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黄晓鹏  “娃儿,你可回来了!饭已经做好了,你赶紧去吃吧!你妹妹还没有睡醒呢。”农历腊月28上午约7点,妻打开门,接过了从广州回来的儿子的行李。“妈,我要先洗洗手。看来这次疫情怪严重,火车上大多数人都戴着口罩,沿途站点都在测体温。包里,有我给妹妹买的零食。”儿子说着,开始洗手,吃饭。“妈,还是你做的饭好吃啊!”儿子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边连连称赞,“爸,咱们家里都好吧!”“都好,都好!”我心里一阵难过。其实,这一年,他的奶奶、外爷、外婆都体弱多病,在医院里住过一段时间。“娃儿,你一回来,我就放心了!咱们一家人好好过个年!”妻喜笑颜开地说,“一会儿你把衣裳换换,我要赶紧洗干净,包括你带回来的包,万一路上沾上了病毒哩!”“爸爸,妈妈,哥哥,春晚开始了,快来看!”客厅里,女儿大声地喊着。“正月里正月正,锣鼓唢呐鞭炮声……”在激动人心的开场歌舞《春潮颂》中,一年一度的春晚正式开始了!今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除夕显得冷冷清清,看春晚是必须的。春晚,是中国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份丰盛大餐啊!妻是烹调好手,也很麻利。不一会儿,8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菜肴,端上了餐桌:红烧牛肉、香菇炖鸡、干炸鱼块、青椒羊肉丝、西红柿炒鸡蛋……“哇,这么多好吃的菜!我要拍几张照片留念,发到朋友圈。”儿子欢呼着,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地拍照。“老黄,喝那瓶100多块钱的好酒!”妻边洗酒杯,边向我“下达命令”。“新年快乐!干杯!”7岁的女儿像大人一样,先举起面前的茶杯,站了起来。“哈哈哈……”一家人开心地笑着,4个杯子紧紧地碰在了一起。电视里,正播放着贾玲、张小菲等表演的小品《婆婆妈妈》。外面,万家灯火通明,如同点点繁星。“今年特殊情况,不走亲戚了。咱们电话拜年吧!”我想了想,说道。在大事上,妻还是听我的。“应该不会的,安全第一。不要心存侥幸,被传染上病可不是小事,他们会理解的。”我安慰她。我先给母亲打电话,她随大哥在N市居住:“妈,新年好!我给您拜年了!”“娃儿啊,今年这个传染病怪厉害的,你们就别回来了,等这个病过去了再回来……”母亲体谅我,故作轻松。不过,我好像听到了她轻微的抽泣声。我的心突地一沉,似乎坠进了冰冷的万丈深渊之中,不由恨恨地咒骂这该死的新冠病毒。“爹,您给我妈说一声,我们春节不回去了。记着勤洗手,勤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那边,妻也在打电话,一边喊儿子、女儿,“你俩快来,给您外婆、外爷拜年啦……”小孩子们爱动,是一刻也不能安静的。这不,连续3天不出门,大人们还能忍受,女儿却实在坚持不了啦。“爸爸,咱们出去玩一会儿吧!到万德隆,到汉城广场,到白河公园……”女儿缠着我,拉着我的手左右摇晃着。“宝贝,不行啊!外面危险……”我苦笑着,耐心地解释。女儿乌黑晶亮的眼睛闪烁着迷茫的目光,似懂非懂,顺势坐到了我的腿上央求:“爸爸,我去写一会儿寒假作业,再背一首古诗;然后,你带我出去玩,好不好嘛?” 看着女儿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阵酸楚。怎样才能让她明白目前的危险情况呢?忽然,眼前一亮,我想起了在一个微信群里看过的《写给孩子的冠状病毒绘本》。马上找到打开,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真不错!我认真地给女儿讲解,她兴致盎然,乖乖地听着。“爸爸,这种皇冠状的病毒真吓人!我不想得病,我听你的话,不出去玩啦!”听完后,女儿懂事地说,“我要去洗手啦!”闲翻手机,看到一位文友的一句话:形势严峻,各自珍重。这让我又重新回到了忧心忡忡的严酷现实之中,心里不由涌起一股悲壮的情绪,不由想起了屈原的《离骚》里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今天的天气真好!天空蔚蓝,风和日丽。鸟儿叽叽喳喳,呼朋引伴,比赛似的唱着快乐悦耳的歌曲。树枝上隐隐约约抽出了嫩绿嫩绿的芽儿。一条小狗在阳光下撒欢儿,三只鸡在安详悠闲地散步……窗外的一切一切,是那么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唉,外面景色虽好,却不能出门!我暗暗地长叹一声,不禁怀念起以前的那些平凡而珍贵的日子。那时候,虽然工作繁忙,压力山大,但在双休日、节假日里,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心中烦闷,打开微信。“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上长草”……屏幕上的一条条硬核警示标语触目惊心,寒意袭人。武汉封城,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娱乐场所全部关闭,公交客运车辆停运……这一系列的特殊举措说明了疫情的严重性。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我所居住的县城,原本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如今空旷寂静,几乎不见人影,俨然一座空城;原本感到还很遥远模糊的死神,如今仿佛就游荡在你的面前狞笑,伸手可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危急关头,总有无数英雄挺身而出,负重前行,舍生忘死,力挽狂澜,让我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一次次地感动泪目:84岁的钟南山院士危难之际再度“挂帅出征”,远远超越了传奇故事中的穆桂英;同济医院报名满员的志愿者们,振臂高呼:“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发出铮铮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人民解放军海、陆、空的一些医务工作者,纷纷于除夕夜告别家人、战友从多方驰援武汉……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作为一名教师,春节里听从政府号召,安心宅在家里不出门添乱,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吧。我默默地想。这时,儿子在书房里看书,神情专注;女儿正在大声背诵古诗,声音稚嫩、清脆。他俩让我感到幸福,看到了希望,全身充满了力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现在,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相信繁花似锦、青山绿水的美景为期不远。回想我中华漫漫五千年历史,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大灾大难,我们伟大美丽的祖国、勤劳勇敢的人民,不都坚强不屈地挺过来了吗?想到这里,我心潮起伏,热血沸腾,充满信心,不由提笔写下了一首小诗:恍惚间,我听到了鲁迅先生坚定有力的声音,正哗哗哗地穿越时光之河而来:“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作者简介】 黄晓鹏,70后,河南新野人,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作文指导报》《躬耕》《南阳日报》《南阳晚报》《教与学研究》《今日新野》等报刊及各网络微信文学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