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之谜

 东方欲晓10 2021-03-25
良渚文化之谜
良渚文化之谜
http://www./wmzh/2007-12/11/content_11913454.htm

良渚人从哪里来

    一定的考古学文化是指史前某支人类群体活动的遗存,良渚文化就是良渚文化社会群体活动的遗存,这里,我们把这支群体――良渚先民叫作"良渚人",即良渚文化是由良渚人创造的,良渚人是良渚文化的主角。

    那么,良渚人属于什么部族,是土著的还是迁入的?

    一、从古史传说中考证"良渚人"

    古史传说中大致与良渚文化时期在时间与空间上吻合的部族有蚩尤、防风氏、羽民国等部族,因此,学术界主张良渚人属于上述任何一个部族的都有。但是良渚人究竟是古史传说中的哪一支部族或方国,到底可不可以与某一方国、部落或部落联盟对上号、挂上钩呢?我们也来考证一下吧。

    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图案不断地反复出现,这个图案的形态特别像一尊英武的战神,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好战的蚩尤。古史传说中的蚩尤是中国东南方的蛮夷,非常英勇好战,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地与其它的部族发生地盘争夺战,屡战屡胜,被尊为战神。但是当他与中原南下的黄帝部族开战时,终于被更为强大的黄帝部族打败,成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失败的英雄。这一则传说与良渚文化的族属、地望和传说极其吻合:良渚文化中石钺非常发达,表明良渚人也好勇强悍;蚩尤战争节节胜利之时,也正是良渚文化非常发达之时;而蚩尤最终被黄帝打败的时候,又正是良渚文化衰败的时候;传说中的蚩尤其它的几个部落联盟同属东夷集团,居于山东和长江三角洲一带,而蚩尤部族中有一支首领叫九黎的大部落联盟,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了良渚文化的所有地域,因此,强悍的良渚人应该就是九黎族中的一支。九黎族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们信奉鸟、兽,把它们当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鸟、兽图腾,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图案下部分似乎也象鸟、兽,也是良渚人崇拜的一种图腾。所以良渚人可能就是羽人或羽民。

    综上所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良渚方国为古史传说中的东夷集团之---蚩尤部落集团中的九黎部落联盟,良渚人就是九黎族中的羽人或羽民。

    二、从历史记载中寻找"良渚人"

    良渚文化距今为5300----4000年,处于没有历史记载阶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不到1000年,这个地区的历史记载就开始了。记载有越人和吴人,这两支部族在良渚文化以后不久,就在良渚文化地域范围之上登上了历史舞台。良渚人与吴人、越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后来吴地古老文化的母体,是吴文化的基石,而吴和越是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两个中心。其大致的分析是这样的:

    浙江省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础地,在距今2万--10万年间,自然界的变迁频繁而剧烈,越族人的祖先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宁绍平原繁衍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距今1.5万年左右,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在距今1万年以后的一次迁徙中,有一支越过了钱塘江进入了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地带,从此在这个地区生息繁衍,逐渐地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正式进人历史时代的吴越应该就是良渚人与吴越人有着某种关联的一种印证。

良渚人去哪里了

    良渚先民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心灵创造了辉煌,把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时代。然而,就这一支在当时可称为相当发达的古文化,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后,像一颗绚丽多彩的流星,在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阵后突然神秘地"失踪"了,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为此,人们多方收集资料和证据,希望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一、是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吗?

    在公元前3000年(距今6000年)前后,全球性气候变迁,良渚文化晚期,气候变暧,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这次海侵对于良渚文化来说是毁灭性的,经历了千余年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毁于一旦。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摧毁,良渚先民赖于生存的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在水中,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没有了生存之地,或迁移或死亡,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也就这样给海侵摧毁了。所以今天我们在良渚文化遗址之上还普遍发现有水灾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泽层。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遗址,如今还深深地埋在太湖湖底呢!

    二、是洪涝灾害击败了良渚人吗?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平均温度比现在高摄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显增多,加之当时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于内陆的水宣泄不畅,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水患。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发达的良渚文化各种设施,顷刻间被摧毁,而其农耕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生了。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长途跋涉,辗转漂流去寻求、创造第二家园。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

    南下的一支到达粤北(今广东省北部)后融入了石硖文化,而其主体则渡江北上到达了中原,与中原的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一场生存空间的生死搏斗。良渚人部族虽然是一个强悍的部族,可是到达中原后,受到当地部落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然而良渚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最终在中原部族的联合抵抗下,被打败了,未能在中原取得一块立足之地重建本族的文化,最后不得不被胜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因此才会有如此多良渚文化因素出现在龙山文化之中。

    三、战争导致了良渚社会的衰竭吗?

    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大地盘和人口,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糜,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非生产性的劳动支出占有相当大的社会比重,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讧和各立山头的局面产生,危机四伏。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抵挡不了外敌的入侵,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四、良渚文化真的消失了吗?

    受到海侵、洪涝灾害或是战争重创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迁移外,还有部分残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几百年后气候转为干凉,积水消退,另外一支部族马桥文化的人们逐渐来此定居。他们的生活也似乎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气温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气候的凉爽与干燥使河水也逐渐向下退去,原先被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来、沼泽也明显减少。马桥文化的人们从残存的良渚人那里吸收了良渚文化的成份并想把它发扬光大,但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入侵,先后又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其他的外来文化,使得良渚文化最终没有在马桥文化的人们手上得到充分发展,因而马桥时期陶器制作欠精,造型比较简朴;而玉器不仅品种少,而且质量差、雕工粗劣简陋,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并没有突然神秘失踪,马桥文化先民正是她的主要继承者。

瑶山墓葬的玉璧之谜

    瑶山遗址位于莫角山聚落的东北5公里远处。这处遗址的第一次发掘是在1987年5 月,以后在1996——1998年又连续3次进行清理、发掘。这是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地方,但它却是良渚人与神灵对话的地方。祭坛也是良渚人在瑶山半坡上人工堆筑出来的。祭坛面积近万平方米,前面已作过介绍,是巫师们表现“神”的在在和神权的专用场所,祭坛的主事者既是神的代言人,又是神权的执行者。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祭坛停止了祭祀功能的发挥,而在上面埋葬了13座墓葬,分南北两列,墓葬内发掘出随葬器物700余件(组),有陶器、石器、玉器,还有漆器。玉器共600余件(组),种类繁多,雕琢技法高超,而玉器上大多也刻有繁简不一的神徽像图像。

    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同样反映出死者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但是非常奇怪的是,重型玉礼器中的玉琮、玉钺墓葬里都有随葬,却唯独没有玉璧的发现,这是为什么呢?跟墓主人的身份有关吗?既然是在祭坛上的墓葬,则墓葬的主人应该就是巫觋吧,巫觋是神的代言人,象征着财富的玉璧这样世俗东西,巫觋可能是不需要的吧;或者这跟祭坛的功能有关?“苍璧礼天”,璧是祭祀天的礼器,也许瑶山祭坛是用来祭祀地的吧?这些我们目前还很难断言。

良渚人的陶窑在哪里

    陶窑的构造特点与烧成温度的控制,也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指示器。良渚陶窑至今虽无发现,但有迹象可寻。

    1936年12月施听更试掘棋盘坟遗址一枯竭的水塘时,曾发现大面积的红烧土及器型较为单一的陶器残片,因而怀疑这里可能是窑址。

    50年代末在杭州水田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中,曾在良渚文化居址外的东南隅,发现由泥块堆砌而成的火坑,火坑周围有面积较大、厚达30厘米的红烧土堆积层,虽然火坑内见有稻谷,但也见有不少陶片,是否为窑址?很值得重视。

    1989年,杭宁公路拓宽时,在余杭大观山果园地段曾发现过6处平面略呈圆形的红烧土坑,有人主张是与燎祭有关的祭祀坑,然尚未见什么祭器。如若认定是陶窑,可其附近却有大量的砖形土块,证据也欠充分,唯寄望于今后的全面揭露,方可见分晓。

    按目前资料来看,良渚陶窑的规模可能不大,有可能是直接建在平地或浅坑上,尔后再封窑顶,它与黄河流域的横穴窑和竖穴窑明显不同。烧窑方法大体上应是在陶器将烧成之际,再将掺人植物茎秆的泥土来封顶。如烧成还原气氛时即成为灰陶;如以烟熏渗碳,也可以烧成黑陶。

玉器的原料之谜

    良渚文化的玉矿在哪里?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种类数量非常多,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甚至提出了“玉器时代”说,以诠释玉器在中国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数量多,说明良渚时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丰富的玉矿来供给。在良渚文化范围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良渚时期的玉矿,有人就认为良渚玉料是从盛产玉的辽宁或新疆辗转运来。这个观点显然很难站得住脚,想象一下,在史前古社会,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运载工具、交通工具简陋,良渚人如何能够从那么遥远的东北、西北,穿过无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运至东南的良渚文化圈内?

    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来,所以有的专家执着地认为,在良渚文化的区域里尤其是在良渚遗址群内的天目山余脉,一定存放着被人们遗忘了的古代玉石矿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开采的古玉矿藏却应该是永恒存在的。

    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太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以确定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有关玉料来源这一重要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

    但目前还存在的疑点是,位于浙江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中心遗址――良渚遗址群内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遗址出土玉器数量的总和,其所需的玉料也应是良渚文化圈内量最多的,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从江苏小梅岭运来的吗?在良渚遗址群内至今没有发现矿藏的同时,不少专家仍坚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来自附件的地区已被遗忘的古矿床”。这一推测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愿将来的考古发掘能够证实这一推断。

玉料的切割与工具之谜

    玉器自古以来就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自古人懂得用玉开始就非常珍惜玉料,丝毫不浪费。玉璞运回玉作坊后,玉工必审材度势进行设计,按其大小,形状和玉色制作所需的玉料,这道工序就是切割,俗称“开眼”、“开料”等。在没有发现金属工具的良渚时代,智慧的良渚人又是怎么样切割玉料的呢?专家学者们依据出土玉器上遗留下来的加工痕迹和弃留的边角玉料,来推测当时玉料的切割方法和工具。目前,得到较为普遍认可的方法有三种:

    1、线切割法:用马尾可马鬃绳充当“锯条”,不断地加砂和水,来回往复地拉动 “锯条”磨擦拉锯,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剖成两面平整的玉片。良渚玉器表面上常见到抛物线形的线锯痕迹,可能采用此法剖玉的结果。在当时,不讲究人力、时间、劳动效率,只求通过这种持续的“以柔克刚”的毅力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这种耗时、耗力的方法在原始社会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作保证,试问五千年前的良渚社会肢有那么多的人力供玉器制作消耗吗?

    2、砣切割法:砣,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作旋转,从而达到截割加工玉器的工具。其具体方法是,在一个水平轴上安装一个圆盘,然后将缠在圆盘一侧的轴上的带子分别连接在脚踏板上,治玉工匠用脚交替地踏踩脚踏板,轴子便旋转起来,旋转的由子同时带动被称为“砣”的圆盘转动,此时只要在圆盘上加水和石英砂等砂类物质,就可以通过磨擦来加工玉器了。在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发现,有明显的同心圆旋纹以及中间较宽深而两端稍细线的切割痕迹,专家们认为,这些应该是砣具加工的痕迹。至于砣轮的质地在没有金属的前提下,很可能为硬石质。

    3、片切割法:用石片或木片等磨擦切割加工玉器的一种方法。这是根据良渚玉器上出现的呈“V”字形的切割痕来推测的。

玉器的钻孔与打磨之谜 

    一、玉器的钻孔

    良渚文化许多玉器上都有孔,有大的,有小的,有深的,有浅的,如玉琮、玉璧、玉锥形器等。在没有金属的工具的时期,良渚先民又是如何在玉器上钻孔呢?

   据现有考古资料分析,良渚文化时期钻孔除用石钻外,可能发明了圆木棒或竹管加砂蘸水研钻的工艺,并有实芯钻、管钻等方法。实芯钻孔较原始,难度也较大,一般只能施行于较薄的部位或较小的孔,钻具可能近于今日的土制木工钻。

    钻杆目前尚未发现,但钻头出土较多。有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的石钻头、玉钻头、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的石钻头、宁波慈湖遗址出土的木钻钻头。江苏丹徒磨盘墩遗址出土石钻头百件以上,均由黑燧石长片制成,有三角形钻、叶形钻、细腰扁身钻、长身钻和两头钻等。

    管钻法大汶口文化也有出现,但良渚文化时期发展得较成熟且用得普遍,已发现的多件管钻遗下的玉芯可作证明。

    但有关管钻工具的争论较多。有的认为是竹管加砂或加水研钻,有的认为先钻小孔而后扩大,有的怀疑当是金属工具所为,也有的认为这种钻具在竹管架下加嵌若干锋利的小石刀片,钻具整体与今日的套筒式钻刀近似。

    另外,从许多良渚玉器上的孔及钻孔后留下的玉芯上还可以看出良渚先民当时对器物钻孔时是在器物的两面同时进行的,这样可以减少玉器受力面的压力,从而不容易使玉器受损破裂。良渚先民是何等的智慧啊!

    二、玉器的打磨

    “打磨’是将己割截好、钻成孔的工料打磨成型。良渚文化时期打磨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将玉料固定,用砺石加水在玉料上打磨;一是将砺石固定,用玉料加水在砺石上打磨。这实际上是一道成型工序,在玉料打磨成型的同时,也将王料上的大部分割截痕迹磨去,除部分玉器成品上由于割截痕迹较深而保留下来外,一般玉器成品上常常见不到前几道工序的加工痕迹,这便是打磨的结果。

玉器的雕琢工具之谜

    见过良渚玉器上的“神徽像”的人,都会惊叹于良渚玉工的雕琢技艺。两手叉腰的神人骑坐在神兽之上的“神徽”,高不足3厘米,宽不及4厘米,神人的羽冠及手、胸和神兽的头部与前肢都刻划得十分生动逼真,线条纤细如发丝,通过放大镜,甚至能看到在1毫米宽度内竟刻着四、五条细线,堪称史前微雕杰作,令寓目者拍案叫绝。

    人们不禁又要问,在没有金属工具的良渚时代,硬度达6—6.5度的玉器是如何雕刻的呢?

    这是任何一个稍加留心的观众都会提到的问题,学术界却争论至今,有人说除了传统的细石器外别无它物能刻划出那么繁缛的图案;有人则认为良渚文化玉器纹饰是用鲨鱼牙刻划出来的,良渚墓葬中亦曾有鲨鱼牙的出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闻广先生研究的结果是良渚玉器大部分呈鸡骨白和象牙白,是采用焚烧加热的办法,使玉器表面硬度降低后再进行加工的。

    上述种种说法却遭到日本著名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已奈夫的否认,他认为,细石器虽然有的硬度很硬,可以超过良渚玉的硬度,但用来雕刻玉器时立即会钝化,不适合作精细加工工具。而鲨鱼的牙齿,硬度在5—6度之间,不能用于刻划6 —6。5度的良渚玉器。至于闻广先生的先加热玉器降低硬度再雕刻的方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从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来看,其加工工具是非常坚硬的,线条匀称流畅,迸裂开叉的极少见到,且表面非常光亮;而对于加热软化后的玉器却不再需要那么硬的加工工具,线条之间容易进裂开又,而且埋人土中至四五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面会失去光泽,而且会出现粉末状。林已奈夫教授主张良渚玉器上的刻划纹饰的刻刀是钻石。

    钻石的硬度足以用来雕刻玉器,可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史前的先民是否已对钻石有所认识,同时太湖流域也不见有发现钻石的报道,况且钻石钻具又是用什么工具或方法制成的呢?这一雕刻工具之论战陷人了僵局。

    良渚文化是一支石器文化,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思索一下良渚时期的石器,属细石类的燧石,硬度达7度左右,要高于良渚古玉,可以用来雕刻玉器。这符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说法。虽说用它来雕刻玉器容易钝化,但是从考古发掘来看,石器时代的良渚时期,这种燧石非常多,随处可见,完全可以满足作为一种易钝化的玉雕工具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