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锐思雅言】《集事诗鉴》,以诗垂范的名人故事汇(二)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提及亲情的深恩厚意,我们总会毫不犹豫想到父母对子女的疼惜;其实莫说现代社会,古代的“隔代亲”也屡见不鲜——只不过古时的祖孙之间,相处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迥然有别。

孙之于祖父当鉴张元。
北周张元,在他13岁时祖父双目失明;张元为此经常担忧哭泣,昼夜不停的诵读佛经,希望能护佑祖父康健。有一次他读到了《药师经》,看到经文中记录着盲人重见光明的例子,十分欢喜:立刻诚心恭请七位僧人点燃七盏明灯,七日七夜诵读《药师经》。
孝心感动天地:这一天晚上,他梦到一位老人为祖父治疗眼睛,从睡梦中惊喜醒来的张元告诉了家中的每一个人。三天后,祖父的眼睛果然好了。乡邻们大为惊奇。
编者方昕在最后以诗文感叹:读经的人很多,但真正心诚意正、孝感天地至于祖父的人,少之又少。

孙之于祖母当鉴刘商。
父母长辈总是尽力去满足我们的每个心愿,他们的愿望,我们会努力去满足吗?一个九岁的孩子,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答案。
刘商九岁时,祖母王氏在隆冬季节特别想吃芹菜;深知不易得,闭口不言。但刘商却感觉的到祖母的心愿,大半天大哭不已。忽然听到有人对他说,“别哭了。”刘商正在擦眼泪时,忽然发现有芹菜从地面长了出来;他赶紧摘了一筐带回家。
没过多久,刘商梦到有人对他说:“西边的篱笆下面,有小米。”果然挖出了很多粮食,一段铭文上刻着“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商。”
我们每个人都深受父母、祖父母厚爱,但有多少人能敏锐把握长辈的需求还努力去满足?

面对子女的未来,为人父母当有怎样的期待?
子之在官无贻父母之忧当鉴陶侃陈尧咨。
陶侃曾经担任地方小官,负责管理鱼市交易;其母喜欢吃鱼,陶侃就派人给母亲送去一条腌制好的鱼。陶母封好鱼告知来人转达责备儿子的话:“你把公物赠送给我,对我不仅没有好吃,还增加了我的烦恼。”
另一位陈尧咨,曾在荆南任职。母亲问他,“荆南是个名城,你在那里有什么建树?”陈尧咨说,“因为我精于射箭,经常在宴会上大显身手,众人没有不服气的。”母亲何氏失望的说,“你的父亲用忠孝来教育你,希望你能定国安邦;如今你不去努力实践仁政善化,反而专注于雕虫小技,辱没先人啊!”
在孩子的职业规划中,操守底线,是两位母亲共同的选择。

虽然我们常说“子不嫌家贫”,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
子之在家宜安父母之贫当鉴韩康伯。
东晋韩康伯,幼年家贫,隆冬时节也没有厚衣服穿。母亲心疼他,拿出家中不多的料子做了一件短袄给他,并说,“你先穿着短袄,过段时间我给你做条夹裤。”韩康伯对母亲说,“这就可以了,不需要夹裤。”母亲觉得奇怪,询问原因;他说,“熨斗放在火中,连熨斗把都会热;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就暖和了。”
显然,对于幼年韩康伯而言,并不为家境贫寒而担忧,只担心母亲的身体与心情。别说孩子,我们成年人,能做到的恐怕也不多吧。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一个心无仁孝的人,即便是在安乐环境中也不能心下坦然,更不要说身处困顿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