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SCI和生孩子的共同点大概在于:怀的也太久了吧!

 非编码研究园地 2021-03-25

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偶尔还是要给自己放松一下的。今日我们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论发SCI论文和生孩子的共同点”,想必大家也充满好奇心,为何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呢?

还要说说twitter偶然火爆的一条内容:

女博士生Sarah最近晒出了一组自己与论文的合影,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博士生的强烈共鸣——“怀胎”四年,终于把你生出来了…

看这疲惫、欣慰又想要流泪的表情。

可以说对于博主突发奇想诠释毕业论文的新点子,可是一下戳到了同圈朋友们的心里,所以网友也忍不住纷纷给出评论:

清琪琪:怀了四年,这是哪吒。

akehouse_bb:四年就毕业,phd在美国平均六年半毕业,已经很幸福了好吧!

nanoone:有感触,比怀孕艰难多了,老婆怀孕,全家伺候;一个大男人读博4年,受尽课题的折磨,心理折磨,生活的折磨。

结合网友评论来看,那么发论文到底有多难呢?(参考下图)

The Road to Paper Acceptance.

图源:网络

看到发论文这一路的艰难险阻,想必一些朋友也深有感触,但是身为学术圈的我们怎么能退缩!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此刻应保有愈挫愈勇的精神!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在学术圈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不妨再将问题上升一个难度:“你问我发SCI有多难?”

@西风残照汉家陵(知乎)回答你:

宝玉笑道:“除《nature》外,杜撰的太多,偏止我是杜撰不成?"

又问黛玉:“可也有SCI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SCI,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SCI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图源:网络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拿出刚刚发表的SCI,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影响因子4.0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论文。

小老板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实验室里师姐师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师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小老板忙哄他道:“你这师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师妹的导师辞职下海时,舍不得你师妹,无法处,遂走之前将她的一作带了去了:一则全送别之理,尽你师妹之孝心,二则她导师亦可权作见了学生之意。

因此她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导师知道了。”说着,便向师妹手中接来,塞到他怀里。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

看到这段情绪饱满的红楼式演绎,可想而知发一篇SCI实属不易啊!

再结合上面博主将发论文比作怀孕生子,仔细想来:怀孕到分娩的过程也有着多少的煎熬、等待以及最后的欣喜。其实二者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值得我们探究一下。那么借着博主解析毕业论文的思路以及发论文的高阶难度:发SCI,我们就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一下“发SCI和生孩子的共同点”:

观点一:按二者效用分析

还有网友回复“所以说老公提供实验经费购置实验场所是理所当然~”

这简直是惊人操作,而且这段话造成的效果更是不敢想!比如:此刻有一位怀着宝宝、还在准备发SCI的妈妈看到了这段话,很有可能就想一个电话飙到正做实验的丈夫那里,然后大声朗读完这段话,质问他,你有什么想说的?

对面可能是这个情况:

(然而现实可能对方做实验时电话根本打不通)

同时,从这个角度分析,28岁考上博士的李晓姣,学术和生育计划同步进行,并在毕业时完成后,她表示:“看起来也许要苦尽甘来了吧。而现在,我已经34岁了。一位老师说,学业重要,生孩子也重要。生个孩子相当于3篇SCI。就是不知道在找工作时,能不能按照换算后的论文量写简历呢?”

由此可见:我们怀着孩子又要操心发论文的女士们,真是女超人啊!所以男士们也需要多多关怀家中的那位女超人~

观点二:按实验时期分析

其实发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也好比生孩子。

实验初期,各种实验不顺利,好比怀孕初期 的妊娠反应,严重的甚至吃啥吐啥。

实验中期,实验进展不错,好比准妈妈们此时的脸色红润,各种幸福和自豪感。

实验后期,写文章,改文章,投稿,拒稿,回复Review,Argue,等等,要把人折磨的精疲力尽,好比进产房后的阵痛,反反复复,碰到倔强的赖着不肯出来,还得推到手术室挨上一刀。

文章Accepted, 以往的辛苦都烟消云散,留下的幸福感,好比十月怀胎后,一声啼哭,喜上眉梢呀。

小喵想说:不论是发论文,还是生孩子,我们都是非常认真,一步步脚踏实地来的!

观点三:按投稿周期分析

第一篇SCI今年1月份投了出去,激动一下先!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with editor...

八个月啊,一个孩子都快出生了,终于在8月底有信了Minor Revision!

然后立即修改,再投过去,又是漫长的等待,10月底又显示了Awaiting Decision Approval。

前前后后10个月,真是十月怀胎啊,希望我的文章也最终能够瓜熟落地啊。

小喵读懂了作者在这10个月的等待过程中,掺杂着的那份像一位老母亲一样的担忧...

观点四:按投稿次数分析

发文章犹如生孩子,第一胎极有可能难产,紧接着第二胎可能会好些,到第三第四第N胎时,怕是没有多大痛苦了,但怀胎十月的艰辛肯定是有的~

小喵想说:这位朋友在发文的路上,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总  结

(以上仅收集了学术圈朋友们的观点整合,对待学术我们是认真的)看了从这些角度分析发SCI和生孩子的共同点,不得不说一句,学术圈处处都是人才啊!可以将这两件事情恰当的整合分析,并且可能不分性别,都能感同身受。

由此可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系数的事情,那可能是可以共情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好比你和多年未见的朋友谈心,他已经是博士,你本科毕业后结婚在家准备生子。他和你聊发SCI遇到的挫折,你和他说生孩子的挑战,结果在那一瞬间,你们彼此理解了对方。

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欢迎微信关注【非编码RNA研究园地】,我们致力于及时发布医学科研前沿进展,帮助医务工作者开拓思路,从专业角度解答课题基金及SCI相关问题,助力学术成果转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