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游 西 湖 文/王苏敏 (公众号“白河观潮”特约作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都要做梦,那梦境中的事儿,往往是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和情绪的体现;尤其是梦见非常美丽的景色,你为此而心旷神怡,心情非常舒畅欢快,往往意味着你的事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不同凡响的成功,并会结交到真挚可靠的朋友。 春天是做梦的季节。昨晚,我就做了这样一个不错的梦。 五一节快到了,在“温暖的港湾”聊天群里,有网友建议群主“浪子”,趁放假期间组织大家到杭州西湖游玩一番。一则为国家旅游事业做点贡献;二则借此彰显一下群里之和谐之团结之温馨之鼎盛。建议一经提出,众网友争相拥护,齐声叫好。民心所向之下,“浪子”不好违拗;迫于呼声滔滔,只得忍痛答应。众当时欢呼雀跃,我亦沉浸在欢娱之中...... 昨晚,夏雨淅淅沥沥;出得群来,躺在床上,我思绪万千,久不能寐;随着滴滴答答的雨打窗愁,那颗心,忽悠之间就飞向千里之外的西子湖畔了......... 朦胧中,仿佛自己和众网友已到了西湖岸边。但见那西湖天下美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曲曲环环路,重重叠叠山。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乃清。好一副天下无双的美景啊! 恍惚中,只见湖心有两只游船荡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一只船上,群主“浪子”与“王冠”“战神”等俊男正摆桌排宴,把酒临风,推杯换盏,豪兴自别;一边浅酌低饮,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湖光山色。另一只船上,坐着“夏雨”、“雪之兰”、“小泊”、“兰儿”、“木棉花”、“六月雪”和“风中百合”、“月光百合”等人,一边如痴如醉地聆听着琴瑟箫笙的霏霏之音,一边如泣如诉地浅唱着优美幽怨的绵绵情歌。情趣漾然,好不雅兴! 不知何故,经常在群里倒不觉得这些人有何魅力和妩媚动人之处。但到了这里,也许是受杭州人文渊薮和西子美景的熏陶感染,抑或是睹景思情爱屋及乌,抑或是情愫系念所致,此时的我,见那船上之人,个个如西施重生,人人赛貂蝉在世;虽说徐娘半老,仍显风姿绰约。玉貌花容,向月疑似仙女降;如云佳丽,凌波踏浪仙境行。 群内的两个“百合”,都是才貌双全。一个才思敏捷含颦笑,一个一袭寒衣踏笙歌;论其才,不惟女红之事色色过人,即便诗赋歌辞亦般般精妙。说起貌,真个落雁沉鱼,果然羞花闭月。只见她俩触景生情,对诗赋辞,嬉笑打闹,好不快乐!“风中百合”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光百合”随即趣然对曰:“佳丽何处寻,扪心来自问;但见西子湖畔,.你我谁不见?”“风中百合”笑指“月光百合”道:“云想娇容花想香,悠然远韵在新妆;轻含柳态神妩媚,淡扫蛾眉额也光”。说得那“月光百合”脸似桃花红晕双颊,一边羞答答笑推“风中百合’,一边和韵一首回赠道:“诗思只宜波作侣,玉容应借月为裳;风流多少情多少,未向人前已断肠。”真个是,诗从“月光百合”镜心吟出,词自“风中百合”秀口诵来。 二人面对湖波,韵诗答对;音喉清亮,响彻云际;每歌一字,几尽一刻;深情远韵,听者魂消;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动容;众人拍手称赞:“好诗好词!美哉妙哉!” 还有那网名“清心逍遥”可伶可爱的“静”儿,群内时常欢呼雀跃,无比快乐!因生在辽东渤海湾畔,禀赋了湛蓝大海的灵性,山川秀气所钟,天地阴阳不异;更兼性情聪慧,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描鸾刺绣无所不精。有百分姿色,更有百分聪明;知诗能文,宛若女大学士一个。今日游览西湖,姿容尤为妩媚。你看她眉如春柳,眼似秋波,在船上为大家弹琴瑟,吹箫笙,纵奏一曲西子吟;琴瑟潇潇,弦音袅袅;韵律绕碧波,字词荡人心!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我尽管来过数次,然每次都是浮光掠影,走马看花。不知何故,今次趁着与众网友同乐,我也竟雅兴漾然,细细的把那西湖的十色美景看了个够。 但见那“苏堤春晓”迷离垂杨柳,“曲苑风荷”莲香更妖娆;“平湖秋月”银泄烟波水光寒,“断桥残雪”江流有声垂路断;“柳浪闻莺”处,柳丝舞,莺声鸣;“花港观鱼”塘,花撮鱼,鱼嘬花;“雷峰塔”下夕照林涛,“双峰山”上耸仞插云;“南屏晚钟”轰鸣响,“三潭印月”御碑亭。围绕西湖分布,这十色美景有的在湖岸,有的就在湖中。此时,众网友兴高采烈,畅游为快。我呢?这一番再来,更觉得那景致比先前更有不同。但觉山高月小,波清烟素;日光暖暖,气敛晴空;放舟至湖,心旷神怡;湖光树影,笙歌人声;鸟语花香,婉转舒声;山树碧映。碧梧深深,素波静静,正是再来花柳还如昨,西湖山水又不同。众人说说笑笑,畅快至极。 弃船而下,踏地而行。此时的我,仿佛觉得正和“浪子”及一帮兄弟姐妹们游走在苏堤六桥之上。那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三公里多。乃因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治理西湖有功而命名。长堤卧波连接南北二山,堤上六桥起伏,漫步休闲其上,湖山堤桥观瞻多变,万种风情,任人领略。看那六座拱桥,各领风骚。“烟波桥”相邻花港公园,垂杨带跨雨,烟波摇荡;“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覧翠绿可及,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下湖船东来西去,川流不息;“东浦桥”上观日出朝霞满天;“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眼下春去夏来,正是杨柳夹岸,艳桃妁妁;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令那帮群内姐妹们妩媚楚楚,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落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令人勾魂消魄。 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曲苑风荷”处,这是夏日观荷的绝妙所在。只见那“平安睡莲”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门口一样,分外高兴。眼下虽不到荷花盛开时节,但仍觉荷香飘逸。这小小庭院前的小小湖面上,荷叶片片;那上百种莲荷,红白洒金并蒂,莲叶田田,菡嫣妖娆。人从精巧的桥上过,如在团团的荷中行。恍惚间,我觉得这儿的莲花盛开了,我倚花姿,花映我面;人荷两相依,花我两相恋!好美啊! 忽悠间,“平湖秋月”到了。月色如画,水流有声。但见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荡一舟。真奇怪!明明是不在船上,可我觉得仍在湖船中,举头望明月,想起了曾经在群里的“魔月”和“月亮妹妹”,想起了“大白兔”欢蹦乱跳着要去月宫寻找他的嫦娥妹妹,想起了我的故乡和那“温暖的港湾”。 逛西湖,哪能不看“柳浪闻莺”啊! 啊!这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如今也成了我等的游乐园啊!只见那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美不胜收。园里曲径通幽处,别有一番天地。潺潺流水涓涓细行,青青翠柳婉转莺鸣。在那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垂柳浓荫下,百鸟朝凤,啾啾谛鸣;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真如仙境一般! 人做梦真的很有趣,那风马牛不相干的事儿竟能但美妙无比地连缀在一起。 就在这“柳浪闻莺”处,我恍恍惚惚的看到湖中有两只小小的游船向我们驶来,一艘坐着“快乐永驻”,一艘坐着“夏雨”“紫藤”“兰儿”和“木棉”。“永驻”那小子是个唐白虎样的风流才子,正触景生情,站立船头朗朗吟诗赋词,字字风流,句句飘逸,尽抒胸臆柔情。此时所乘之舟恰与对他早已情愫系念且共乘一舟的美眉相遇。船与船临近,也算天缘有份。“快乐永驻”的朗朗笑语和吟诵,顺风儿吹到美眉船中,那“夏雨”乖巧至极,轻轻揭起舷窗垂帘,“木棉”“兰儿”也从斜侧里窥看,但见“永驻”站立船头,正激扬文字指点湖山谈笑风月呢!她们那骨碌碌两只眼睛,早把那“快乐永驻”的半神韵度都看了个一清二楚;却不知“永驻”那小子的神魂,早就被船内美人勾摄去了。正是,清如活水分难断,心似灵犀隔也通;春色恋人随处好,男贪女慕两相同。哈哈哈! 游西湖,当然不能不到“断桥残雪”处啊!想当年那许仙和白娘子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游人们的心。我当然也不例外。 这次,朦胧间我感到我到断桥去是寻残雪的;可是,哪有残雪啊?我看到的只是一座拱形独孔环洞石桥和清康熙帝爷御笔石刻的“断桥残雪”四个字。哦!那湖中的一抹断桥,湖畔的一座高塔,也许就是许仙和白娘子爱情不可或缺的生死相许吧!早就听人说,雪中西湖乃西湖景观中之极品,“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月湖,而月湖则莫如雪湖”。我在梦中也在想象着,那大雪纷飞的时候,湖水凝成静波,湖面雾气迷雾;一只孤雁掠过湖水,远山在空濛的大雪中时隐时现;几叶小舟飘泊湖上,湖岸玉树银装,沿湖翠华早已被白雪覆盖,仿佛置身于一副意境深远的波墨山水画中。可眼下正值初夏时节,那无雪的西湖还是依样的美丽吗? 我仿佛感觉到背后有轻盈的脚步在向我悄然走来,如一阵轻风似的。蓦然回首,只见那“雪之兰”,恍如皓魂女仙来,眸溢秋水几多情;倩靓身影,分外矫健;娇姿艳容,尤显妩媚;两眼炯炯,敏慧异常;正凝神驻足,取景拍摄。哦!她要把这美景摄入镜头发到群里,让没来的网友们欣赏欣赏呢! 我正要让“雪之兰”给我拍摄一张标准像,可忽悠一下,不见了!人呢?我左顾右盼,东瞧西望,咋也见不到她的踪影了。正忧郁间,只觉眼前一亮,看到那鲜为人至的几块山石缝隙间,赫然挺立着一树灿然欲笑的玉兰花。我禁不住心头一阵狂喜,像骤遇久别的知友,像乍闻倾心的乐音,像见到一幅心慕已久的古画,像长途跋涉于沙漠之中看到的一汪清泉……怪不得在断桥找不到残雪,也怪不得找不到“雪之兰”,原来,那雪都已由春之手重新雕塑成片片花瓣,缀在这枝头上了。 啊!玉兰花!有人以“冰清玉洁”四字来形容你,可是这四字并不能全部概括你的美,因为在你的身上,还有着那几分的清香,更有着那缕缕的情魂啊! 古人曾将雪和梅花做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又说“雪却输梅一段香”。假如将雪梅和玉兰相比呢?她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难怪,梅要闭门谢客;也难怪,雪要消融于地啊! 由此可见,玉兰是值得骄傲的!她挺然而带温情;她单纯而不雕琢;她热烈,却又脆弱。 她简直就是青春的缩影——短暂,但又无限的美好! 不知不觉,我们已游过了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平湖秋月、曲苑风荷和断桥残雪等景点,还有那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景致,只好等到明日再游吧! 此时,大家都觉得饿了,也累了,我这个大肚汉更是饥肠辘辘,早已疲惫不堪。看着那湖边林林总总的饭馆酒店,闻着那岸边小吃店里飘出来的阵阵菜香,想象着美酒佳肴似在眼前,我顾不得坐下来休息休息,便和浪子一起,急急忙忙的前去联系大家的吃饭问题,情急之中,一脚踏空,跌入断桥之下......... “浪子救我!”一声惊呼起,汗从额头沁。睁眼一看,天已大亮,原来是南柯一梦! 【作者简介】王苏敏,男,河南新野县工信委退休干部。曾任县经联社副主任、县酒厂、标准件厂、包装总厂和灯具厂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在长期的工业企业领导和管理工作之余,涉笔成趣,多有对人生杂七杂八的只言片语见诸报端,内中不乏本人人生经历之苦、辣、酸、涩的感想感悟。曾编著散文集《老酒余香》三册计60多万字。其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书画大奖并被收藏。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 羲之书画报特聘签约诗书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