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映霞:与郁达夫名不正言不顺的婚姻,缘尽后终是一地鸡毛

 佳易博览 2021-03-25
作者:山佳
 
常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不仅风景好,还盛产美女。今天的女主王映霞,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被誉为杭州的第一美女。
 
王美女还有一个众人皆知的身份,就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妻子。只可惜,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结婚,郁先生早已使君有妇,并育有孩子。
 
可见,王映霞与郁达夫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名不正言不顺。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两人婚姻延续到后来,终是一地鸡毛。
 


01
 
1927年1月14日,在上海,郁达夫到好友孙百刚家中做客。未成想,遇到一位19岁的美女王映霞,顿时疑为天人。
 
当时的郁达夫,光环闪耀,在日本留学多年,精通日、英、德三国语言,还是畅销书《沉沦》的作者,算是当年顶级流量小生。
 
只因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郁达夫对王映霞是一见钟情。
 
受到名作家的青眼有加,王映霞也是谈兴大发。毕竟,不是每个美女都有机会与名士谈天说地滴。
 
接下来的日子,郁达夫向王映霞展开了热烈追求。说王美女不动心,那是瞎掰,毕竟对方已是明星人物。但要谈婚论嫁,那又是万万不能,好人家的女儿,谁又愿意给别人当小三,千夫所指啊。
 
于是,王美女返回杭州老家,并把此事告诉了老妈。年轻女子涉世未深,还需要老妈掌舵、把关。毕竟老妈是大家闺秀,很是责怪女儿不应与有妇之夫走得太近。
 
没想到,郁达夫不见黄河心不死,他于1927年4月来到杭州,找到王家。
 
王母抹不开面子,心中再不乐意,也是以礼相待。而映霞的外公王二南,也是一方名士,在与郁达夫谈诗论文中,大有知己难得,相见恨晚的感觉。老爷子还感慨,郁达夫的诗文比他的小说还要好。
 
可见,一家之主的外公,很是赏识郁达夫。在他的宽容下,王母虽说勉强,也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但映霞坚持,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这就让郁达夫为难了。
 
郁达夫的原配孙荃,虽说小脚,但也识文断字,两人虽说不是情深意浓,但也相处甚安,还育有孩子。郁达夫深知,只因自己看重颜值,就向原配提出离婚,那就未免会激怒对方,酿出悲剧,能拖一时,是一时吧。
 


02
 
1927年6月,王映霞与郁达夫订婚。但郁家明显是不同意的,郁母没有到场,大哥郁华写了很多信告诉三弟郁达夫,这可是要犯重婚罪的。
 
郁家只来了二哥养吾,见上一面。还是之前郁达夫写信给二哥,并亲自到富阳老家一请再请、人家才肯露脸滴。
 
虽说订婚仪式上,有柳亚子先生赋诗一首,并以这句“富春江上神仙侣”上了热搜,但终究郁家上下老小的态度,还是让映霞有些不爽。
 


03
 
郁母七十大寿那年,郁达夫带映霞回到富阳老家。向老人拜寿,正常情况下,男一行,女一行,磕头即可。没成想,老人换了个方式,先是让三个儿子依次磕头,接着三个儿媳轮番上场。
 
待到映霞刚向前迈进时,孙荃从左侧已抢先向老太太磕头。孙荃一磕完,老太太立马站起身来宣布,仪式到此结束。
 
由来只听新人笑,又有谁闻得旧人哭?原配孙荃,虽说夫君心有所属,但在富阳老家,我孝敬老人,抚养儿女,这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再说郁老太太,也相当认可这个三儿媳。
 
就像代总统李宗仁的原配李秀文,对待郭德洁,你在外面再称什么“李夫人,李太太”,我眼不见心不烦。但在广西老家祭祖,我依然是大太太,我依然有我的原则底线。你郭德洁,请向后稍一稍。
 
脚上泡都是自己走的,郁达夫并未与原配离婚。杭州女子师范的毕业生,尊崇独立自由的映霞,今天却坐实了妾的身份。

这,让映霞情何以堪?心中的隐痛,只得打碎牙齿咽下去。
 


04
 
1927年9月,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出版了,这是他半年多生活、思想真实的记录,也是作家群中头一次有作家出版日记。
 
日记中,有很多郁达夫与映霞接吻的细节,多长时间,多少频次,大尺度的描写,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
 
映霞看到后,很是不快,大发脾气,写信痛骂郁达夫。郁达夫倒是服软,毕竟两人仅是订婚,还未结婚,于是请映霞理解他,谅解他。
 
映霞曾有过退婚的打算,但在郁达夫热情的融化下,一时想过恨过,也就算了。
 
1928年3月,两人结婚。本想去日本东京举行仪式,但终因银子不够,改在上海东亚饭店请了两桌。
 
这样,在朋友圈中,映霞就成了郁达夫的娇妻。
 


05
 
婚后的璧人,想要长久,一靠习惯,二靠金钱。
 
映霞与郁达夫,定居上海。映霞就成了夫君的经纪人,稿费、版权均由她出面,打电话给书局老板。
 
映霞虽说年轻,但理家是把好手,朋友圈中明眼人均见,郁达夫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
 
郁达夫也算有情有义之人,给富阳老家的原配孙荃,每月邮寄50元。毕竟名作家事多,他每每忘记,或拖欠,映霞总是提醒他,有时就自己亲自汇去。也许,在她心中,总会有一丝内疚与不安吧。
 
相爱容易相处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郁达夫的名士做派,让映霞很是不快。夫君不修边幅,不爱清洁,喝酒无度,只要映霞略有埋怨,他就大吵大叫,就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
 
有时,映霞都在想,在这样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面前,她是否应该坚守这段婚姻?
 
紧接着,又是一次争吵,郁达夫竟离家出走十多天。回来后,他也不在意说回了富阳老家,并与原配生活在一起……
 
映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郁达夫把我当成了什么,这日子还怎么过?
 
在外公王二南的调停下,郁达夫答应把自己的全部版权赠与映霞。
 
看来,郁达夫还是真爱映霞的。毕竟男人的钱在哪儿,心就在哪儿。
 
但人生,并不是只有一个钱字了得,还有原则,还有底线。

郁达夫这次回富阳老家一事,久久让映霞内心不得平静,成为她难以释怀的一个梗。
 


06
 
1933年,在映霞的主张下,郁达夫同意回到杭州,并建造了一所房子,命名“风雨茅庐”。
 
带着名作家太太的光环,映霞以其优雅的谈吐,出众的气质,周旋于杭州的权贵显要之间。
 
在“风雨茅庐”的修建中,映霞得到了许绍棣的很多帮助。
 
许绍棣,是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还是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友。映霞是有夫之妇,而许氏却是丧偶之人。一时间,映霞与许氏走得很近,引起很多暧昧的传说。
 
一天,好友汪静之来郁达夫家辞别,看见郁达夫手拿三封信大哭。原来,这是许绍棣写给映霞的情书,信中有他们在碧湖的详细描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映霞与许氏之间的绯闻,得到了实锤。

许氏只是图个消遣,当即决定与一女子订婚,以摆脱轩然大波。而映霞在朋友的劝说下,只得维持这桩名存实亡的婚姻。
 


07
 
没有了信任,任何关系都是空中楼阁。此后,争吵成了映霞夫妇之间的家常便饭。
 
1939年,又一次的夫妻不和,郁达夫将妻子“背负偷情”的种种事态,公开发表在报纸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映霞当仁不让地立即写信给郁达夫——
为了孩子,为了12年前的诺言,为了不愿使你声名狼藉,才勉强维持这个家的残局,把你的一切丑行都淹没下去,然而你却是一个欺善怕恶、得寸进尺的人,在忍无可忍的状况下,只好把你那颗蒙了人皮的兽心揭穿了。
 
1940年3月,两人的婚姻,正式宣告结束。其间,映霞为郁达夫生下了五个娃:郁飞,郁静子,郁云,郁亮,郁荀。

郁达夫也许不知,只有女人真爱一个男人,才肯为他生儿育女。
 
终究,这对富春江上神仙侣,缘尽时,也是一地鸡毛。
 


08
 
1942年4月,映霞嫁给了钟贤道。当时的钟贤道,任职重庆华中航业局经理。两人的大媒,就是国民政府外交元老王正廷。
 
在两人长达38年的婚姻里,钟氏始终把映霞当作女神,给她无限的呵护与慰藉。以往所有与前夫的不快,都让它们随风消散吧。在我这里,你就是永远的小仙女。
 
两人相亲相爱,生下一儿一女。公子大名嘉陵,千金芳名嘉利。儿女都像老爸一样,性格平和,都像老爸一样把老妈当成是手心里的宝。
 


晚年的映霞,提起两任夫君,如此坦言——
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知道我的名字,没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会漂泊不定。
 
人生起起落落,结局好,才是真的好。2000年,映霞走了,享年92岁。
 
决定我幸福的,不是我的社会地位,而是我的判断。这些判断是我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我自己的,别人无法从我身边拿走。——爱比克泰德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