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漠中的农场,从300米的地下取水,还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粮食产地

 嘟嘟7284 2021-03-23

沙漠是地球上的一种地理环境,而人们对它的印象基本都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绿色植物基本没有,荒凉和干旱才是它真实的写照。这样的环境就是生命的禁区,人类也不可能在缺水的地方生存,所以,如果说有人想要在沙漠之中建造一个农场,可能还会引来嘲笑,觉得他就是异想天开,可是有个国家真的这样做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瓦迪拉姆沙漠是约旦最出名的沙漠,它的状态就像是人们印象中的沙漠一样,除了漫天挥舞的黄沙,就是正在被不断风化的岩石,看上去就很荒凉。它甚至因为自己独特的地质特征,被人们称为“月亮谷”,表示它就像是月球表面一样荒凉,可就是在这样的沙漠之中,却有着大片的农场。

本来沙漠的价值就很少,除非下面都是石油,可是约旦的人民却将沙漠改造成了新的绿洲。因为约旦这个国家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国家,而且国土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沙漠,所以农业发展受到制约,想要维持温饱问题都很困难。俗话说得好,“穷则思变”当地人在生活压力之下,开始将目光放到了沙漠上。

沙漠之所以不适合生存,就是因为干旱少雨,可如果有充足的水源,那么沙漠也能人为改造成为绿洲,而瓦迪拉姆沙漠就有这个条件。瓦迪拉姆沙漠与其它的沙漠不同,它虽然表面上都是黄沙,而且寸草不生,但是在黄沙底部却有一个巨大的含水层,水资源并不短缺。

于是,当地人就使劲向下挖掘,用打井的方式将地下水引出。虽然基本都要到300多米的位置才能出水,但是对于干旱少雨的沙漠来说已经足够,配合上先进的灌溉技术,可以勉强保证蔬菜的生存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瓦迪拉姆农场就被建立起来,而且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产地,甚至一度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

将一个沙漠改造成适合种植的土地很不容易,但是约旦当地人却用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壮举,并且让其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只能说,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