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素68岁的极品草书,曾震撼书坛,整个唐...

 紫薇院 2021-03-25
怀素68岁的极品草书,曾震撼书坛,整个唐朝都为之黯然失色!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之下,都能够震撼人心,这便是高明艺术品的魅力,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汉民族而言,更是能够感喟到这种古今同慨的意境。

王羲之在“先墓遭荼毒”的境遇当中写下著名的《丧乱帖》,当你深入此作理路与情感变化,会被那种椎心泣血之感所震撼,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同样能给你这种震撼。

怀素曾经在自己68岁这一年,写下了一件他生平当中最为平和的一幅字,正是这样一幅看似平和的草书作品,却在当时轰动的整个书坛,这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面目,也足以使整个唐代都为之黯然失色,这件作品放在今天,依旧令人震撼不已,堪称“超神草书”。

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圣母帖》。

《圣母帖》笔法之精妙令人震撼,结字平中见奇的生动令人震撼,其古雅气息令人震撼,其秀劲而圆融令人震撼,其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入神坐照之境,更令人震撼,如此境界,千百年来极为罕见。

世人只知道怀素的《自叙帖》,笔法迅捷,体势潇洒,酣畅淋漓,此作为怀素中年时期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也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在一个书法家的人生当中,基本都会有这种阶段,从临古,到个人面目,到人书俱老,书风越到晚年越醇厚,正是孙过庭所说的:
怀素的这件《圣母帖》便是达到了这种“复归平正”之后的“人书俱老”的境界!

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没有足够的眼界,要尽量避免学习类似《自叙帖》这种个人风格超强的作品,不是说这样的作品艺术价值不高,而是个性特别明显的作品,你极有可能被他的个性所“污染”,而学不到真正的高明的内核。

学习者最应该学习的是“中正平和”的作品,学习其毫无烟火气的规矩,然后凭借自己的个性和学养,适时写出自己的风貌。

在草书领域《十七帖》、《圣母帖》均属于这样一类的作品。清代的大文学家梁巘说:
意思是《圣母帖》乃是怀素生平最好的一件草书,艺术价值远胜于他的《自叙帖》。

王世贞更是对于《圣母帖》无比赞叹:
在《圣母帖》当中,每一个字都是极合草法的规矩之作,实乃真正的草书极则,其法度从“二王”而来,而圆熟而清穆,是真正的通会之际的作品。

此作真迹已佚,有碑刻传世,原碑藏于西安碑林第二室,其存世最好的拓本乃是宋拓本。

如今,我们将这件存世的宋拓本进行超高清的博物馆级别的1:1复原,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毫无二致。

欲购此怀素《圣母帖》,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