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斯科之旅:建筑之美

 平治天下行 2021-03-25
图片
图片

毅莉游记六十四

摄影:James

文字:Lily、Qiuchen

热情与血性铸造的民族——莫斯科之旅:

建筑之美

如果,在你的面前,摆着一瓶70度的伏特加和一场生死决斗,你会做何选择?

俄罗斯人会告诉你,两样他都要了,因为在他们的个性里没有选择,只有永不低头的接受。这就是俄罗斯民族给我的深刻印象。

图片

      2019年六月,我们终于踏上了莫斯科的土地。我的脑海里是悠久的历史,鼎盛的文学,绝美的艺术,稔熟的音乐,鲜明的个性等等这些溶在记忆中悄然复活的细胞纵队,遇到一下飞机映入眼帘的中文路标,我们仿佛找到了青年时期,中国人与俄罗斯人永远无法割舍的历史足迹。

图片

     我们的司机是一位俄罗斯美女,她从小在美国纽约生活,读完美国大学就返回莫斯科开了一家旅行社,这次就是她的旅行社负责接待我们。她快人快语,从机场到酒店开车一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几乎把莫斯科的特点都一一介绍给了我们。一下车,迎来一位俄罗斯美女导游,她开口竟然是带着京腔的普通话,这让我们意外不已,原来她留学中国外国语学院专门学了两年的汉语。

图片

      随着导游的讲解,八百多年来发生在莫斯科的重大事件像一幅幅画卷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从大公国到俄罗斯帝国,从喀山战争到波兰战争,从俄法战争到反法西斯战争,从前苏联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这里有过史诗般的历史波澜,也有过颓垣断壁的战火创伤,更有着社会体制的撕裂变迁。

图片

    八百多年前,俄罗斯处于蒙古帝国的统辖之下,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打败了金帐汗国的蒙古大军,结束了蒙古对俄罗斯长达200余年的统治。伊凡三世迎娶了欧洲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位君王的侄女索菲亚公主,并以“拜占庭帝国继承人”的身份将莫斯科立为政治中心。从此,首都莫斯科在几百年变迁中经历了沙皇统治、苏维埃红色政权、总统制政权的更迭,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之都。

图片

建筑之美

    漫步在红场和克林姆林宫边上的马涅什广场,这个广场曾经是宫廷士官练习马术的“驯马场”,在地上一块铜制圆圈开始,是莫斯科道路0公里的起点,它也是莫斯科的地理中心位置,从这里起始的4000多条街道,像密织的网一样连接起整座城市。

图片

   0公里起点旁是国家历史博物馆,苏联元帅朱可夫的雕像赫然耸立,他这位功勋卓著却个性刚直不阿的军事家,直到他死后,在卫国战争七十周年时,才被恢复名节,这尊雕塑从此立在人们的心里,矗立在俄罗斯这个英雄民族的史册里。

图片

      与雕塑一墙之隔的皇家花园里众人云集,挤到跟前才明白,花园里的一座墓碑, 驻守士兵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换岗仪式,墓碑上刻有“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一句话,映照着不熄的火炬,二十四小时驻守的士兵在为烈士守灵。墓前立有十二块花岗岩,每一块都代表着一座卫国战争中的英雄城市。让我深深感受到英雄情结流淌在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花园旁边一个半圆形玻璃建筑,这是地下商场的天窗,让人惊异的是天窗上绘制着俄罗斯地图,天窗顶端是乔治雕塑,他骑的骏马前蹄腾空,他手持长枪与一怪兽搏斗。传说很久以前,莫斯科附近的湖里出现了一条恶龙,残害众生,人们只好向恶龙献祭少女,以求太平。远征归来的英雄乔治不信这个邪,便与恶龙搏斗,最终杀了恶龙,消除了祸端。从此,乔治被人们铭记,甚至俄罗斯国徽中也有乔治勇战恶龙的英姿,这就是崇尚热血英雄的见证,在一切遗迹或故事中随处可见。

图片

图片

      花园里还有一座建于沙皇时代的纪念碑,上面原刻有历代沙皇的名字,在苏联时期被抹掉了,刻上了苏联领导人的名字,后来,又恢复了沙皇的名字,还原了历史的原貌。从这座小小的纪念碑演变中又看到了三种社会制度的变迁,这让我不由想起俄罗斯国歌的变迁。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改了国歌歌词却沿用了曲,普京总统对世人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辈就虚度了一生,活得毫无意义了。”普京总统的性格大约最能代表俄罗斯人的个性。

图片

图片

      踏上久负盛名的红场,可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面积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地面由条石铺成,高低起伏,一般人都会担心踩到石缝扭着脚,难以想象全副武装的士兵却能迈着正步完成震慑世界的阅兵仪式。红场为什么叫红场呢?在俄语中,“红色”有“美丽”之义,“红场”真正的含义就是“美丽的广场”。这座美丽的广场见证了莫斯科的历史,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关于红场的故事,俯拾即是。

图片

     1812年秋,拿破仑攻打俄国,俄国开始了第一次卫国战争。拿破仑原计划冬季占领莫斯科以解决后勤补给问题,没料到俄国军民宁死不屈,一把火烧光了整座城市,当法军抵达莫斯科时,已经是一座废墟遍地的空城。而法军的供给线又太长,只能使法军在坚持了一个月后灰溜溜地退出了莫斯科,三个月后退出了俄罗斯,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仅剩下不到10万人回到法国,导致了拿破仑政权从此走向没落,三年后,拿破仑即在滑铁卢战役中覆灭。

图片

       19416月,德国以闪电战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第二次卫国战争爆发。194111 7日,斯大林不顾苏军一路溃败的战绩和德军对莫斯科的狂轰滥炸,毅然决定在红场举行数十万红军的阅兵式,号召莫斯科军民坚守到最后一刻,绝不撤离。他用“魔鬼并不像描绘的那么可怕”这句俄国民间谚语,通过无线电波动员全体国民,顿时传遍了全苏联,极大地激发了了苏联军民的战斗热情,坚定了卫国战争的必胜信心,阅兵游行结束后,十万红军即奔赴前线。这股斗志,这腔热血,这种血性,最终在19454月攻陷德国首都柏林得到了印证,极大地激发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图片

      如今,每一年在红场上都会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每一年在正规大阅兵队伍后,有一队举着自己亲人照片的平民队伍,以纪念在卫国战争中献出生命的父辈,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举着父辈的照片出现在游行队伍中。这种不忘伤痛的纪念方式,延续着俄罗斯人世世代代的血性。

图片

      走到红场西侧,赫然看见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纪念前苏联政治家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徘徊在重达60吨的列宁墓碑前,这里完好安放着1924年去世的列宁遗体,每周二三四上午有三个小时对公众免费开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红场东侧是建于1921年的三层宛如宫殿一般的欧洲建筑,叫古姆国立百货商店,是世界知名的十大商场之一。导游说,在苏联解体时,物资严重匮乏,排队进商场也买不到东西,如今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一座商场也浓缩了几个时代的影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红场南侧的国家博物馆,建于1872年。一眼望去,红砖银顶,古典风格浓郁,顶端有俄罗斯双头鹰国徽,这是俄罗斯收藏历史文物最丰富的一座博物馆,多达四百多万件展品,生动翔实地展示了俄罗斯在文化、艺术、政治、军事、生活上的种种演变。

图片

图片

      红场北侧是著名的圣瓦西里教堂,又被称为“洋葱头大教堂”、“用石头绘制的童话”。十七世纪伊凡三世,为纪念俄罗斯军队战胜喀山汗国及完成了莫斯科周围公国的统一大业而建。传说在喀山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得到了八位圣人的帮助,于是八个圆顶分别代表一位圣人,以此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据说教堂建造完成后,为了确保不再出现同样的教堂,伊凡大帝命人刺瞎了建筑师的双眼,这位“恐怖沙皇”使圣瓦西里教堂成为了唯一。至今,这座艺术性高超的教堂依然是俄罗斯民族摆脱外族统治,实现自身一统,走向强大的里程碑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的红场不仅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成为市民的活动中心。我们住在距离红场步行不到十分钟的一家酒店,三天之内光顾了红场多次,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搭架子施工的工人像变魔术一样,几天之间就将红场装饰成不同的风格,音乐会和各种集会活动络绎不断,游客川流不息。红场已成为莫斯科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名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这张名片上最耀眼的莫过于旁边浓缩了俄罗斯800年辉煌与坎坷的克里姆林宫,她是俄罗斯的心脏,是政治决策的大脑,是经济文化的中枢。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略呈不规则三角形,占地面积27公顷,城墙长达2235公尺,拥有四座城门,二十座塔楼,每一座塔楼的塔尖都有红星闪耀。城墙内有四个东正教教堂,一群华美壮观的巴洛克式和哥斯拉夫风格的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筑城工事中最优秀的杰作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奇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唯有一座巨大的大理石建筑与众不同,那是苏联时期建造的大会堂,一下打破了克林姆林宫的整体风格,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图片

      克里姆林宫除星期四外,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对游客开放,导游帮我们事先在网上预订了票,我们无需验证身份,直接排队通过安检就进去了。

图片

      首先吸引我的是克里姆林宫的两件珍宝:一件是40吨重的“炮王”,当年为了彰显国力,造了这口直径达0.92米,可容纳三人同时爬进,但是射程只有十米,大而无用,只能作为摆设,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大的榴弹炮。另一件是200吨的“钟王”,高6.14米,直径6.6米,号称世界第一大钟,因铸成后敲第一下就开裂了,又被称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哑钟。

图片

图片

       钟炮对面是总统府,导游指着一间窗户,告诉我们那里曾是列宁的办公室。如果总统府房顶升有国旗,表示总统在里面办公。除了早晚总统上下班时间段,这条街不让游客通过,平时只见几个士兵在总统府前走动。游客隔街观望,各种摄影器材拍摄留影。我十分好奇,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不戒备森严呢?导游故作高深地说,“所有严格的防范措施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以至于这里从未发生过意外事件。”

图片

图片

    走进克里姆林宫的珍宝馆和兵器馆,欣赏了从四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无数稀世珍宝,有各类皇室服饰、钻石皇冠、权柄勋章等等,无不闪耀着光芒,让人目不暇接。

      气势雄伟的克里姆林宫大宫殿是俄罗斯最高权力的中心所在地。我站在宫殿旁,与这个国家的心脏一墙相隔,我想为什么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有这么强的安全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国家经历了三权变革(皇权、苏维埃政权、总统制政权)仍然在世界格局里举足轻重?

图片

      带着疑问我继续向前,来到克里姆林宫教堂广场,这里以四座建于十二至十四世纪的东正教教堂围成一圈而闻名。自沙皇时代起这里就是皇帝加冕、宗教典礼、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现在仍是举办各种仪式和典礼之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周星期日中午12点,俄罗斯卫队在这里表演,雄壮的管弦乐队,列队的骑兵,挥刀舞枪的步兵,英姿飒爽,冠绝天下,最是表演结束时全体官兵单腿下跪的那一瞬间,让我们这等观众震惊,难以接受这样的致礼,想必也正是这些卫队以神圣的信念守护了克林姆林宫的安全。这个战斗的民族、英雄辈出的军队,向全世界展现了他们的诚意和实力,无论是软人文还是硬实力,都在确保这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屹立不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也正因为俄罗斯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才将前大公国发展成为世界上跨越欧亚大陆面积最大,陆地边界线和海岸线最长,世界级大河最集中,湖泊最多,水力资源最丰富,原野最开阔,森林最广袤,矿藏最多样的国家。八百多年前,俄罗斯大公国的领土仅有280万平方公里,如今俄罗斯约占欧洲的二分之一,亚洲的三分之一,总面积达1700多万平方公里,东西相差9个小时的幅员辽阔的世界第一大国。而俄罗斯人的血性和热情便铸就了建筑的魂魄,以红色,以美丽,以壮阔,以威严,耸立成血脉相承的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多彩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