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口中异味的病因对照表】 1、口淡——脾胃虚弱。 2、口甜——脾胃湿热或脾虚。 3、口黏腻——痰热内盛、湿热蕴脾。 4、口酸——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 5、口苦——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 6、口涩——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 7、口咸——肾病或寒水上泛。 口中异味,脏腹运行失调,身体会有3个表现,做好1件事,降火又养胃 胃火旺的人,身体会有3个表现: 1、口臭 胃火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口臭、口干等症。 胃火旺盛会促进胃酸分泌,这样在胃部当中的津液,就会在身体内郁积,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内热,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形成口臭。 因此,如果经常口臭,尤其是进食过多辛辣油腻之物后,要警惕是否胃火大了。 2、牙龈肿痛 胃火内盛,火气上冲,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故牙齿痛,牙龈红肿较甚。 一旦出现牙龈肿痛,又没有牙周疾病,那么,胃火大的可能性很大。 3、易便秘 火热内盛,灼伤津液,易出现口干饮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现象。 胃火大,导致的便秘,让肠道燥热,一定要从饮食上来进行调节。 【清口气,调理肠胃功能,通便秘】 老中医建议:取金银花,决明子,薄荷,甘草,蒲公英,荷叶,桑叶,大麦若干,开水冲泡5分钟,代茶饮用,一天两次,半个多月会有好消息。 如果制作不便,点击下方看一看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