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黑公关特点及发掘异常账号之方法

 49号观察室 2021-03-23

所谓公关是企业、个人、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品牌安全的行为。它本是一个中性概念,无”“之分,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公司或者个人会散布企业谣言,损害品牌口碑,从中牟利,此举称为黑公关。

网络黑公关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纲上线激化矛盾,加大群际撕裂。在过往的网络事件讨论中不难发现,部分讨论对事件性质上纲上线,在不明事情缘由的情况下,将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的纠纷层层拔高,肆意带节奏。尤其敏感话题讨论中,部分群体将支持者和反对者分裂为两个阵营,引发两大阵营大范围的争论,进一步加大群际撕裂。

二是多平台协同联动,刻意曲解引爆舆论。在企业类负面信息中,部分媒体和网民则利用微博、微信及知乎等平台大范围传播,曲解企业言论,批评企业没有担当和回应态度“傲慢”等,此类信息带有极强主观色彩,在媒体和网民的推波助澜下,负面内容大范围扩散。另外,在同情“弱势群体”的心理下,曲解言论极大地刺激了普通网民,舆论随即引爆。

三是反复翻炒旧闻,逢重大事件极力扩散负面影响。尽管有些谣言已被当事企业澄清,黑公关也会选择无视,谣言零散发布的现象仍旧存在。而尤其企业即将有大动作之际,如融资上市、财报发布、大型活动等,则是翻炒旧闻的重要时机,因谣言在过去并未覆盖所有群体,再度翻炒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部分不知情的网民,损害对手品牌声誉的目的即可达到。

四是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借机混淆视听。当下,流量成为众多媒体和公众人物追逐的目标,引爆话题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为制造爆点,部分媒体、自媒体乃至网民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将代表人物或者企业对不同事件的观点通过嫁接、截取片段的方式传播,放大个别内容,混淆视听,极容易引发网民关注,并损害企业声誉。

五是养号提热度,雇佣水军,充当“网络打手”。在部分平台中,除了自媒体大V的介入,部分公关传媒类公司大量养号,包括官方账号和个人账号两类,并雇佣网络水军,群体覆盖至无业者、学生等低收入入群。一旦出现大事件,各平台账号联动,发布负面信息,营造出企业负面舆情大量增加的假象,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六是基于事实的“黑公关”,意在影响购买决策。在国家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为避免出现触碰法律类的公关行为,企业类黑公关出现新的变化,即部分黑公关由散布谣言,变成基于事实的“黑”(或有选择的输出事实),将产品或者企业的某个问题放大,以营造出该负面问题严重的氛围,进而影响消费者决策。

鉴于互联网的相对隐蔽性,企业发掘异常账号的难度较大,且当负面信息较多时,寻找黑公关账号归属的难度则更大。本文提供四种发掘黑公关账号的方法以供参考:

是充分利用舆情系统工具,搜集相应负面信息发布渠道,包括账号昵称、账号主体等信息。

是通过专业大数据分析工具对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对各类账号进行归类,如资讯自媒体、垂直领域专业自媒体、僵尸小号等。

是回溯账号特定时间段内发布的内容,查看账号内容倾向,确认是否存在异常表现。

是通过公开资料,查看账号与账号之间是否存在互相关注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