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欲、纯爱与虚无:反对肉体享乐,反而带来纵欲问题,让人虚无

 单华伟 2021-03-24
这是单华伟的第二百六十五篇原创文章

纯爱

 
当代社会有一个词,叫做“纯爱”,常被用来特指那些没有任何性接触甚至过多肢体接触的,往往出现在影视剧中的男女关系。
 
倒也不是两人有什么生理问题或者心理隐疾,这只是为了符合某一类观众的口味——某些人不希望,不稀罕出现那样的镜头,于是,“纯爱剧”便应运而生。
 
从这种审美当中,我们看到一种奇妙的倾向,好像真正的所谓爱情,就不应该包含性
 
但实际上,这是大错大错了,爱情所要求的是持久、可靠的长久关系,是性欲和情感的联合,只要两个人是正常的,有性欲的,如果我们要把两人之间的爱称为“真正的爱”,那就必须包含性。
 
经常看笔者文章的人知道,我说话一般很谨慎,但这里为什么说得这么绝对?其实不难理解,既然我们对爱情的定义中包含性的部分,那两个被我们称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之间,就必定是包含性的——不然,那一定是有所保留。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所谓“纯爱”的合理性,我也无意要纠正说“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我当然认为纯爱也是一种可能的,理想的,值得羡慕的关系。
 
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谈的,是定义发符合与否的问题,这种不包含性的关系,当然难以被称为爱。你可以发明一个别的词来说它,但请别用我们约定俗成的“爱情”这个概念来框定这种关系。
 

倾向

 
讲有关“纯爱”的东西,是为了引出这篇文章的主题:人类试图“改善”性欲,引导性欲升华的一种倾向
 
在前文中,笔者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在世俗意义上对爱情的定义,是必定包含性的,但我知道有的人可能不会很认同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是一两个。
 
甚至可以说,我们人类整体上,都不愿意臣服于这种观念,不愿意相信那个把爱情定义为必然包含性的家伙。
 
但殊不知,赞同或者反对爱情包含性,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想“改善性欲”,赞同爱情包含性,其实是想把性本能合法化,让大家认为这理所当然;而反对爱情包含性,其实是想否定性本能。
 
总之,性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作为人的我们,总想脱离出来,不想承认它。
 
一直以来,人类都生活在这样的矛盾里,曾经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记载了多少爱和性的纠葛故事?其心理基础,都基于此。
 
而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科学主义的发展,我们登上了月球,发明了汽车飞机,实现了工业化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我们越发坚信自己的理性,否定“性”这种非理性的,冲动性的,近乎动物本能的,引起我们羞耻的这种倾向便越发加强,造成的问题也更多。
 
理性主义入侵到我们的生活中,把人撕裂成了碎片,现代性的生活,只与私人利益、占有和算计相关:我们的生存就是钱,是商品,是一套又一套的交易规则——小到一棵白菜的价格,与工作相等的工资,大到需要分期付款的房子,甚至在寻找伴侣时,也是各种各样的算计。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几乎成为了机器,可在同时,我们又越发的想要脱离自己的动物性,在家庭和爱情生活中,我们总在呼唤着某种近乎神圣的精神和道德律,开篇所举的“纯爱”,便是一个典型。
 

纵欲

 
正是在这样对人的本能的全面否定的背景下,肉体享乐似乎成为了堕落者和性反常者的一种声名狼藉的特权。
 
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动物性,无法合理看待和管理自己的欲望,由此反而让人越发的感到“饥渴”,到最终,落入纵欲的深渊:一边胡吃海塞式地自我满足,一边强烈地自我谴责。
 
而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他们便几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古希腊人相信“爱神”,即爱若斯的力量,他们相信有关爱神的神话,相信爱神将引领着他们通过性欲等东西通往(注意是通往,而不是直接走向)更高的境界。
 
先是爱那些美女,美少年,美物,在不断观察中,发现美的共性,由此不断升华,最终达到爱“美本身”,整个人都遵从一个高级的价值标准。
 
总之,在这样的价值观中,性爱是富有尊严的一种存在。
 
而在今天,性爱几乎是一种羞耻,又或者,是荤段子,是完全供消遣的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人对婚姻失去了热情,因为性爱不再神圣,一个人可以轻易地通过自体性行为,或者通过社交软件同陌生人发生关系,获得性满足。
 
我们自由了,真的太自由了,自由过头了,不再相信任何神秘性的东西,便只有留下纵欲和虚无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