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现今的人们总会放大它人的弱点,夸大自己的优点,这是悲观的看法,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偶然。你懂的别人不见得懂,你不懂的,别人必定不见得不懂。有时候平淡冷静的分析事物的本质,这样对人对事比较准确,刚出生的小孩什么都不懂但是很纯真,很真实,很开心,在随着年龄的长大在社会上的人因为环境角色的问题带着各自的角色面具,丢失了真实的自己,其实这也很正常,每个人都是尘埃中的一粒沙,无知是因为人心骄傲,有知是因为内心谦虚。 圣经经文是这么说的,一起来看 约翰一书二章15-17节: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