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期一位浙江镇海籍学子的两张“裁头”毕业证书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1-03-23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29)——民国上海大同附中&镇海樊氏便蒙小学毕业证书

且先来说一件让我有些啼笑皆非的事,这还是昨天在处置两张毕业证时的“意外发现”。

这两张毕业证,是抗战年间浙江镇海人张德鑫先生(其经历查不到任何资料,这次我完全母鸡)的旧藏,一为镇海私立樊氏便蒙小学,一为上海市私立“大同大学”。美中不足的是,两证都被“裁头”,价值大打折扣,否则只一张照片税票齐全的民国大学毕业证,市场价值就至少三千往上。民国毕业证的通常制式,上面为党旗国旗和孙中山像,这些内容在1949年之后就显得灰常不河蟹,所谓裁头,就是证主为了明哲保身,把这上面这部分给阉割掉。毕业证之裁头与同学录中老蒋的照片被打叉,这是在大陆苟活下来的这些东西常见的特征。
 
 图1:镇海籍学子张德鑫的两张“裁头”毕业证

于某十年来买卖藏品皆是“网”中取栗,几乎从不涉足实体,平素最为自得的便是眼力。经手过数万件东西,真正有点问题的不会超过五件,被迫低于成本割肉的也屈指可数,可谓极少“打眼”(请恕我凡尔赛一把)。不过这一次倒真是阴沟翻船了,而且还是在我最为擅长的纸品领域。当然,翻船并不是因为裁头,这是肉眼可见的,我还不至于要去看爱尔眼科。

问题出在这张1945年的“大同大学”毕业证上。我既然拍了回来,证书本身肯定是到代的,其系由校长胡敦复和**主任(前两字在印章中,已失)洪德应共同签发。我原以为洪德应的职务是教务主任,但我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于是就检索了一下(洪先生为安徽人,牧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却发现他的职务是大同大学附中一部主任!我一下惊出一身白毛汗,赶紧拿出毕业证仔细瞧一炮,这才发现它是被前面的卖家恶意动过手脚的,这厮把与中学相关的两处字迹(严格说是三处,主任前面附中的毛笔字迹与印章中部分字迹重叠)给撕去了。
 
 图2:被原卖家恶意动了手脚的地方

动这个手脚的出发点极度恶劣,这是因为中学毕业证比大学毕业证价值差了数倍不止,故卖家不惜损坏原物以牟取更高利益。这孙子固然是奸诈狡狯,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我的粗心失察,没有深究细节。其实学校的印鉴中还是有个“附”字残留下来,即便是从年份中审慎思考(“大学”毕业距小学毕业仅七年),也是能看出端倪的。

大同大学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一所私立大学,以理工科见长,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被肢解,分别并入复旦、交大、上财、华东师范等,现已无存。但其附中一院至今尚在,现名上海市大同中学,是黄浦区极牛逼的一所中学,像这种校史辉煌的大牌名校,就不需要我再赘述了。

有鉴于以上之种种,此时我的兴趣就集中在另一张镇海的小学毕业证上来。镇海县现为宁波市镇海区,前年全家去浙江自驾游,从奉化去舟山时曾途经此地,但未做停留。这所私立樊氏便蒙小学能百度出来的资料不甚多,估摸着也是不太为人所知了。我遂去查阅宁波当地的文史书籍,发现在一篇题为《便蒙小学的创建及其沿革》的文章中,很详细地记录了该校校史,现简要分享如下:

在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之后,现代教育的萌芽开始诞生。当时在上海工商界,有一位叫樊棻(字时勋,1844-1916)的镇海人颇有名气。当时的大商人,有很多人乡情浓厚,在外闯荡发迹之后即在故乡捐资兴办教育,樊棻便是其一。1902年,樊棻与镇海乡绅史晋生决定共同在镇海创办一所学校,以改变“邑中子弟欲求知而不得其所”的局面,翌年正月,这所学校正式开学,取名为便蒙初等小学堂。便蒙,即便利蒙童,其意甚显,它堪称是当地最早的新式学堂。
 
 图3:樊棻(1844-1916)

学校的经费每年除史氏捐资一百银元之外,其余均由樊棻承担,他又是出资买地建校舍,又是捐出持有的一些股票资产作为学校运营的基金,直到1916年逝世。经统计,樊棻总计捐资达三万四千银元,堪称一笔巨款,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这所学校。另外樊棻还主张男女平等,在便蒙小学旁边另建女校,使当地女童也有机会接受教育,这在当时更是难能可贵的。

便蒙小学堂建校后,先后由白季荪、王楚材、盛竹书、张懋勋、钟蕺崖、胡立教等贤达担任校长(前两位都是病逝在任上)。在他们的努力下,便蒙的教育水平蒸蒸日上,声誉日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该校三十年校庆之际达到顶峰。作为当时镇海的四大名校之一,便蒙学生人满为患,一如今日我们为孩子择校挤破头皮。

我手中的这张便蒙毕业证,是校长王祖澄于1938年签发的(1929年该校改名为镇海私立樊氏便蒙小学),其时,抗战烽烟已起。1941年镇海沦陷后,日伪当局一度将便蒙改名为镇海第二模范小学,学校自此走下坡路,再不复当年之盛况。解放后,便蒙改名为镇海县/区城关镇第二小学,新世纪初镇海城关二小与声远小学合并为镇海精英小学。

当年便蒙的校址位于樊氏宗祠以西的仓基弄附近,吾亦非当地人士,对此自然是没有直观概念。打开地图查找如今的精英小学,发现它大概还在当年的地方,但不知是否曾有过乾坤小挪移(不过即便是一点没挪地方,如今的校址也只是当年的一部分罢了),若如此看来,倒还可以说便蒙百余年的根骨血脉尚存。只是我把比例尺放到最大,也再找不到所谓“樊氏宗祠”的痕迹,一如七十年前,樊氏永久消失于校名中一般。
 
 图4:今镇海仓基弄、精英小学一带的地图

幸还有这张毕业证,见证了他们当年的奉献与存在。


                            静思斋 于岳
                           2021年3月2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