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ondaymonday |《驴得水》:讲个笑话,千万别哭

 光影志 2021-03-23

第300期



驴得水



剧情梗概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驴得水》作为一部由话剧改编的电影,有着强烈的故事性。故事讲述了四位从城市来到偏远乡村搞农村教育实验的乡村教育家,由于生活困难的原因虚构了一位“驴得水”老师吃空饷,以保障生活。不料教育部突击视察,他们为维系“驴得水”老师的谎言找来了恰好在学校修铃的铜匠假冒“吕得水”老师。

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之下,荒诞而唏嘘的故事由此而生…影片打着喜剧的幌子,故事表现手法荒谬而富有喜态,而其故事内核却是十足的悲剧人物的命运在喜剧的表现下,也越发悲情。

宽容的人成了小人;愤怒的人成了听话的牲口;正面的人总在计较;淳朴的人成了恶棍;追求自由的人死了。”他们都有错,可他们却不是十足的坏人。只是谎言的挤压下,他们都成了变形的人。

《驴得水》的故事,就是一个在撒谎和圆谎之中交织出来的故事。校长为了建小学将驴虚报成老师,众人为了圆谎,将铜匠伪装成“吕得水”老师,让张一曼“睡服”铜匠,将张一曼的长发剪掉变成阴阳人…在谎言之下,众人心安理得的将自己的不作为合理化,将最弱势的女人推出去受刑。

校长嘴上挂着“办大事不拘小节”,一次又一次妥协忍让;裴魁山说着“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将自己包裹在不作为的貂绒外套之下,眼观鼻鼻观心。周铁男愤怒的怒吼,却在一声枪响之后成了在权利胯下哭泣的瞎子聋人。铜匠淳朴的心在谎言中破碎,成为了真正的牲口。

而张一曼则在众人有意或无意的迫害之下,成了为世人接受苦难的耶稣,被钉在苦刑柱上,为众人消灾。电影前期的张一曼,美好热烈,令人向往。她是新时期的女性,对自由和解放有着本能的追求。在他人眼里,她放荡、不检点,在城中人人喊打,是过街老鼠。所以这个向往自由的女人来到了人烟稀少的乡村,一半是为了教育的梦,一半是为了自由的心。

在裴魁山向她告白吐露心声之时,她不知所措,她说,“我就是别人眼里看到的那样,我就是我真的就是想活得自在点”。没有人可以拥有张一曼,因为没人能锁住自由的灵魂。在校长求张一曼让铜匠走的时候,她用最激烈的方式逼走了铜匠,却也在铜匠离去后捡起那段被丢弃的卷发,歉意的说了句“对不住啊,铜匠”。

当接受铜匠掀斯底里的报复,被最亲近的人指着鼻子谩骂,自己扇自己巴掌,校长剪自己头发的时候,张一曼没有崩溃,这个时候这个自由活泼可爱的女人,心中还有幻想的乐园。但当她看到裴魁山看见自己剪完头之后的反应,看见镜中阴阳头的自己。这个骄傲而自由的女人,没有被世人的眼光杀死,反而被镜中四不像的自己,逼疯了那个穿着旗袍踢着小高跟,可爱不羁的张一曼,死了。

“昆明能下雪吗?”在漫天飞舞的蒜瓣碎屑中,张一曼笑着问裴魁山。她真美,美在身在陋室而不改其乐的豁然,美在身处碎屑之中却似琼瑶匝地的意境,美在她那颗在悲剧之中却仍闪闪发光的自由灵魂。

张一曼,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可惜人间四月芳菲尽,四月美且短暂,留不住你这绝世的人。枪声中定格的时间,是否才是你最好的归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