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孩子的无理取闹都是大人允许的!

 正经婶儿 2021-03-25

昨天新浪微博的博主淡豹po出了己观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观影经历。

她在北京芳草地卢米埃电影院看的电影,这是北京非常不错的观影所在地了,而且这部电影马上下线,博主很珍惜这次机会。

电影进行了一个小时之后,带着孩子来看电影的一对家长姗姗来迟。

他们互相交谈寻找座位,四五岁的孩子正在生病。他们找到座位坐下来,安慰生病的孩子,给他花样百出的零食和不厌其烦的讲解剧情,周围看电影的人不胜其扰。博主在观影的时候多次沟通,但是沟通无效。(图片来自博主淡豹截图)

博主在电影结束之后,特意找爸爸来聊,爸爸表示他们确实弄出了噪音对不起,但是他们没有办法。

「我们昨天刚刚从瑞士回来,必须来看这一场电影」,父亲说。

看这种口气,这位从瑞士回来的家长,已经感觉自己挺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他确实影响到了别人,但是,他对于这种影响无能为力,并且,丝毫不感觉到羞耻。

我之前在瑞士上学,跑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瑞士的电影院安静到嚼爆米花都是没有声音的,喝可乐的时候吸到见底的呼噜一声,都会觉得是对别人的冒犯。

不知道这位从瑞士回来的爸爸,自视甚高的口吻,是否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我们为什么会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为什么不在家下载一部就好了,大不了在家充个会员就好了,屏幕虽然小了点,好歹也是高清的。

就是因为在电影院看电影,是不一样的体验。

一百多分钟的时间不长也不短,首先,在电影院里面,声音和镜头都是有深度有层次的;其次,我们完全将自己和外界的俗物隔绝,完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置身于别人的感官当中,我们为电影付费,就是买的是这一份沉浸式的享受

尤其是对于期待这种体验的人来说,这种和剧情共鸣的感受一旦被打断,说无礼都不算,简直是残忍了

我有类似的经历,《师父》那部电影我跑到电影院看了两次。


第一次也是因为我旁边坐了幼童,还有幼童的妈妈和姥姥,大概是。

她们全程讲解剧情,碎碎念到简直逼死我算了:妈妈,他为什么拿着刀?妈妈,为什么要打架,妈妈…

我制止了一次无效,不过我也机智的预见到制止无效。

雪上加霜的是,我被孩子的姥姥反劝导了,她说她们的孩子还小,就是这个样子。

我当时一脸的黑人问号脸,但是我毫无办法。

在没有任何制度惩戒这样的行为的社会,我认栽,我自认倒霉。

所以我提前离场了。走之前撇了一眼我坐过的位置,妈妈如获至宝似的招呼姥姥和孩子,她走了,你们快来坐中间,来坐这儿!

所以后来我就有点心里阴影了,小孩活动时间的场次不敢点,学区房附近的影院也命悬一线。

后来我算了算日子,择吉日又刷了一遍《师父》,其实就是工作日的最早场,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但是还落下点病根儿,演到上次被打断的戏份,我还是隐隐会觉得有人在我周围说话让我烦扰,虽然,其实,我周围空无一人,并没有。

携带幼童出入公共场合就天然的拥有干扰他人的权利,并有不被诟病的豁免权」,这是圣母社会的共识,也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一点。

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真的以为花了点钱就是上帝了。

典型特征之二就是,他们大概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尊重。

在北京坐地铁,有一件事情至今仍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个场合又要拿出来溜溜了。

有次地铁行驶到北京南站,很多人下车,也很多人等待上车。车门刚刚打开,挤上来一对母子,他们大概隔着车窗就看到有很多座位,所以地铁门刚刚一打开,妈妈就对孩子说,「有座儿,快去占座儿!」

小孩儿一个饿虎扑食就朝一排座位扑过去,然后整个人躺在长椅上,骄傲的对妈妈说:「妈你看,这么多座儿,都是我们的!」

妈妈很引以为傲,登基大典似的拨开层层人墙,慢条斯理的走过去坐下,竖起大拇指给儿子点赞,一百个!

经常观察旅途中的小孩或者是公众场合的家长和小孩,发现家长真的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那些没素质的小孩,地铁里占一排座位,电影院坐不住大喊大叫,音乐会哭闹,剧场踢椅背,被家长抱着还小腿乱踢的,他们背后都有一位或者几位默许他们这么做的父母。

他们不是天性使然人性本恶,他们只是父母自私行为和心态的忠实投射。

就像是那个地铁上占座的小孩,和那个看电影需要吃东西讲剧情坐不住的小孩一样,不是他们自私,是他们的父母自私;不是他们无礼,是他们的父母无礼。

没素质的不是小孩,是小孩的家长。

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都是家长允许的。

对孩子还孺子可教,但是对于大人来说你就没辙,因为他们会彬彬有礼的对你说一句:不要动不动就和素质挂钩,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

正经婶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