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晒太阳【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3-24

晒太阳

晒太阳是我午饭后的规定动作。一来是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的确,开步之后,脾胃启动能加快食物消化,倍觉舒坦。二则是饭后可以借机溜出去抽一支香烟,消烦提神。

来到一座新的城市,肩负带孙子的重任,整天关在几乎见不着日食、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钢筋笼子”里。压抑、郁闷、封闭的感觉与日俱增。

小区庭院方圆三四百米,亭台楼阁、花池水榭、树木苍郁,鸟雀叽叽喳喳,健身器材、儿童乐园应有尽有。午饭后,业主忙完家务后陆陆续续地下楼了。或老伴相扶,或搀孙带女,或情侣依偎,或少妇们拽小狗遛弯放风。也有熬更打夜人时髦女郎下楼,身着短裙、露胸,蓬松飘逸的黑发,散发一股浓烈的香水味,似醒非醒地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暖阳,这大概是出租屋的女孩。群中以农村人居多,他们生在乡下有晒太阳的习惯,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最原始的享受方式。

我也是其中一员,除了自己的习惯而外,还带着八个月的孙子来到广场晒太阳。孙子出生以后,后脑勺中间毛发明显少了一小圈,医生说缺钙,晒太阳是补钙最佳、最廉价的办法。于是无风的暖阳是采光的最好时刻。孙女也嚷嚷要下楼玩滑梯。她有“自来熟”的习性,也不管认不认识的人,见面主动就会说“小姐姐小哥哥我们来玩滑梯游戏吧!”然后,就担任导演,做游戏,开心地把笑声撒在小区冬日的暖阳里了。

现在的小孩子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因为他们一进校门就讲着一式的普通话,回到家里也是如此。小区里的大人们沟通就稍微有点障碍,这缘于人们来自四面八方,讲着南腔北调。北方语系还好些,南方人讲话就让你摸不着边际了。这些来自于农村的家庭妇女蛮里嘠几的,讲着半生半熟的普通话,让你猜个半晌也不知所以然,但大多数人操着一口江淮方言,一听就知道是本地人。这些人比较喜欢扎堆,也许是共同的语音更容易亲近吧!然而,衣着藏青色正装,大包头的人,一看就是公务员退下来的。他们还遗留“官员”的清高,不入群独自一人在树下或小桥边,吸烟、甩膀子、扭屁股。

人头散落在小区的角角落落。广场、花台、凉亭的长条坐凳上和圆弧形实木椅子上,坐着晒太阳的各式人群。孩子们很开心最活跃啦,像小鸟一样穿梭在树丛的曲曲弯弯小径上,又像小猴子似的在滑梯转椅上飞来飞去。老头、老太太们则如影随形地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生怕有什么闪失,这可是有教训的哩。上两天四号楼一位老大妈带孙子下楼晒太阳,两岁的孙子要买棒棒糖。奶奶哄她没带钱,孙子硬从奶奶口袋里翻出一枚硬币跑了。奶奶只顾与邻居拉家常忽略了孩子,结果孙子把一枚硬币吞入口中滑到胃里,疼得在地上直打滚。这时粗心的奶奶才发现硬币滑进孙子的肚里了,紧急之中,其他爷爷奶奶们有的帮打120;有的联系孩子的父母。通过医院手术花了1万多元,取出了硬币。这件事发生以后小区的爷爷奶奶们更加警惕,小心翼翼的带孙子生怕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春节刚过,气温一窜一窜地上升,小区广场上晒太阳的人群中增加了许多生面孔。楼角一偶,一老爷子坐在轮椅上,估计患了半身不遂。衣着褪色的铁锈红滑雪衫,不伦不类的,一看就知道是儿子淘汰的旧衣服。旁边陪坐老奶奶,拄着一根拐棍,脚踏一双白色运动鞋。我一眼瞟过去,她腿一缩。不知道是怕我耻笑她“时髦”的农村人,还是顾嫌虚,说她拾儿媳妇的“二货”。究竟是拘谨,还是胆怯?不得而知。然,从她与别人的拉家常中晓得:她是附近农村人,儿子是公务员,娶了本市的媳妇。老伴患半身不遂瘫痪了,自己有脑梗,行动不便。平素在农村老家老公俩勉强度日。春节了,儿子把他们接到城里过年。老公俩美滋滋的,但儿媳妇只答应住七天,假期一到必须回乡。

我带孙女下楼晒太阳。孙女嗔怪,今天没有小朋友陪伴,硬叫我扮演王子,她自己担任公主角色,场景台词也是她安排的。她带着芭比娃娃睡觉,然后按照编好的台词叫我说:“公主殿下,天亮起床了,下楼用餐吧!”我说完。她起身抱着娃娃左手搭在我的右手说:“谢谢公子殿下,我们去用餐吧!”逗得我和邻居们开怀大笑。少顷,两个小女孩像燕子似的飞到滑梯旁。“小姐姐,小妹妹,我们一起玩吧?”小孙女高兴的像花朵一样开放。她“自来熟”地介绍自己,“我是六号楼的,你们呢?”“我们是五号楼601室的,我九岁,她才两岁。”姐姐用流利的普通话,老练的介绍到她和妹妹。她乌眉大眼,皮肤白皙。我问:“你们俩长得很像哦,是亲姐妹吗?”小姐姐说:“是的,妹妹出生以后爸爸老是和妈妈闹离婚。”我一怔,没想到这随口一问带来了不愉快的话题。跟在后面的爷爷立即训斥:“不要瞎说呢。”“我没瞎说,因为妈妈怀孕时一直瞒着对爸爸说是男孩,但生下以后却是我这个妹妹。”听完后我内心一丝丝的哇凉。站在旁边的爷爷解释道:“是有这么回事?她爸妈吵架时,她在边上听到的。”这位农村老头看上去约摸60岁。矮登登的,脸上红一块紫一块的,明显是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在他脸上留下的印记。黑青色的羽绒服裹着他肥硕的身躯,白色的运动鞋穿在他身上,怎么看都显得那么别扭。

但农村人朴实,拉呱两句话就把你当成自家人,隐私从心窝里掏了出来。声音到带有些温情,老头说:“兄弟,你多大了?”我答:“本命年了啊。”“我才55,看上去你比我年轻多了,我们农村人见老哦。”他接着说:他家住在20里外的农村,有良田十亩,鱼塘五亩,种植稻麦两季,养殖鳝鱼、螃蟹。家有三台拖拉机,一台收割机、一台插秧机。粮食吃不了,大多数卖了。鳝鱼、螃蟹也进入市场,两个孙女吃腻了。

老太婆在城里带一双孙女,15间楼房就他一人居住。他生育一对儿女。儿子在航天航空大学毕业后到部队服役,现在是某部飞行大队大队长。年前准备回家过年的,接到命令去解放军军政大学进修了,估计回来后又要提拔了,老头儿美滋滋的把眼笑成了一条缝。老哥唉,我在农村一年能苦100多万呢,在城里买了三套房产。儿媳妇在部队每月领3000元,两个孙女也领两千元的生活补贴。实话实说哦,钱是用不完的,暗地里老是发闷,我一片房产今后由谁来继承啊?我说,你不是还有两个孙女吗?他道:“孙女总是外嫁女,我的房产迟早是要改姓的。”所以时常给儿子施加压力,动员他再生一个男丁继承家业。儿子对父母孝心重,给媳妇施加压力,可是生儿育女是男女双方的事,岂能强求?但媳妇千不该万不该在怀二胎时隐瞒真情,把女孩说成男孩。我说新社会男女都一样。女儿比男孩更加贴心哩,不要老封建啊!“是啊!看着这一对活泼可爱的孙女,我心慢慢地软了下来,也渐渐地想开了,但是老奶奶还是一直放不下啊!”

“唉,老哥啊,听说有新政策了呢!”他说:“据说国家鼓励生育了,凡是二胎的,孩子高考时另加30分;凡三胎的,孩子高考时加50分。”我一脸茫然,心想:这老头想孙子想疯了吧?他想孙子把生育希望寄托在国家新的政策上。我说:“不可能吧,只听说国家进入老年化以后可能在东北的部分地区试验放开生育政策,但没听说高考加分的事啊!”老头显然有些急躁。他说:“不错呢,明年就要实行了。”肯定的话语中俨然他是文件的签发者。

其实,我儿媳妇就在市卫健委分管计生和妇女儿童这一块,但从未听说这方面的新政策,或理论性的研究文章。我还想继续和他杠下去,然而看到老头渴望的神情和内心的企盼,就不再言语了。

党的富民政策让农民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们内心的一丝丝心愿,我有什么理由去浇灭呢?

啊,让冬日里的暖阳,照亮每个角落,温暖每个老人的心房吧。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唐树华,男,江苏响水人,工程师。中国气象记者协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散文学会会员,响水县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喜爱写作散文、报告文学、诗词、通讯等文体,每年有十余篇发表在中国气象报、江苏气象、扬子晚报、盐城晚报等纸质媒体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网站。其中,《白云对蓝天的贡献》曾在新华社发通稿。有16篇专业论文被《气象软科学》《环境科学》《江苏农业科技》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