。

    2007年,近岸也有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但污染程度依然严重。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减少约0.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渤海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31%,比2006年增加约0.4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监测的18个生态监控区中,约78%的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生境丧失或改变、河口产卵场退化、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力度,在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广西、江苏和浙江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比例居全国前三位。

    2、海洋灾害明显增加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16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7亿元,死亡(含失踪)161人。尽管如此,2007年我国海洋灾害较往年偏轻。1989年~2006年,我国受海洋灾害影响的年平均经济损失为124亿元,死亡失踪人数339人。

    在有统计的各类海洋灾害中,风暴潮危害最大,共计发生30次,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87.15亿元,占总损失的98.62%;而海浪灾害、赤潮灾害均有所减少,2007年我国近海海域共发生波高4米以上的海浪过程35次,较上年减少3次。2007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与上年相比减少11次;海冰灾害方面,2006年~2007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为轻冰年(1.0级),是自有历史记录以来灾情最轻的年份;海啸灾害方面,2007年我国实时接收到全球地震海啸信息43次,但均未产生影响,我国沿海验潮站也没有记录到海啸波。

    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196毫米;上海次之,为115毫米;辽宁,山东、浙江上升均在100毫米左右;福建、广东较低,为50毫米~60毫米,总体趋势为“北快南缓”。

    近5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以每年2.5毫米的速率上升,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的40%。目前,天津市的自然岸线已经全部消失,海岸线均为海挡、堤坝、码头等人工岸线;河北省20多年来,平均每年减少海岸线8千米,速度极其惊人。

    200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仍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2.2毫米/年、2.5毫米/年、3.1毫米/年和2.4毫米/年。

    2006年为我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179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风暴潮是2006年主要海洋灾害。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去年我国局部地区海冰灾害严重,其中莱州湾海域的冰情为近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其岸边堆积冰高度达1米,沿岸港口多处于瘫痪状态。去年,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海啸威胁仍然存在,我国实时接收到全球地震海啸信息61次,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对可能影响我国的3次地震海啸进行了监测与分析预警。分析预警和实时监测表明:这3次地震海啸均未成灾。

    3、 海平面上升灾害受到沿海国家的关注

    目前,海平面上升灾害已受到全球各沿海国家的高度关注,国家海洋局根据海平面变化规律特点每3年发布一次《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显示,2003年~200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呈起伏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仍高于全球平均值(为2.5毫米/年),并且加重了风暴潮、海岸侵蚀、咸潮入侵等海洋灾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公报还预计,未来3年~10年中,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将比2006年上升9~31毫米。其中,天津、上海、广东等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介于9毫米~38毫米之间。( 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同时显示,水文和气象监测结果表明,奥运帆船赛场的环境质量可满足海上帆船比赛要求。影响奥运帆船赛场综合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水域中存在的漂浮海草、海蜇,以及部分时段赛场的风速过低。

    针对奥运帆船赛区的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由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政府2004年起每年组织开展。监测显示,2007年8月,奥运帆船赛场水质为优良的天数为100%,其中水质为优的天数占31%,赛场水体中粪大肠菌群平均数量为24个/升,满足中国及国际对娱乐用水水质要求。2004年~2007年,青岛近岸海域共发生6次赤潮,其中仅有一次发生在8月,所发生赤潮的优势种均不具毒性。

    国家海洋局分析认为,2007年,我国沿海经历了暖冬、异常高温、干旱、雪灾、极端温带风暴潮等多起极端气候事件。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加重了风暴潮、咸潮入侵、赤潮等海洋灾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显然,气候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

    二、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恶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结果。我国多年的环境检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普遍超标,且这种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沿海城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上海也不例外。按照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原则,上海市是包括在东海地区内的,与中国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相比,东海水质是较差的。

1、陆源污染,海域整体环境污染严重

    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 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其成分主要是化学需氧物质、氨氮、油类物质和磷酸盐四类,合计占总量的 95% 以上,还有硫化物、锌、砷、铅、铬、挥发酚、氰化物、铜、镉、汞等。陆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农业养殖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禽畜粪便等。因此,陆地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陆上养殖污染源(见图2)。

点击打开新窗口

    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给各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但在经济高速发掌的同时污染也在高速增加。城市化进程急速进行,人口随之急剧增加,但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黄浦江中。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人口密度高,工业体系庞大,排污总量大。加上面源控制措施乏力,工业和旅游污染以及农村养殖业和农村生活区的面源污染,使黄浦江水污染一直处于较重的负荷状况。黄浦江的污水使近岸海域严重污染,鱼类生存环境恶化,近岸海域鱼类资源越来越少,许多海洋生物资源几乎濒临绝迹。目前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 、海上交通繁忙,溢油事件频发

    近海海域海上交通航运、港口业相当发达。港口的发展,船舶的增加所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质,包括油类、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等,则对区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据抽样调查,平均每艘船每年排放舱底含油污水136吨,含油量为120mg/L,而在沉船、撞船等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时,溢油量可达千吨至几十万吨不等,由此可以导致大范围的生物死亡,甚至是种群灭绝。光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海域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101起,溢油量达2319吨,平均每起事故溢油23吨。来自国际油轮船东污染联合会的统计结果表明,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频率以及发生灾难性污染事故的概率和该海域的船舶流量、油品、化学品吞吐量密切相关。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量吞吐量更是一举突破2000万标准箱(TEU),达2171万TEU,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这就意味着上海海域所负担的环境压力随着上海港吞吐能力的提升在不断的加重。

点击打开新窗口



    3、大型水利工程、市政港口建设引发的环境问题

    据了解,近10年来,各地近海已陆续建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海洋工程,如浦东国际机场围滩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崇明和南汇滩涂围垦工程等,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深水港工程、东海大桥工程、临港新城围填工程和“沪崇(明)启(东)”桥隧大通道工程等,这些大型工程建设所引发的生态海洋环境问题都不容我们忽视。特别是随着上海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心的东移,对沿海海洋环境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此外,是各种类型的工业区、港区、农林牧区、市政设施区、旅游区等犬牙交错,甚至出现水库与排污口、排污口与旅游度假区相邻等矛盾。滨岸带功能布局混乱,产业布局缺乏合理性,没有统一规划和协调,极大地影响了各岸段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正常发挥,加重了海洋环境的压力。

    三、近岸海域污染的环境保护对策

    1、有效控制陆源污染

    一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源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采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严打违法排污企业,加大对污染设施运转的监督检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配套排污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接纳量。三是改善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增加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切实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量。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工业企业污水 “ 零排放 ” 。五是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而减少对近岸海域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流域治理等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有效地消减河流入海污染的负荷。

    2、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

    自1978 年以来 , 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规 , 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 , 必然会出现一些原有法律法规未曾涉及的问题 , 这就需要我国的法制工作者和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 始终使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 有法可依 ”,“ 有章可循 ” 。法规是行为的依据 , 组织落实是执行法规的保证。

    根据现行法规,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由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农业部、海军等5个部门以及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管理。各个部门间的分工表面上看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执法部门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做到 “ 协防、协查、协管 ” ,努力把法制工作落到实处,始终做到 “ 执法必严 ” ,保证实现 “ 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 。

    3、继续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努力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在 “ 十五 ” 期间,通过实施两轮 “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 ,第一轮计划( 2000 - 2002 年)、第二轮( 2003 - 2005 年),并于 2006 年开始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了对陆域污染物入海、船舶污染控制和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管理,使得上海近岸海域尤其是污水排放口附近海域的水质有所改善。 “ 三年环保计划 ” 包括了海洋及船舶污染的控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船舶污染废弃物收集、储存、处理处置系统;建立上海赤潮防治工作机制;海上污染联合执法等。“碧海行动计划”旨在遏制海域环境继续恶化,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加强对赤潮的监测、监视和预警,努力减轻赤潮灾害损失

    赤潮的威胁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已危及人体健康安全,影响海洋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在赤潮监视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赤潮监测的能力建设。运用生态监测信息,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建立上海近岸海域环境与赤潮监测监视预警网络,制订赤潮监测、监视、预报、预警及应急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决策支持服务,提高管理决策及规划水平,协调海洋资源、经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对重点近岸海域、赤潮多发区、水产养殖区和江河入海口水域进行定期监测和严密监视,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尽量减少由于赤潮灾害的损失程度,保障上海近岸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加强港口、码头和海上污染应急处理系统的建设

    近海海域海上交通航运、港口业相当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海上突发事故如赤潮、咸潮、工业或船舶事故所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污水,都对海域内生物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尽快实施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海域环境,加强各类船舶的污染防止。为此,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6、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即渔业占的比重仍然偏大,海洋社会劳动者主要集中在这个领域,海洋工业相对薄弱。具体到某个沿海省市,这种失衡情况更加突出。第一产业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赖劳动力的投入和生产经验;而第二、三产业对技术、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依赖和吸纳能力则要高得多,如一座海上石油平台的运转,需要成千上万项技术的组合来支撑,经济效益也大得多。所以我们要优化产业结构,就是用先进技术提高产业技术基础,改造渔业、盐业等传统产业,优化其内部的行业结构;同时,发育新兴产业。以新技术为核心,引发和扶持海上油气、海洋药物、海洋工程、海洋电子等新兴海洋产业;提高海洋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同时要大力培植海洋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优化海洋产业布局。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不同的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从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我国多年来的海洋产业结构一直是以海洋第一产业为主,今后应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使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二是优化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沿海地区所产生的“ 三废” 绝大部分通过直接入海,河水和地表径流、酸雨等形式流入近海,影响着近岸海域的环境 , 近岸海域的环境状况和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 三废” 排放的一般情况来看,工业废水、废气占全部污染物的 0% 左右,所以第二产业对环境压力最大。而沿海地区是我国目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第二产业在三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地影响着近岸海域环境,应进一步加以调整,使之不断地优化和升级。

    7、营造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环境意识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息息相关,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正在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发展,它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其发展进程中将祈祷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以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为基础的。因此,要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治理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者:顾永强 王杰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