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锐思雅言】《纪先训》,成大事者亦拘小节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有句古话曾多次出现在辩论赛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换言之:成大事者,是否仍需注意细节?
辩论赛场的唇枪舌剑姑且不论,回归生活与事业本身,《纪先训》中的父亲,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谨言慎行,仍是应有之义。
“吾遇事,则审而求其理,不敢遽以私见定其去取,故少过误。”
父亲杨庭显认为: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缘由道理,不敢以一己之见仓促决定如何行动;故此,很少会有过失错误。

依法行事,堪称谨言慎行的升级版。
“处世遵承法度,不失大人君子之体。”
杨庭显并不提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认为:为人处世遵纪守法,做到这一点就不失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如何能令子孙明白这些质朴却受益终身的道理?——“广置田园,不如教子为善”,相较于财富积累,教育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善学者,以平昔所见,屏之千里之外,视己空空,绝无所知,而读圣人之书,则所学正矣。
教育固然重要,子孙好学“善学”更为重要。
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根本不会带着平日里已有的习气去学习。他们会彻底放空自己,然后再去读圣贤之书,这样的学习才是正途。

是否真的学有所成,只要从一点就可以判断:是否能做到不妄言妄行。
学有进,则知人间言语多失,作事多失,一言不敢妄发,一事不敢妄为。
恰如孔子所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如果一个人总是想在言语上占上风,很容易招致诸多埋怨。同样,杨庭显想告诉孩子们:
学问如果真的有所进益,就会明白很多事都是因为出言不谨慎造成;为此,根本不敢妄言妄行。

最后便是杨庭显对治家与治国的重要看法。
家和万事兴”,是杨庭显对治家最重要的看法:“人间以争为事,吾家当以不争为事”。
“善治国者,必以德教”,同时,尽可能去避免战争的发生。
联想近日......我们的诚意全世界有目共睹;美国政府的气急败坏,令他们已经失了章法,乱了脚步。
长此以往,令人堪忧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