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宝上的这家店,藏着中国最后一个持枪村的风情

 新用户6591ftJW 2021-03-24


岜(苗语念:bia)沙,贵州黔东南的一个苗寨。让这个草木掩映的神秘村寨被更多人熟知的,是它的另一个身份:中国最后一个持枪村落。

岜沙旅游宣传照(来源见水印

枪,从狩猎到表演,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功能。但对于岜沙男人而言,枪对于其生命的意义——执著守护的图腾,从未改变。“一枝猎枪一条狗,一枝扛子朝山走”,直到如今,这样的场景仍然是岜沙男人的日常写照。

岜沙寨子里随处可见持枪的男人

这还是一个信奉树神的古寨。树是岜沙人生命的轮回,出生时栽下,死去成了归宿。村落中的每一棵树,承受着岜沙人特殊的情感,也接受着岜沙人独特的礼俗。身着蜡染土布衣、秉一把镰刀剃发、头顶“户棍”,如此种种,全然还是千年前的模样。
 
岜沙旅游宣传照(来源见水印)

就是在这样一处神秘古老的村落里,现代文明的踪影悄然而至。不见原始生存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但足够让游人和外界得以找寻到重新审视后的文明。
 
通往岜沙寨子的水泥马路上时有游客好奇张望,也有赶着牛羊的村民从容走过。百米后,一片暗色的吊脚楼出现在众人眼前,一条供游客漫步观光的村道曲然宛转,像是这个古老村子的沙哑召唤。村道旁的一家旅游纪念品小店门口,人高马大的阳少华坐在矮凳上,第一次见面的人甚至不能将他和淘宝店主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在岜沙村寨开淘宝店的阳少华

 

在古老寨子开淘宝店的外乡人
 

阳少华是寨子里为数不多的外乡人。他的侗族妻子则是岜沙寨子外10公里不到的从江县城人。因为妻子有些在岜沙的娘家亲戚,身为湖南衡阳人的阳少华也由此到来这个家族严明的部落。作为寨子中最大的姓氏——“滚”姓(一说大禹父亲“鲧(gǔn)”的直系后裔),其它的贾、王、吴、唐、阳、蒋六姓拜把兄弟,不能相互通婚,而只能跟滚家通婚。“并没有受到排挤,寨子里的人都很淳朴。”阳少华坐在小店的门口,时不时地断了话音,主动和走过的村民打声招呼。

“受疫情影响,寨子里的游客比以往少了许多,生意不好做。”阳少华在岜沙寨子里拥有2家旅游品商店,还有家民宿。商店就在村寨游览路线的两侧,坡上坡下,相距不过十步。喇叭里叫嚣着“全场10元”的一家偶尔有驻足选购而放弃随团前行的游客,而另一家特产店则干脆收起摊,商品稀稀拉拉地堆放在筐子里,失去了少数被挑选的机会。

如果是往日,阳少华会在这家特产店门口,支上一个摊子,放着寨子里村民里种植加工的真空包装稻米:竹香米、黑糯米、血糯米、红香米……东北的、港澳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会留步购买,待他们旅行结束回到家中,享用尽这一份风物,则会辗转至阳少华的淘宝店——远古岜沙土特产店,用网购的方式获取一份来自古老村寨的物产。

阳少华的土特产店

阳少华的土特产店是寨子里电子商务项目扶持的受益者之一。店主、运营、客服,阳少华和妻子共同承担起淘宝店方方面面的不同角色。“前两年,我们自己也尝试开了电子商务服务公司,但那会儿受各方面的限制吧,没做起来。”阳少华指了指小店门口的一块写着“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的牌子,说道,“后来,来了一批淘宝大学培训的老师,我们成了第一批得到培训的人,小店也成了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

作为“脱贫攻坚”提倡的扶贫项目,还有更多的岜沙土特产店开在了淘宝上。当地种植的糯米、辣椒和自制腌鱼腌肉,也通过这样的方式翻山趟水到达更多岜沙新客与旧识的厨房一隅。

“我们的淘宝店,去年日均流水大约2000-3000元,那段时间淘宝给的流量扶持很可以,日均访问量大约在4000-5000人次左右。不过,销量最好的还是香禾糯和黑糯米,都来自我们村里自己的合作社。”

阳少华的另一身份,是岜沙寨子里的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今年合作社已经付了20万的定金给负责种植糯米的村民,但现在看来,合作社很可能要赔钱了,糯米销售去哪里成了问题。”20万的定金已然敲定,但所承包土地里未知的收成也将合作社的境地置于达摩克里斯剑下。合作社独揽风险,便也意味着农户的收入得到了稳定保障,“扶贫”两个字,由此也在朴实无言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意义彰显。

“合作社里有一个岜沙小伙子,我把他喊来。”阳少华一个电话后,黝黑健壮的岜沙汉子王往来到了土特产商店。
 


苗族汉子,从出走到归乡
 

与阳少华不同,王往是土生土长的岜沙人,家住王家寨。也和寨子里的其他大多数村民不一样,王往没有留着传统“户棍”发型,以寸头替代。“几年前去广东打工,就穿着我们的土布衣,留着我们的头发。那时城里的人看到就说,'看,日本武士!’后来把头发剃掉了,到现在就一直这样。”

岜沙汉子王往
 
因为早年外出打工,86年的王往错失了最合适的婚娶时段——寨子里年龄相仿的女子早早地嫁作他人妇。又因为寨子有必须和“滚”姓通婚的风俗,王往的人生大事就成了老父亲的一桩心事。
 
王往家中,父亲的火枪静静躺着

或许是少了些家庭的羁绊,王往一头扎进了农业合作社的繁忙工作中。从检测承包土地的水质土质,到给种植农户发放谷种,到收成时前往各家各户收稻谷,都是王往的工作范围之内。“我们这里种植的香禾糯,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所以要挑选在寨子山顶上合适的土地,水源不会受到生活用水的影响。”

农忙时节的岜沙人,王往供图

“现在我们合作社承包的地大概在1000多亩,年均收成差不多150吨吧。除了留一部分作寨子里的口粮,其他都卖给游客,或者在网店上卖,来换成村民们的收入了。”今年,参与合作社种植的农户大约有500户。在往年,每家农户大约能分到3000-4000元左右的回报,也有家中田地多的,最多能分到8000元左右。于此同时,寨子作为旅游观光的收入,每家大约能得到1000元的分红。
 

不在农忙时节,王往也会偶尔接待一些想要深度体验寨子风情的外地游客,也会拍摄一些记录生活的短视频在平台上分享,还有为数不少的关注粉丝。更多的时候,这个岜沙汉子和其他苗族人一样,喜欢聚在一起长夜喝酒,彻夜闲谈。“在我们岜沙,谁家有好菜就会喊上隔壁邻居一起吃饭喝酒,慢慢聊天。到了农忙时候,也是相互帮忙,晚上用好酒好菜招待。不要开什么工钱的。”王往口中的农忙时候很快就要到来了,香禾糯在九月份就要收割,晾晒加工之后在十月份就能出现在集市上和淘宝店上。可以说,收获香禾糯的金秋,也是属于岜沙寨子和附近寨子500家农户的“高光时刻”。又或者说,这样的“高光时刻”属于中国更多“晨星戴月荷锄归”的农民们。

 

电商脱贫 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020年,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帮助更多岜沙寨子这样的贫困村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也成为了阿里等众多头部电商平台不断探索实践的扶贫任务。
 
7月15日,阿里巴巴发布2020脱贫半年报。


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半来,阿里巴巴互联网脱贫模式已覆盖近1000万贫困地区人口。开淘宝店、当农民主播、做人工智能训练师,用AI技术养羊、养蜂致富……都是乡村致富的互联网新模式。

数据显示,自2017年12月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成立以来,截至目前,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网络销售额已超过2000亿。2019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村播计划”,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0多个县,累积开展直播240万场,带动农产品上行80亿。淘宝直播间已有9万农民主播,近三个月,农民主播数量增长近50%。7月15日,阿里巴巴还举办脱贫公益直播特别行动,10万个淘宝直播间共同助力公益脱贫。

截至目前,“加油木兰”“AI豆计划”“魔豆妈妈”等阿里巴巴女性脱贫项目已累计覆盖贫困地区近120万人。

据统计,5年来,马云乡村教育计划直接资助了500位乡村老师、60位乡村校长、200位乡村师范生,直接影响学生近11万人。其中,79%的入选者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覆盖312个国家级贫困县。蔡崇信公益基金会职业教育计划通过素质拓展、技能大赛、就业实训等,总计服务27个贫困县的超过1万名学生。

在蚂蚁森林收能量也能帮助老乡增收。在生态脱贫方面,截至2020年5月,5.5亿人通过蚂蚁森林累计种树2亿棵,累计创造65万人次绿色就业岗位,实现劳务增收近9750万元。在淘宝买买买产生的“公益宝贝”爱心捐赠,也能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一份健康保障。

截至目前,“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为45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健康保障,覆盖12省、80个贫困县域。为了更深入帮助互联网模式落地、生根,不久前,阿里巴巴还派驻11名资深员工继续前往贫困县域担任脱贫特派员,定点参与当地扶贫工作。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成立脱贫基金,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亿助力脱贫攻坚。两年多来,阿里脱贫在电商、生态、健康、教育、女性五个方向首创了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互联网脱贫模式。
电商脱贫,让更多像岜沙这样的村寨保留“个性”的同时也充实了钱囊。月亮之上,六便士也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