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向阳 | 山野奇人(小说《熊氏家族传奇》005)

 白河观潮 2021-03-23

 山野奇人
      作者 | 熊向阳

老人说:“客官自歉了,看你这一身打扮,加上谈吐,也并非普通之人。我这客栈虽小,南来北往的人,我倒见过不少。战国初魏国丞相向魏文侯说识人五法: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是否不取不义之财。”

    燕王双手一拱,笑说:“惭愧,惭愧,我等虽四海漂泊,却不曾有老人家如此博学广闻,真乃学富五车,这大山之中藏人才也。请问老人家高寿,能否告知姓名?

老人还礼说:“山野之人,以山哈自居,姓名不过一符号而已,老朽已过花甲之年喽。”

    燕王说:“老人家自小就居住在此吗?这茶泡的极好。

老人说:“不瞒你说,我打小就在山上住,也从未离开此地,也不想离开,与大山有了情感,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人老了,就更留恋故土了,能长眠在此,想想也是幸福的,我的老伴迫不及待地爬进土堆里享受去了,我一个人无聊,就到这山脚下开了这个山茶客栈,喝喝茶,打发一下时间,也能听听外面的故事,也是一件乐事!”

燕王说:“难怪老人家如此精通茶艺,业精于专也,若将技艺传承下去,定是善莫大焉。”

    老人说:“我们畲族人都会茶艺,先祖避战乱迁移深山,以大山自居,以石筑基,以石建房,石舀、石磨、石杵、石条、石板、石桌、石椅、石斧等等,开荒种植,以茶为生。过着晨兴理荒秽,荷锄带月归的田园生活,怡然自乐,与世无争。

    燕王说:“既如此,老人家可否为我等表演一下茶艺如何?好让我和兄弟们开开眼界,见识见识!

老人说:“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在各位面前献丑了。小五子拿壶来!”店小二慌忙提着银壶跑过来,又在柜台里重新抱出一摞黑瓦大碗来,共有八个,在空桌子上面一歪,手一旋转,那碗就一字排开来。老人手抓一把茶叶,一抛,提起银壶水注喷发,那些空中茶叶接二连三被击落于碗中,无一片飘飞在外面的,众人惊呆了,燕王也被震撼了,没有想到大山之中竞然有如此高手,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老人一如火焰般的舞动,武林争锋一般拨弦动腔,踩踏鼓点,双手时而群舞,时而独舞,银壶时而一进一退、一刚一柔、一静一环绕,茶叶你追我逐,彼此顾盼,众人发现,他神情优雅,姿态轻盈,身段柔软,仿佛每一块肌肉都随着旋律在跳跃,每一个细胞都在释放出最朴实灿烈的自然气息。此时,他们与老人分属于两个不同世界,老人与茶同属于一个世界。

老人表演完毕,众人还沉浸在异形换影之中,久久地。一个人的一切与其他人,是否为谜,成为谜时,就充满了敬畏之心与膜拜。燕王大喊一声:“好!高,神人也!”众人才会过神来,拍手叫好。燕王请老人家坐下,请他讲讲这茶艺之妙处。

    老人说:“这叫凤凰茶艺,我们畲族人民崇尚的图腾是凤凰,凤与凰是两种神鸟,凤是雄的,凰是雌的,双栖双飞,它们合在一起时,我们就叫凤凰,古代是百鸟之王。传说凤凰常落于高山丛林之中,喜欢立于茶树之上,引颈高歌,它们会展开巨大的翅膀,吸引异性翩翩起舞,引来百鸟朝凤。凤凰栖息的地方常常被认为是吉祥富庶的地方,凤凰的品行高洁,善良,优雅,高贵。所以凤凰崇拜的遗风一直保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畲族妇女的头髻叫“凤头髻”,衣饰花纹叫“凤挑”,花鞋上有“凤尾纹”,全身装束叫“凤凰装”。每逢喜庆或者是结婚,畲民总是庄重地在居屋正厅的壁上或梁上贴上“凤凰来仪”、“凤凰至此”的字条,或“凤凰朝阳”的图画,女子出嫁时,陪嫁的被服箱里塞有煮熟染红的红蛋(凤凰蛋),每家陪嫁的整套茶具分为盆、盏、杯、壶、通、炉等,造型上设计成凤凰的各种形象与图案……”

燕王说:“难怪老人家这袖口之间绣有凤凰,我还以为是宫廷之人。”

马三宝说:“凤凰乃吉祥上瑞,龙为君,凤为后,这不犯了朝廷威严吗?”

老人说:“朝廷以威天下,不是借的龙与凤,而是公道人心。百姓拜的龙凤是天地之灵,精神的信仰,是自然而然,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互相依存,不属于某一类人,更不会属于某个人。”

燕王说:“说的好,什么皇帝、官老爷,都是一样的,生活的充实,有意义才是智者。”

老人说:“名利如云烟,富贵如粪土,江山沉浮,不过是他方唱罢你登场。就如这碗中茶一样,起起落落,终究是繁华落幕,归于淡然平静。”

角落里还有几个食客,只顾着谈笑风生,看见呼呼啦啦,进来这么多人,倒也是觉得有些惊奇。有人就小声嘟哝,可能是调兵打仗的人,看他们的长枪短刀就知道了。刚才看到掌柜的表演茶艺,他们倒没有什么异常的兴奋,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司空见惯的缘故吧。不过对于老人的精湛技艺他们还是拍手叫好。其中一桌子有两位,看样子是熟客,着衣打扮是本地乡农,一个精瘦,一个阔面,两个人大声地说笑,互相吹牛,听得出来一个叫齐氏发,阔面的叫石成金。齐氏发说:“我虽身在深山,却听万里,我方才静坐,因听见西天有一个和尚,在那里诵经,我嫌聒噪,喝住他莫诵。那和尚不睬我,不肯住。我一时间怒起,就将一座须弥山拿在手里,当一石块去撞他。谁知,那和尚,值山坠下来的时候,他只把眼睛一眨,将手抹一抹,口里说道:'哪里飘来的灰沙,几乎迷了我的眼睛。’说完仍旧去诵经,究竟不曾打扰他丝毫,叫我无法治他。”

    石成金说:“昨日有一客到我家来,无物款他,从蜘蛛网上提了一只蚊虫,破开蚊虫的肚腹,取了蚊子的心肝,用刀切作一百二十块,下锅炒热奉他。岂知那客人吃下肝去,噎在咽喉里不上不下,只说我刀法不行,切的太大了,怨恨着我。而今还睡在我家里哼个不住,岂不可恼乎?

齐氏发说:“哪有这等小咽喉?”

石成金说:“你既然有这等听西天的远耳朵,能容须弥山的大眼睛,难道就不许我有这等噎蚊子心肝的小咽喉吗?”两人碰碗一笑,又吹起牛来。

稍许,齐氏发眼睛一翻,眉间纹一挑,朝石成金说:“喂,看到了吗?那边桌子中间坐的那人,你猜是干什么的?”

石成金头稍微转动,像是瞎驴子拉磨一般,复转过头来说:“无非过路的客商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齐氏发说:“是位王爷,那些随从人是将军。”

石成金说:“又吹牛,你认识。”

齐氏发说:“我们祖上就是世交,怎能不认识。”

石成金说:“去你的,我还不知道你,猪拱嘴里插葱,你倒是装象的模样。天上飞了一群牛,都是你吹的吧。”说完哈哈一笑。

齐氏发说:“不相信?你坐着别动,我过去与王爷打声招呼,让你知道是真是假。”说完端了一碗茶,就径直朝燕王这桌走来。燕王正与掌柜说着话,张保,马三宝等人立时戒备起来,警惕这一个瘦猴子醉了的样子。齐氏发将茶碗放下,双手胸前一抱拳说:“这位王爷,小人齐氏发拜见。”

燕王一听,心里忖道:“怪哉,这荒野乡村,怎有人认得我,这次行踪很是保密,前方战事指挥使都不知情,有替身在代为调度。”眼见这人醉意很浓,可能是多想了吧,遂一笑说道:“这位小兄弟,怕是认错了人,我们只是路过的客商,天色已晚,在此借宿一宿而已,哪里是什么王爷,王爷只会在王府,哪里肯跑到这里来。”

掌柜地斥道:“你这浑口胡扯的小子,平常吹吹牛,只当是消遣,今儿来的都是客,不要造次。”

齐氏发说:“萍水相逢,大家在这相遇是缘分,怎么我胡说?我是齐王第十八代世孙,我的祖上也是当过国君王爷的。”

掌柜说:“是哪一朝代的齐王?”

齐氏发说:“嗯,是齐朝。”

掌柜说:“齐朝又是什么时候?”

齐氏发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

掌柜说:“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传到你这十八代了,怎么传的?坐船吧。”

众人都哄笑起来,齐氏发一时之间也不好意思,他又尖声地叫道:“反正不是春秋就是三国,我还知道这位王爷姓什么。”

掌柜说:“你又吹牛,看看你猜的准不准?”

齐氏发朝着众人瞅了一圈,并不言语,端起茶碗用手指一醮,在桌子上写,那手指不听使唤,刚划了一横,还没完,手指头往上一弹,众人都等着结果呢。燕王本来和颜的脸色立时大变,近前的众将士纷纷拔刀,好似恨不得把齐氏发马上解决似的,掌柜和齐氏发顿时都懵在了那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燕王背心有隐隐寒意,心中暗暗吃惊。再看那桌子上并没有字,只是一个图形,像是一只燕子。燕王忖道:“怪事,这个泼赖样人,真是不可思议!竟然知道我的身份。”

  精彩故事,未完待续......)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家简介】熊向阳,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南阳市首届草庐文学研修班学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曾任学校海风文学社编辑,北方文学研究所采编记者。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当代作家》《西南文学》《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