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快车谋杀案》烧脑天团爆发!新瓶装陈酿够劲

 释凡影视 2021-03-25


当经典推理故事的谜底早已被揭晓,一个剧本被多次搬上银幕,如何让观众欲罢不能? 从《灰姑娘》到《东方快车谋杀案》  ,英国多才多艺的演员兼导演肯尼思·布拉纳给全球电影人做出表率。 无论服化道、特效、影像,还是CG特效,制作都堪称精良绝伦,透出英伦优雅范儿。众大腕组成烧脑天团,每个人表演细腻有层次,同原著精髓和电影艺术完美融合,从而火花四溅,其匠心精神值得称赞。

电影大师西德尼·吕美特1974年将小说首次立体化,天才侦探波洛、被害人美国富商以及列车上的旧沙俄时代公主、风雅的外交官夫妇、年轻的英国女教师等一个个角色鲜活地从纸上跃然而出。时隔43年, 肯尼斯·布拉纳成为了2017年“快车”的掌舵人, 相较经典版的推理风格,新版中加入了时下热门的“演绎推理”桥段,  大侦探波洛就像《神探夏洛克》那样,通过大段独白去抽丝剥茧揭开真相 ,颇与时俱进。


穿越日夜与冰雪的蒸汽火车,车厢上繁杂的雕花,做工考究的地毯,熠熠生辉的银器,丰盛的佳肴美酒,时尚又复古的精致装扮,每一帧油画般画面都奢华精致,美得可以当壁纸, 彰显了幕后团队对影像超级讲究。 当载着权贵的奢华精致的东方快车在人们的欢呼声,匪寇驶出伊斯坦布尔时,天边的云彩波诡云谲,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劲头。

每个人私下审问时,镜子里人物双重叠影,仿佛他们内心都有各种隐秘。 后面揭晓真相时,火车停在隧道中,众人端坐长桌前,神似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黑白画面闪回的作案过程,莫非真如神探所说那样: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中,也许还存在灰色地带。


集结众多好莱坞顶级演员,既凑恒群星闪耀阵容,还被网友戏称是看“一车皮子戏精飙戏”。大侦探波洛充满智慧,明察秋毫,喜欢主持正义,杜绝坏人的高薪聘请,两撇八字胡颇为生动,睡觉时候还有胡子套,幽默感十足;告别烟熏妆长辫的德普,短暂客串神色俱全,将虚伪坏淫嘴脸呈现精准;佩内洛普·克鲁兹,一颦一笑饱受内疚折磨,脆弱死寂、不动声色;朱迪·丹奇表面置身事外贵妇,一双威严隐秘眼睛,不动声色;米歇尔·菲蕾将感到恐惧与慌乱,实则城府老辣复仇女,演得入木三分。包括威廉·达福、 黛茜·雷德利,哪个不是栩栩如生呢?

对于烧脑悬念题材迷案而言,《东方快车谋杀案》面临的则是无疑相当于赌桌上底牌,早已被人知晓了,那么如何摆脱窘境?就是靠独具匠心的细节取胜。一个狭小压抑的密闭空间里,雪崩将列车阻挡,塑造孤立无援的氛围,某人开枪袭击与波洛的肉搏,还有遗留扣子、菲蕾身上刀子、 烧毁的纸张...各种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关键时候突如其来的呼应,让前后照应处在极佳状态。


曾经无恶不作、杀人逃逸的绑匪,却摇身一变成为周游世界的大富豪雷切尔, 留下十几个凶手继续组团报复,也鉴证了波洛的独白台词,所谓 一个生命被杀,十几生命人性被扭曲陨灭。 波洛在伊斯坦布尔断案及最后的隧道审判,都为其后来徘徊于情理与法理之间的挣扎埋下了伏笔。

神探上车时,长镜头隔着车窗与车厢将各位旅客们逐一拍尽;而结局的时候,大侦探波洛路踏上了回程,优雅长镜头却展现的是车厢内部金碧辉煌,依然各位旅客们的微妙心态, 他们的无奈、悲伤或快乐反意外牵动你的心 。但此刻的波洛已见过人性的恐怖破碎,是幡然醒悟?是痛苦无奈?所以他对所谓“正义”“道义”追求,远远胜过了法律。台词中一句“尼罗河”,兴许是为超级IP续集《尼罗河惨案》提前宣传,只要这种新瓶装陈酿够劲,何愁没好片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