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学期给本科生开的一门课是《古典书法美学...

 对岸合欢树 2021-03-25
这学期给本科生开的一门课是《古典书法美学导论》。有人不理解讲书法美学为什么要讲四部之学,为什么要讲三皇五帝,要讲文王周公孔孟老庄,以及天文地理、道统箴言?
二十多年前我初到杭州在一所娃哈哈小学兼课,一名叫钟园园的四年级同学买了一串臭豆腐给我吃,结果我捏着鼻子咬了一口,还没下咽,胃里已是翻江倒海,赶紧扔到垃圾桶里了。钟同学反复给我分析臭豆腐的形、色、味,一边大口吃一边证明给我看味道有多美。但无论如何,我也没有闻到一丝一毫的美味。
大概是七八年之后吧,一天,我打河坊街,忽然一丝香味钻进我的鼻孔,我知道这是臭豆腐,很想吃!于是,买了一串,入了口,真美!越嚼越香,越嚼越美!
我从这件事上明白的道理是:美,不在于,至少不完全在于形式、色彩、光影的分析。当我们认为某东西,尤其是艺术品很美时,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场”的作用在作前提。
所以,教授美学,特别是具体的艺术门类的美学,一定要将这个不可见的背景场给大家呈现出来。最好的办法还在于将大家带入场内来,潜移默化中而体知事物之美。
今天的书法美学研究和讲授是从作品分析着手,然后向前走的,缺少的恰是向后讲,以致于将书法导向了“形式分析”西方文化背景,而少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图景这一原生土壤,于是不知不觉中,桔子生在了“淮北”。
那不是桔子🍊,那叫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