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讲堂】“丑女”的逆袭之旅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颜值”有多重要?
西施即便生病,也是“西子捧心”人见犹怜;丑女效仿,就成了“东施效颦”。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心地善良单纯却经常被人误解:太丑了......
《红与黑》中的于连,先后得到市长夫人与侯爵女儿的倾慕;即便最终被判入狱要上断头台,也有女人前仆后继想要救他......长得太好看了......

 

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男性尚且会因外表而遭遇不公,女性就更不必说了......但似乎也不是没有例外。
古代地位最高者,莫过于皇帝;皇帝之中最高贵者,莫过于黄帝。毕竟,皇帝也是“炎黄子孙”啊!黄帝正妻嫘祖聪慧美丽,桑蚕养殖纺织,三媒六聘嫁娶......据说她有首创之功。

 

甲骨文由两部分组成:跪坐的“女”,手持利刃的“取”;合而言之,为“娶”。 

这恰是最初的婚娶状态:老婆都是抢来的......
《说文解字》:“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娶,即抢夺妇人做妻子。这也正是“婚”以“昏”为声符的原因。
抢女人做老婆,自然是在黄昏傍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女性为“阴”,故此在傍晚。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喜宴会在晚上举行,正是古时风俗的一脉相承。
可以抢几个人做老婆?我们常说古人“三妻四妾”,这个表述并不准确:“妻”是正室,有且仅有一个。

说文解字》: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
妻,与那字相配的妇人。其中“又”表示操持家务,这也是妻子的职责。从“屮”,是发簪之形;古代女子十五岁即可出嫁,称之为“及笄之年”,其中的“笄”即发簪。

嫘祖之外,黄帝还有三位妃子,力大无穷者名叫嫫母。嫫母聪慧朴实,经常与百姓一起劳作,管理后宫事物也是井井有条。传说中的“镜子”,也是她的发明创造。虽然她奇丑无比,但却丝毫不影响百姓与黄帝对她的敬意。
 

不得不说,嫫母于黄帝而言,真是很妥帖的选择。 

就字形而言,与“娶”极为相似,只是没有了兵器。

《说文解字》:“妥,安也。从爪、女。妥与安同意。”
妥,即安抚,安稳。“女”与“手”的会意组合,无论是用手抓还是安抚,都无一例外的证明:有女人,才稳妥。
如果说黄帝与嫫母的结合或许还有娶妻求贤的示范作用,《聊斋志异·乔女》中的孟生,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看惯了《聊斋》中的美艳妖狐,真不知道蒲松龄从哪里找来“乔女”这样的“标本”......
平原乔生,有女黑丑,壑一鼻,跛一足。
乔女,又黑又丑,鼻子有豁,瘸着一条腿。
这样的女子,二十五六无人问津也不足为奇;同县四十多岁的穆生,妻子去世后家贫无力再娶,就以微薄彩礼娶了乔女。三年后乔女生子,穆生不久去世,母子二人艰难度日。
同村孟生家境优渥,妻子去世后只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儿子乌头。孟生急于娶妻,但始终没有遇到中意的人——直到遇到乔女。乔女认为“好女不侍二夫”,坚决不从。没过多久,孟生去世。族人想要谋夺他的家产,最终在乔女的殊死抵抗中,孟生的家产才得以保全。
于是有人建议乔女抚养乌头,乔女慨然允诺但对孟家财物分文不取。后来,乔女为乌头积累家资迎娶大户人家的女儿......直到乌头考中了秀才,乔女才搬离了孟家......

 

《说文解字》:“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女子手持扫帚之形,表示操持家务。
乔女虽未嫁给孟生,但为报答“知遇之恩”,尽力为其操持家务。乌头未成年之前,称其为孟家女主人也不为过。

 

我们常将“士为知己者死”视为男性世界的交往准则,但乔女的奇伟瑰丽又何止于此?当然,孟生不以貌取人而能慧眼识人,也是滚滚红尘中为数不多的奇男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