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对岸合欢树 2021-03-23

————2021.03.23

清代书法体式多样化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先有以董其昌为宗的帖学大行其道,后有以碑学为标识的普遍流风,把甲骨、篆、隶、魏碑的刀刻意趣引进笔中,既创出了新的书风,也影响了新的画风。清代初期,张瑞图、黄道周等对个人艺术风格的强调影响了大批由明入清的文人,其中尤以王铎、傅山的风格最为突出。一旦社会稳定,平和的人心与社会氛围使秀雅的董其昌书法统领了书坛,如冒襄、查士标就是代表。

(一)、王铎

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铎书)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铎自少年起就勤学苦练书法,他初学二王,小楷学锺繇,进而学唐宋诸家,博学众长,自成一体。他曾自己规定:“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这也是他取得高度成就的主要保证条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的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代表作有《行书诗翰四首》、《学书杜甫诗卷》等。其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铎书)

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明亡时,黄、倪均以身殉国,成就了千秋名节。而王铎却以明朝大臣的身份投向新朝为官,保住了功名利禄,失去了文人的节气,这一点一直被当世及后来文人所贬斥,也使他的人生多出了无法抒解的郁结。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铎书)

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名重一时,以用笔险劲沉着著称于世。王铎楷、行、草、隶诸5体皆善,隶书古意盎然,小楷沉稳方正,行草书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的艺术风格。气魄雄大,用笔连绵沉厚,结体幽密而意态奇伟,写得收放自如而又酣畅淋漓,似乎在抒发他那无处宣泄的郁闷。王铎的书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及日本曾经风行一时。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铎书)

(二)、傅山

傅山(1606~1685年),字青主,号公之它,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医学家与书画家。明亡前他就因率众为袁继咸喊冤而名重一时,士林皆知其高尚的义举和节气。明亡后,他投身反清复明的斗争,拒不与清朝合作。傅山治学广博精深,思想通透而不依附门户,卓然独立,自成大家。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傅山书)

他的书法尚真率,反奴性,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轻率勿安排。”其行草书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傅山精于各种书体,篆隶功力深厚,小楷直追锺王,早年对晋唐宋元明诸大家反复深入研习,最终形成了他“书以人重”的美学思想。他的行草书用笔纵行高迈,锋颖翻腾,结体跌宕欹侧,一气相包。心中的英雄刚烈之气在笔下能沉着痛快地表现出来。他常运用大节奏的对比造成章法上的气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开合大起大落,行笔或生涩、或流畅,使人觉得时而心音缠绵、时而意气勃发,把一个洋溢着真挚情感的内心世界体露无遗,看去苍茫乱落的纸面动人心魄,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傅山书)

清初文人中,继承董其昌书风的书画家为数不少,如冒襄、查士标、担当等人。冒襄是明末著名文人,明亡后隐居不仕。他是董其昌的学生,但书法与老师不同。其书用笔沉着,结体内缩而笔画具有外拓的形式,行草书写得秀雅而不失刚劲。查士标同时也是画家,书法用笔爽健,结体秀美,笔精墨润,深得董书真传。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傅山书)

乾隆年间,书坛上出现了名重一时的大家——刘墉、王文治、翁方纲。

(三)、刘墉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大学士。其书法享有盛名。他从赵孟顺、董其昌人手,广泛吸取晋唐宋大家的精华,晚年又习北碑,故能不同流俗,形成了他骨力内蕴、体势沉厚的书风。他写字喜用羊毫、浓墨,用笔使转浑成,笔画绵力带刚,墨气浓厚,章法明朗,自具一种雍容的气度。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刘墉书)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刘墉书)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刘墉书)

(四)、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曾中进士为探花,以诗文书法名世,为人潇洒,好音声,随身自带一班歌伎,习禅定,只食蔬果,常以禅理入书。他的书法风神飘逸,才气高华,当时人把他与刘墉作比较,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其书运笔轻柔,用墨淡润,章法具有一种灵动的空间美,深得时人的喜爱。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文治书)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文治书)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文治书)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第十四章·清代书法(上篇)

(王文治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