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金两朝的两个著名词人名字相同,其中一位曾当过冀南一县主簿

 大运河时空 2021-03-24

《望江南·梳洗罢》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谒金门·双喜鹊》金·王庭筠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这两首词,虽然词牌不一样,但是词意却突出了“闺怨”,表现出来闺中人急切盼望着远方丈夫归来的情景,其风格像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另外从名字上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是一个人的作品,但是这两首词却是两个词人所写,不只是这首词风格相近,这两个词人的名字也是相同的。

唐、金两朝的两个著名词人名字相同,其中一位曾当过冀南一县主簿

金王庭筠

在我国古代,同名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在诗词创作上同名的人却不太多,尤其是唐末的温庭筠、金朝的王庭筠,这两位相差近350岁均以“庭筠”为名的文学家、诗人,在我国古代词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朝王庭筠(1151—1202年10月27日),渤海人(今辽东营口),金代文学家、书画家。是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的进士,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

唐、金两朝的两个著名词人名字相同,其中一位曾当过冀南一县主簿

金史王庭筠传

王庭筠在中了大定十六年的进士后,先是当了“承事郎(散官名,金朝为正八品下)”的官,后任恩州(今今山东武城县城区)军事判官(一般为从六品)。在任时,曾经设计抓住了有“谋为不轨”的郡民邹四,但又不愿意扩大打击范围,就开释了无辜受牵连的百姓千余人。在以严刑为尚的金朝,这样的作法无疑被官场所不容,所以他的职务降为馆陶“主簿”,主簿是知县的佐贰官,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主簿廨,官品为,负责全县的户籍、缉捕、文书办理等事务。

唐、金两朝的两个著名词人名字相同,其中一位曾当过冀南一县主簿

王庭筠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所建黄华书院

在馆陶主簿的任期满后,任满后到彰德(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居住,买田隆虑(今天安阳林州市),读书黄华山寺,所以自号为“黄华山主”。

自居住彰德之后,到了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王庭筠被召入馆阁为应奉翰林文字,与秘书郎张汝方鉴定内府书画,后汇刻成《雪溪堂帖》。后又任翰林修撰。4年后,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承安四年(1199年),又起用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1201年),复为翰林修撰,泰和二年十月十日(1202年10月27日)去世,终年52岁,金章宗也特地写诗追悼他。

唐、金两朝的两个著名词人名字相同,其中一位曾当过冀南一县主簿

王庭筠书法作品

在《金史》列传·卷六十四中专门有王庭筠传记,现收录如下,以供参考:

王庭筠,字子端,辽东人。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翛一见,期以国士。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官,临政即有声。郡民邹四者谋为不轨,事觉,逮捕千余人,而邹四窜匿不能得。朝廷遣大理司直王仲轲治其狱,庭筠以计获邹四,分别诖误,坐预谋者十二人而已。再调馆陶主簿。

明昌元年三月,章宗谕旨学士院曰:“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朕不喜此,亦恐四方效之。”又谓平章张汝霖曰:“王庭筠文艺颇佳,然语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难改也。”四月,召庭筠试馆职,中选。御史台言庭筠在馆陶尝犯赃罪,不当以馆阁处之,遂罢。乃卜居彰德,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是年十二月,上因语及学士,叹其乏材,参政守贞曰:“王庭筠其人也。”三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命与秘书郎张汝方品第法书、名画,遂分入品者为五百五十卷。

五年八月,上顾谓宰执曰:“应奉王庭筠,朕欲以诏诰委之,其人才亦岂易得。近党怀英作《长白山册文》,殊不工。闻文士多妒庭筠者,不论其文,顾以行止为訾。大抵读书人多口颊,或相党。昔东汉之士与宦官分朋,固无足怪。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马光、王安石,均为儒者,而互相排毁何耶。”遂迁庭筠为翰林修撰。

承安元年正月,坐赵秉文上书事,削一官,杖六十,解职,语在秉文传。二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四年,起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三十余首,上甚嘉之。明年,卒,年四十有七。上素知其贫,诏有司赙钱八十万以给丧事,求生平诗文藏之秘阁。又以御制诗赐其家,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复以才选直禁林者首尾十年,今兹云亡,玉堂、东观,无复斯人矣。”

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外若简贵,人初不敢与接。既见,和气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极口称道,他日虽百负不恨也。从游者如韩温甫,路元亨、张进卿,李公度,其荐引者如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一时名士,世以知人许之。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卷。书法学米元章,与赵沨、赵秉文俱以名家,庭筠尤善山水墨竹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