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6年前,妈妈领我去讨饭

 老笨鸟c 2021-03-25

转自: 商山之巅 

     

李侃厚
      那是农历1965年3月的一个晚上,妈妈把我和三弟叫到她跟前,给我们说:“今晚你们睡早些,明天不去上学了,家里没有粮食吃,咱娘们明天去要饭吃啊,你们要听话啊。”我和三弟都默不作声,点了点头。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村里的人家大部分都没起床,妈妈就把三弟和我叫起来,她早已给两岁的小妹穿好了衣服,提了个五升笼子,叫三弟和我一块跟她走。妈妈一手抱着小妹,一手提着笼子走在前面,我和三弟跟在后头。在那个年代,我们出门讨饭,村干部会认为影响政府形象,是在抹黑。为了避嫌,我们起大早不走大路,从官路曹向西,走向西湾地里,沿电渠堰直向西走。妈妈走得快,不时地向后看我弟兄俩,我当时12岁。只有10岁的三弟走着走着就向回折,他实在不愿意去,我一直劝他,叫他快走,赶上妈妈。
      到棣花和茶房交界的石板沟口时,妈妈坐下等我们,我们赶到了后,娘儿四人又向西走,一直把茶房电渠走完,又把棣花电渠走完。那时我和三弟都穿着穿了一冬天的烂棉袄,到棣花西河桥时,浑身走热了,妈妈叮咛我们不要脱衣服,小心感冒。农历3月了,这座用木板搭的桥已经摇摇晃晃的很不结实了,妈妈先教我和她慢慢过去,让我抱着小妹,她又返回去把三弟拉过桥。我们娘四人过了西河桥,翻过刘塬岭子后,太阳己经很高了。三弟和我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妈妈就叫我们在甘河沟口路边的一棵柳树下歇一歇。
     大约半小时后,快到农村人吃早晨饭的时候了,妈妈对我们说:“我抱娃从沟西向上讨要,你两个从沟东这边沿门讨要,记着不要兄弟两到同一家,人家是不会给你的。到人家门上嘴要甜些,要叫叔叔、婶婶,人家不给了,就再走一家,吃饱了咱娘几个在两岔口那儿等着。”她从笼子里取出两个小布袋,给我和三弟一人一个,叮咛说:“如果好心人给你一把黑面或红薯片子就装在里面。”
      快到吃早晨饭的时候,我们与妈妈分头从甘河沟的两边村子去讨饭。
      我走到头一家人的楼门口,见院子坐了三四个妇女,她们还没吃饭。面对陌生人叫婶子,叫奶奶,我实在张不开口,我静静地站在人家楼门口,站了好长时间,那个年长点的阿姨问我:“娃,你做啥呀?”我低头小声说,要饭。其中一个年纪轻点的妇女笑着说:“我当是那个学生娃哩,长得真亲,出门要饭,可怜的。”另一个年长的妇人说,娃他大上工还没回来,吃饭还没哩。她说着说着就起身给我在小布袋装了些红薯面。
图片

      我刚出门,三弟从另一家讨饭出来了,他说人家给他吃了半碗饭。这样,我们又去第二家。
      天下还是好人多。我和三弟只讨要了几家,肚子就吃饱了。我两个就坐在河堰的石头上,看西边村里的路上有没有妈妈的影子。我们从上看到下,又从下看到上,没有发现妈妈。急了,就去河西的村里寻找,从甘河沟口找到三岔,没有找到。又从三岔向下找,还是没见妈妈的影子。我们知道妈妈肯定也在找我们,就不敢远离这里,连早晨我们和妈妈一块休息的大柳树下都去找了,就这样在甘河沟口上上下下转悠,心里很急,也不知肚子的饥饿,只是想着赶快找到妈妈。大约从中午12点多到下午6点左右,我们看着人家吃过中午饭,下午生产队都开工了,兄弟二人还在找妈,为了能让妈妈看见我们,我俩就站在河滩中间,向两岸张望。
      眼看天马上黑了,甘河沟锄小麦的妇女晚上都收工了,还没见妈妈的影子。天黑了晚上怎么办?三弟和我大声的喊:“妈——妈——妈——。” 喊着喊着三弟哭了,开始我还劝他不要哭,但他不听劝,看到三弟哭的样子,我们很无助,我也哭了,兄弟俩哭成一团。
      刚放工的好心的婶婶、奶奶们见我两个小孩哭,都来围观,有个年龄五十多的奶奶问我家里住址,哭的原因,我都一 一实说。她们看了我小布袋讨要的红薯面和红薯片子问我:“你兄弟两个啥时吃了饭的?”我说:“早晨在东边要的吃了,中午专门寻我妈没有要饭吃。”听了我的叙述,在场的婶婶、奶奶都很同情我们,都劝三弟不要哭,说先给我们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再找妈妈。于是,其中一个婶婶叫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奶奶,安排我住这个奶奶家,弟弟住她家。并叮咛这位奶奶说:”娃上午没吃饭,你给娃做些饭吃”。
      这样,我被这个奶奶领走了,三弟被那个婶婶领走了。这时天己经很黑了。我晚上住在甘河沟口村的最东头,三弟住在最西头一家,住的地名叫“罐底下”。晚上我住的那家老奶奶给我做拌汤,三弟第二天说他晚上在婶婶家吃了糊汤面。
      第二天,我就起床早,准备去村西找三弟,刚出门,三弟就来找我了。我说:“你咋起来这早呢?”三弟说他住的地方我不知道,怕我找不到他,因此起来早。他说他的讨饭布袋还在村西那个老婆婆家放着哩。我猛然感到三弟长大了,他知道安排自已的生活了。
图片
      三弟和我一块去灌底下(地名)那个婶婶家取布袋时,还很客气的向婶婶告别,说了几句感恩的话,婶婶很高兴。我忽然觉得我这个当哥的还不如三弟有出息,虽然他只有十岁。
     早饭三弟和我商量就在张嘴头村讨要,吃饱后就在张嘴头后岭上会合,那里是个小土山,地势高一些,看能不能见到妈妈。一中午我俩轮换着站在高处向村里、村边上的路上张望,望穿秋水也没看见妈妈,因为肚子饿了,我俩又到孝义湾村子去讨饭。
      下午,我兄弟二人又坐在那个山凸凸上瞅妈妈,我总感到可能找不到妈妈了,今天一定要把三弟劝回家,要不晚上我们又到何处睡呢?但是三弟始终不走,他执意要再等,要再找妈妈。我好说瞎说劝弟往回走,好不容易劝他和我翻过山峁,他又不走了,好像又要哭的样子,我就陪他坐在山梁东的渠边里。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心里急死了。突然,三弟说:“哥,你快看,路上那个人像妈妈。”开始我以为他胡说,没在意,他拉我向北看,果然,妈妈抱着小妹,提着笼子下来了。我和三弟大声喊“妈——妈——”妈妈听见了,也看到我们,她小跑似的向我们跟前走。三弟很快跑到妈妈面前,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哭了,妈也哭了。妈妈把我拉到她怀里,我们母子三人哭成一团。妈妈说:“从昨天把你弟兄两个寻到现在,到底把我娃寻着了。”
      我说:“妈,咱不要饭了,咱回。”妈说:“回,就是饿死咱娘儿们也再不分开了。”我看了妈妈的讨饭笼子是空的,后来才知道她从和我俩走散了以后,听别人说我两个小娃向西沟里去了,她抱着妹妹把我两个撵了三十多里,晚上住在甘河沟脑的一个农家里。第二天,她从甘河沟脑又寻找下来,在孝义湾一带寻我们。她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她说找不到我兄弟两个,她那有心情去讨饭。
      天快黑了,妈妈见到我两个后,坐在地上走不动了。小妹妹也在她怀里瞌睡了。三弟和我紧紧地围坐在妈妈身旁,好像怕妈妈再次与我两个分离了。歇了一会儿,妈妈说:“今晚不得回去了,我们去孝义湾陈巷你姨家先歇一晚,明天再回家吧。”
      孝义湾陈家巷是我的一个堂姨,比我妈小十几岁,好像姨夫当时在那里当工人,有两个小孩。姨很年轻,当我娘们四人找到姨家时天己黑了。她见到我们,很惊讶,也很高兴。赶紧给我们做饭吃。晚上我和三弟睡在东小房,姨和妈妈睡在西小房。不知为啥,我久久不能入睡,只听着妈妈向姨诉说着我们的不幸。第二天,我在姨家吃过饭,姨在妈的笼子放了好多馍。面和一些柿饼、柿皮等吃食。笼子很重。妈和我轮换着提,我娘们四人走走歇歇,到家已经是下午了。
     苦难的三天讨饭经历,我终生难忘,更不应该忘。1999年正月初五,我备好礼物去甘河沟找那两位好心的老奶奶,可惜他们都去世了。我当年住的房子都坍塌了。通过村里的几位老人,我打听到老人的儿子都在国道边盖了新房。第二天,我又买了纸钱,在两位老奶奶的儿子陪同下,去她们坟头烧了纸钱。在老人坟头,我哭着说;“老婆婆,你们健在时,我幼小贫穷,拼命奋斗着。我现在长大了,日子好过了,来看你们,你们却走了......”烧完纸钱,我心里舒服了。以这种形式完成了我对恩人的悔罪与怀念。
图片
      2018年春天,我骑电动三轮车在棣花集市上遇到了一个腿残疾的老年妇女,拄着双拐。她拦住我说,她来这里剪头,把上车时间错过了,她住在甘河沟,她们那里一天只有一趟车,愿意给我出30元钱叫我把她送回家。我犹豫了,第一,三轮车载人是违法的,第二,我会不会遇到骗子;第三,哪里的路况好不好,安全能不能保证。她看到我犹豫不决,不停的说好话。当时,我拒绝她吧,合法合情合理;但又一想,她如果是一个真正的甘河沟的可怜人,我不送她,好像有点忘恩负义的感觉。我小时候在她们哪里讨过饭,哪里的人个个对我都有恩情呀。想到这,我决定把她送回家。就把她扶上我的电动三轮车上,顺手将她的布里布袋装上车。到家后她拿出30元钱给我,我拒收。我说我不是为钱而送你的,这里是我53年前讨饭的村子,那些好心的老奶奶,老爷爷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过我,我今天来看看他们。
      返回的路上,我把车停在路旁,望着沟口两旁山下那郁郁葱葱的柏树林,柏树下的坟墓中安息着我的恩人。我静静地瞅着想着,他们一个个的尊容在我脑海中浮现......
     三天的讨饭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观。长大后,我经常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以一个讨饭娃的身份对照自己。衣着朴素,善于吃苦、怜悯穷人、生活节俭是我的人生本质。它伴随我走过了五十多年的人生之路。我要把这些事告知后人,富裕了永远不能忘本。 
   作者简介 

图片

李侃厚:陕西丹凤县棣花镇茶房人,生于1952年8月,198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从事教育事业37年,曾任丹凤县寺坪中学、双槽八年制学校、竹林关中学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于2013年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