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荣丽: 木 雕 记

 白河观潮 2021-03-23

木 雕 记

文 图 / 高荣丽

国庆节,哥哥从深圳回乡度假。我抽空过去看他,在雅居品茗闲谈,讨得一块他收藏的陈年花梨木,哥哥知我爱木和雕刻的手艺,便慷慨相送。哥哥高哲林先生是高级化工工程师,对木材有着深刻的认识,尤其对木器工艺的后期处理,加工技艺甚为精湛,使我深受影响,从中学习到很多相关的知识。

花梨木在手,我仔细端详,想象着它经过雕琢后是什么样子?我独爱莲花,于是,脑海中便有了莲花的影像。我的工作室里,手工锯、切割机、木工刨、雕刻刀等上百件器材满满当当,沐浴着午后暖暖的阳光,闻着木头质朴的清香,开始雕琢,在这场修行中致力做一个安静的手艺人。

仅仅起了线,分了层次,勾了图,却不料一刀伤到了手。反省那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许是近段时间身心所历经的煎熬折磨,使得人在心不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看随手用起的工具,也不匹配,更是做不到得心应手。

心慢慢专注,随着手中雕刀的慢慢地深入,木器茶盘那一品清荷渐出轮廓,心也随其纯净明澈,真可谓:“一草一木一菩提”。在中国五行之中,木属阳,寓意生发,良禽择木而栖,木曰曲直,归属于木。一木可见天地日月,一木可闻清风春意,一木可识自然,一木可观四季。因而木制工艺品是一种具有灵性与气韵的存在,是一种生命形态的终结又是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延续。

亲手细心地将平凡的木材雕刻打磨,一双有温度的手,才能成就一块有温度的木头,才能成为好的木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只有手工艺人还能心静如水,坚守着这份雕琢、匠心,使得这木器保存着那份最古老的感动。

雕琢的莲蕊生香,水面清圆风举荷,木盘作衬,恰似小楫轻舟,只一眼便梦入芙蓉浦。

此时再吟哦六州歌头《赋木莲花》则更有深意,“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便自洁,好奇服,芰荷缝,看心胸。霁月光风,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为了使这一木器秉持原始与自然,因此雕刻好的茶盘,我仅仅只用了木腊油,花梨木的色与质感便得以完美呈现。木作的简化可以保留木材的自然本性,生活上的简化是为了让更多的空余忠实于本心。木头的质感色泽和温度更能体现对自然和初心的体悟,更有一番返朴归真的宁静质朴情趣。

木制器具的健康,自然气息,雅致而灵秀,深沉厚重。我用指尖轻抚木质的纹理,细腻的触感,感受着万般的温情与美好。与木相对,庸常生活里自己的品相与这安宁朴素的木器倒有着几分契合。淡持一盏茶,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正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纵使倾尽灵魂,却是徒劳!自以为是的深刻,自以为是的浅薄,万源都来自己心,于此人间烟火,何须时间来懂人心,世事本是一场安静的空。

茶,可清心,素衣焚香,经纶案上痛这般,痴问菩提这一花叶可圆满?眼前的芰荷亭亭,烟雨微微,茶香弥漫,于一片笙歌醉里归隐。

  青莲托盘里的茶香袅袅,我端坐着弹奏一首古筝曲,任由思绪无边飞扬……     

          

   【作者简介】高荣丽,一个文艺大气的清丽才女作家,喜收藏,善鉴别,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工艺美术师,精于设计,雕刻作品备受方家好评。尤喜诗歌、散文,写得空灵飘逸,有作品童年系列、心灵絮语、亲近自然、岁月星河等,发于报刊和新媒体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