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令节气】桃红杏黄粽子香,划过龙舟浴兰汤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中国人的每一个节日,差不多都用食物来标注。

甚至连节气,有时候都与“食物”密切相关。比如,昨日的“芒种”。

“芒种”之“芒”,恰是草木或谷物外壳上的针状物。

辛勤劳作,五谷丰登,唯有如此,才衬得上“芒种”之“芒”。

也正因有了“芒种”的收割,才有了舌尖上美好的记忆。

味觉里的追溯,让每一个节日都有了不同的味道。

元宵节汤圆的“甜糯”,清明节青团的“清爽”,中秋节月饼的“香美”,重阳节菊花酒的“醇厚”……以及,端午节粽子的“香甜”。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周处《风土记》之中,“仲夏端午。端者,初期也。”

何者为“端”?

古人对“端”的认识很深刻,“端行,谓直身而行也”,正道直行,即为“端”。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先民们,认为人,“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人位于天地之中,是五行的开始。

何者为“午”?

故宫之“南门”,也称之为“午门”,指的是阴阳交错正当午时,阴阳端正正在此时。

粽子,在古代也称之为“角黍”,“黍”是北方的黄米,南方的糯米;“角”即牛角,祭器的一种。——亦有端正、肃穆之义。

终年无尽风,藏月入袖中

古代,端午前会有专门买扇子的集市,无论是团扇,羽扇,亦或折扇,其实都是文人世界里一种诗意的表达。至于普通百姓手中所爱,“蒲扇”大概是最好的选择。虽不够雅致,但却极为实用。

红杏花满头,彩扇不离手

端午在古代,也称之为“女儿节”。家家户户将自己的女儿精心打扮一番,石榴花斜插在发髻之上。除此之外,桑葚、樱桃、荸荠、杏桃……也恰在此时成熟。小儿女的娇憨,熟瓜果的香甜,“端午”成为一个甜蜜的季节。

端午最熟悉的“饮品“,莫过于”雄黄“。其实”雄黄酒“的主要用途并不是”喝“,虽然《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以雄黄酒令白娘子现出了原形。通常,古人会在五月初一开始,用雄黄泡酒;待阳光照耀充分后,涂抹在孩子的额头耳根,用以驱邪避毒虫。

端午赛龙舟,是古时最大的盛事之一。

即便今日,江南水乡也不乏赛龙舟的活动。

阳光稍弱之时,河流两岸翘首以待;锣鼓声响时,请龙祭龙之后,赛事正式开始。

一声令下,龙舟并行而出;呼声四起,水花飞溅……

争夺的,其实并非胜负,不过是一种怀念,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沐浴兰汤,是端午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端午时节,毒虫并出,孩子们很容易受到侵扰。父母通常会在这一天用艾草、玉兰等中草药煮水熬汤,等待在外疯玩一天的孩子回家洗澡。抑菌杀毒之外,更能应对夏天潮热空气带来的湿毒。

端午十二红,最丰盛的端午食俗。

苋菜、咸鸭蛋、油爆虾……不一而足。

清朝文人吃货袁枚,在自己的《随园食单》中记录着“咸鸭蛋”的最佳产地、特征以及食用方法。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思及至此,齿颊留香。

当然,端午最不可或缺的食物就是“粽子”。

古时候,人们只能吃到本地应季的食物;若想吃到远方的美食,除非帝王富贵之家不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极大浪费的背后藏着对美食的期许与等待,是现在快捷方式无法体会的。现在,父母或许还会自己包粽子,甚至邮寄给我们;年轻一辈,恐怕早已习惯了“点单下单,半小时即达”的外卖生活。

——少了仪式感的节日,总觉得少了许多生活的味道。

或许是因为浮躁,我们开始向往传统的美好。

一方翠绿,也须恰是与传统最近的通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