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何杨振宁院士会说:毫无逻辑?

 千冰室 2021-03-23

最近笔者在补一个美剧,叫《黑暗物质三部曲》,里面涉及了不同的异世界,在这些异世界中有一种神秘物质,人们叫它“尘埃”。

值得品读的是,这种尘埃跟《易经》有关,你想的没错,就是中国古代三大奇书的《易经》。

一位女教授在研究《易经》时,发现了这种尘埃,它通过《易经》的指引找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且不被“恶魔”伤害,而《易经》跟《圣经》起源又相互联系。

《黑暗物质三部曲》除了要表达中西文化融合外,也是在讲述《易经》的神秘之处,在神学理论中,《易经》它涉及的不仅仅只是算卦,它的谜团还有待人去揭开。

一看到《易经》当中的阴阳五行、算命卜卦,人们就会联想到封建迷信,其实不然,用张具成教授的话来说:易经算得是一个大规律,就好比天气预报一样,掌握了天气的变化规律,就能推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要是将推测气候的知识带到古代,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风水相术”。

又好比你今天出门,看到天气阴沉沉的感觉要下雨,随身带了一把伞,果不其然,真下雨了,难道说我是通过算命得知要下雨吗?当然不是,我们观察的是细微的变化,预测它怎么变。

《易经》算的也是一种细微的大体规律,但它是数千年的古人智慧结晶,古人们站在他们角度上,以他们的观点,用阴阳五行去撰写易经。

《易经》卜卦中总是讲究趋吉避凶,算命的总是看到卦象说“大灾”、“天机不可泄露”,其实没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曾仕强研究了《易经》一辈子,虽然无法彻底了解,但也能看透一二,在曾仕强的《易经》讲学中,确实有一些难以解释的高深之处。

对于“趋吉避凶”他也讲过:如果对我有利,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无利,那我尽量去避免。

这句话意思很容易理解,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圈只有那么大,对于吉凶每个人都有一点预感,只要我们自己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也就能“趋吉避凶”。

《易经》能够传承至今,自然有它的道理,它的基本理论都是来自现实社会,是科学、哲学、文化的融合。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书读透彻了,也就什么都懂了,《易经》体现的都是对世界、宇宙未知的一个知识论。

《易经》涉及到的东西太过于复杂,而且都是一些阴阳五行、算命卜卦之类的,也没有事例证明,这让《易经》显得非常不科学,在科学界也是一直将《易经》都是一本古代的算卦书。

杨振宁在文化论坛上就曾提及对《易经》的看法,认为《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毫无逻辑可言,它不仅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杨振宁的发言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性,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物理方面颇有建树,对于他们这些科学家,更讲究“证据”,而《易经》涉及到了太多玄学,所以很难被认可。

杨振宁的“科学论”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易经》它已经不单单是科学理论就能够去解读的。

更何况除了国学大师外,外国科学家对《易经》非常痴迷,爱因斯坦、瑞典的哲学家荣格都研究过《易经》。

他们都没有将《易经》归纳为封建迷信,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易经》,爱因斯坦在《易经》中看到了他眼中的科学,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细微的规律。

荣格作为哲学家对《易经》的解读还是及基于心理层面上,他认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类似于心理学的“共时性”。

在许多人眼中神学不是科学,只是大多数的神学,已经远远超越的科学,那现代科技去古代,也会被认为是神,其实这是一种低级文明对高级文明的崇拜,《易经》或许只是更高级的科学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