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轰轰烈烈《投名状》,史无前例的乱世悲歌

 释凡影视 2021-03-25

释凡说:不仅比新世纪其它国产古装大片超额完成娱乐任务,更在悲壮史诗般的结尾,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清末乱世画卷

   尽管早知道《投名状》拥有强大明星阵容与数亿巨资,但总怀疑陈大导的能力。可去了电影院,瞧见千军万马之视效,兄弟情义之悲壮,居然万分震撼。回想陈可辛以往那些文艺抒情小品,还有之前那部我较失望的《如果.爱》,不禁感叹“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就质量而言,本片不仅比新世纪其它国产古装大片超额完成娱乐任务,更在悲壮史诗般的结尾,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清末乱世画卷,真有种《角斗士》《勇敢的心》雄性史诗片味道!可以负责任地说《投名状》是迄今为止华语大片的新里程碑。

   陈可辛既把“张文祥刺马”三个主角改名为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又将大背景放置于清末乱世,亦注定着重塑经典决心。香港首席摄影师黄岳泰把画面拍得极富颗粒感,曾提名过奥斯卡奖造型师奚仲文,也一改往日的华丽绚烂,将《投名状》一片彻底走向了写实路线。

   脏脸、破衣、灰尘、尸横遍野,村落乃至苏州城,皆透出一种“苦难”,民众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痛不欲生,随着金培达与陈光荣的悲凉配乐,又勾画出一幅战乱期间的残酷。而陈可辛无处不透的“饥饿”,还有苏州城士军临死前群体高呼的“馒头!”,亦将整个农民起义以及叛乱的根本原因准确定于“粮”这个字!

毛主席曾讲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投名壮》则在此问题上写下了发人深省的浓浓的一笔!

   《投名状》也不再如《刺马》般简单,人物内涵变深刻,整体更丰满,情节再不是单纯的三角恋、再不是情杀。而是清朝腐败的官场,以及农民自身的愚昧,造成人物性格相互排斥,致使农民英雄们走向不归路...


   大哥庞青云,身为朝廷将领,胸怀大志、充满理想,反在关键之时被“魁子营”出卖,全军覆没,惨不忍睹。男主角仅靠装死偷生,爬出死人堆,然后流为匪寇,又拉拢众匪投军,重整了旗鼓。其人野心勃勃,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动作巨星李连杰,没像以前那般过多耍弄功夫,然其俊朗刚毅,身披盔甲,好一副武将形象。他每逢打仗便骁勇无比,杀敌如探囊取物,极具说服力。年过四十的李 先生,文戏虽还有些摆酷,有些霸道,亦仍联想起他去年出演的《霍元甲》。但李哥不露声色、胸有成竹的作风,加上戏份较重,还有金城武平和的话外音配合,到 也充分表现了内心世界的矛盾,立体感甚强,颇有突破。


   二哥赵二虎,原属绿林好汉,为图生存,带几百人四处劫掠,但确实是一条光明磊的汉子,为人豪气冲天,言而守信。即使在最苦难的时期,情愿冒掉脑袋的危险, 也要体贴下属,优待俘虏。他私分军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他与大哥的纷争,也正由于后者的背信弃义,滥杀数千手无寸铁的降兵造成。人物不忘情义,反由此 遭毒手,死得可惜,完全是《水浒传》的英雄下场。
   金像金马双料影帝刘德华,角色设计无疑在剧中最讨巧,一方面刘天王形象够正派,救助吃不饱民众,人物又与他去年演《墨攻》时几分相似,轻车熟路。不过对兄弟的豪情,对属下的大义,还有当面对数千人无辜死去时的悲悯,华仔都演得极出色。

老刘与老李,一动一静,两人戏分最重,后半段的对手戏亦居多,亦为本片一大亮点。

   金城武扮演的三弟姜午阳,相比前两位巨星,角色更显衬托性。他无城府地要求大哥结拜,根本没想到“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解决不了日后潜在危机。他敢冲锋陷阵,万军中夺上将之首级,却空认为只要杀了嫂子,仍能救回二哥性命。不懂得兄弟间矛盾是内在的, 是结构性的,而不全因一个女人。此人分明就是个头脑简单亡命徒,他最终喊着“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去刺杀庞青云,结果技不如人,被好一顿 毒打。幸亏朝廷亦想除掉他大哥,派人打了黑枪。可孰都明白,即使他“刺杀”得逞,自己仍逃不出鬼门关宿命......

   稍有惊艳的是徐静蕾扮演嫂子莲生,并不完全属花瓶。短短几次出场,随她甜美嗓音念出独白,也将一个内心饱受乱世摧残,可仍想追求幸福的小女子,演得黯然神 伤。事实上,二哥救了她,为感恩跟他。当与大哥一见钟情,并发生畸恋关系后,人物既有内心矛盾,又充满浪漫情怀。在《投名状》中她是一个无辜者,角色还原 了历史本来面貌,刷净了世人用红颜祸水来掩盖事实真相的混帐逻辑。

   至于《投名状》战争场面,可以说在华语片中史无前例,动作指导程小东连同马玉成等副手,彻底抛弃了以往的花哨,纯玩实战生猛。
   首场众匪劫官军的大戏,当时地处险势,山谷狭窄,而山上数百匪徒早备埋伏,巨网从天而降,之后人马一出,整个山谷大开杀戒,场面已经可观,又以李连杰充当猛匪,以一挡百,神勇杀敌,取得胜利!

    第二场两军对垒完开打,多少有些效仿《指环王》,当然特技上差一些。可相比前几年《天地英雄》《墨攻》那两段叫人称赞的攻城血战,《投名状》则呈现出资金 更充厚,阵势更庞大,场面更磅礴,死伤更无数,激战更惨烈。冷兵器时代,近乎被彻底还原,当时金城武率领的第一拨敢死队,手持金盾,先冲最前.一帮太平军 则摆出了火枪阵,子弹密集,火力超猛,等着敢死队前袭。
   死伤无数的敢死队,冲到了跟前,立即身后又摆出无数弓箭手,天空弥漫飞箭,就为破了火枪阵。最后火枪阵一破,双方近身搏击,杀得难解难分!李连杰被一枪穿 肩,仍拼死杀敌,三兄弟合在一起,互相配合,本着“杀一个够本,杀两赚一个”原则,拼死力搏。敌军不仅大炮齐开轰,连骑兵也出动,一时间,灰尘弥漫,血肉 横飞,断肢掉脑,应该说乃华语古装片有史以来的最大激战场面,光瞧此段就值回票钱,毫不为过!

   此段激战虽生猛,可武戏编排,多少也犯了头重脚轻弊病,而后之打斗,再无此般强势,甚为可惜。仅靠插入的京剧唱腔,叙述着三兄弟瞬间攻打城池,剪接师李栋 全唰唰唰几个镜头下来,动感再流畅,亦难寻震撼。此后,刘德华与舍生取义的苏州城主之间的决斗,更像普通走过场。而刘天王遇埋伏,身中数箭,半天才死去, 场面也太过煽情。结尾,金城武刺杀李连杰,两人单挑,又犯了《男儿本色》(吴京P.K.小谢)类似毛病,老李的功夫太盖,小金则打几下,便败下阵来,只等 挨打,倒下了,爬起来一次又一次....

   《投名状》后面文戏居多,偶尔存在冷场,但基本谈的是政治纠纷与兄弟情仇,关乎于人物命运发展,镜头剪得甚密,到叫人提得起精神。本片画面过压抑,人物灰头土脸,仅到战后才出现华丽,虽说题材决定风格,写实固然重要,但诸多灰尘视效,还属探索阶段,并不能惹所有观众喜欢。《刺马》的套路故事,亦易叫观众提前猜到结局。

   可即使如此,李连杰身中数枪后,慢慢倒下,金城武仰天悲呼,随之震耳欲聋的炮声,似乎在诉说着中国农民数千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起义、招安,有的甚至打胜了,依然会走向悲剧的结局--自相残杀。《投名状》尽管存在着众多缺点,总体质量,无伦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中国片中史无前例的好戏,无愧于2007年华语第一猛片的称号。说拍得相当相当够爷们,一点也不为过!

YES观影俱乐部

本文刊登于--《中国民航报》

关于释凡

释凡,京城资深影评人、记者,曾任夸克电影网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