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数据报告没告诉你的那些事儿,都在这里了!

 新用户6591ftJW 2021-03-24

微信·2018

2018年微信月活10.8亿,2017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日活为9亿,估计2018年日活量在10亿左右。

而同比2018年双11期间,手淘和天猫加起来日活为4.5亿;头条系下,抖音日活2亿;微博平均日活2亿;百度APP日活1.37亿。

大致上,微信的日活跃用户=手淘+天猫+抖音+微博+百度。

55岁以上老人月活6300万。什么概念呢?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55岁以上老人1.27亿。微信吃掉了老年人一半的流量。

还原老年人用微信的场景,爷爷奶奶辈其实鲜少用微信发短信,他们更多的是打视频语音电话,以及在红包的推动下使用微信支付。

老年人占了近一半,更遑论他们的子女。这个数据从侧面展示了,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起码渗透了全国近一半的市场。

同时,老年人也代表着下沉市场,环比2017年老年人5亿的月活数据,微信老年人的占有量一年增加了20%。可以看出微信在下沉市场这一块的发力。

每天450亿条信息发送,摊到每天10亿的日活上,平均每人每天发送45条信息。

再还原一下发信息的场景,信息来回接收需要时间差,而在等待的时间差里,用户习惯性地会离开页面去刷朋友圈以及公众号。所以用户发45条信息的时间,可能只要10分钟,但相应的微信界面停留时间,却可以高达30分钟。

一个日活10亿、每个用户停留时间高达30分钟的超级APP,甲方爸爸们发现了吗?微信是可以成就别人的APP,这句话真的不假。

10.8亿的用户池,占全国人口近77.7%,流量依旧在微信上。

每天4.1亿次视频呼叫,用户比三年前多了570%。3年前不用微信打语音、视频电话最大的bug是网!太!卡!了!

你可能不太能想象,2016年的时候,大部分人语音通话还需要拨号打电话,短短3年,微信通话已经普及到了大部分人,伴随着很久没有更新的通讯录。以前看到漂亮小姐姐都会要电话号码,如今能要到微信才是本事。

今年播出的职场大片《创业时代》正好能反映这个时代的通讯变化。伴随着4G的渗透,微信逐步取代了移动通讯。

技术决定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决定用户选择。基于流量的语音视频通话将会是未来的趋势。运营商们,可以准备推出微信流量无限用的套餐了!

朋友多了一倍,除了人年纪大了交的朋友多了,也可能是做微商的越来越多了?

生活里加好友,可能是跳槽换工作了密集加一波。但更日常的是,今天去店里吃饭了,付钱加个店家微信;明天去逛商场了,导购加个个人微信,当然也有微商主动凑上来加微信。

这部分数据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接入微信的关系链、生意链越来越多,微信的服务链随之越来越完善,而当用户一系列行为都在一个平台沉淀时,微信就同时在挖掘着用户的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

总结一下第一张图:微信是目前国内日活最高的APP,涵盖生老病死一系列服务,跨越从老到小10亿人、从南到北34个省份,从用户拉新到用户留存全包,当然我的服务器也很牛X,日活10亿而不崩。

总之,甲方打广告找我,小公司内容变现找我,商家做生意、用户交友找我,联通移动和电信,还是来找我!

微信·人群

微信实力秀了一波什么叫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

夏天卖奶茶的,请于晚上11点来微信投广点通,我们为您精确找到00后目标人群。

想做第二个咪蒙的,请来微信投广点通,我们精确导流90后用户到贵司公众号。

80后的国家栋梁们,新年献词,您将第一个看到。

70后的家庭顶梁柱,为您的无聊生活增添朋友圈色彩。

55后的弄潮儿,是时候办一张中国移动即将推出的微信1元不限流量套餐卡了!

还有表情包制作商们,微信已经为您理出来不同年龄段人群最爱用的表情包,以后请往这个方向多发挥创意!

10.8亿的用户群,每人每天产生的用户数据,而这一切,全在218.7MB大小、占用3G内存的小小的微信APP里。

总结一下这几张图:微信,大数据营销背后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用户数据库。

微信·智慧生活

社交是微信的开始,却不是微信的终点。

微信的自营服务里,包括了理财、生活和公益三块服务,理财内容从理财到借贷再到还款,一应俱全。

而生活服务,则像支付宝一样接入了更多便民服务,比如挂号、查询五险一金、停车缴费、查询违章等。

接入的第三方服务,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再加一个二手转卖。

再加上,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拥有2.8亿日活的小程序。

差不多关于生活里的一切服务,都可以在微信这个入口找到。

总结一下:这是哆啦A梦的异次元口袋。

未来发展趋势

微信PRO公开课的复盘,还有以下知识点:

鼓励小程序开发。微信公开课讲师Angusdu表示,“你只需把小程序做好,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微信将从小程序开发、变现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变现上会采用激励视频、插屏广告和个人小程序变现等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