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什么时候把MP3还给我?

 杨春林的班 2021-03-25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你什么时候把MP3给我?

课间,小明走进我的办公室,阴着一张脸,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把MP3还给我?”

这是怎么回事呢?此事,要从前一天晚上说起。

晚自习时,小明一边做作业,一边听着音乐。小明平时毛病不少,迟到,睡觉,看课外书,不一而足。因为重点关注对象,每次去巡视,会不由自主地多朝他多看几眼。也正是因为此,尽管伪装到位,他的违规行为还是没有逃脱我的法眼。

自修课非常安静,我没和他多说,直接拿走了MP3。于是,有了前面索要的一幕。

“昨天,拿了你的MP3后,我一直在纠结,到底该不该还给你?如何处置比较妥当?始终没有拿定主意,现在,我知道怎么做了:暂时不还给你!”

“我就知道你不会给还给我的!”

“你都知道结果了,那你还来索要?”没想到我这么回应,一时语赛,无言以对。

“这个局面是你作出来的,是你,一步步逼我不要把MP3还给你的。你想啊,你一进办公室,就甩脸色给我看,质问我什么时候把MP3还给你,我可以原谅你的情绪不计较,但我若是把MP3还给你,释放出了什么信号?是不是告诉其他同学,老杨欺软怕硬,只要威胁一下就行?一般的学生不会这样认为,当然也不会效仿,但万一有学生认识不到位,不知道我是因材施教,怎么办呢?就冲你刚才这句话,我也不能把MP3还给你。

“既然你来了,我们还原一下昨天晚上到现在你都做了些什么?整个早读,你背靠椅背,头戴帽子,瘫坐位置上,老师提醒你早读,你置之不理。课间操,全体同学去跑操了,你继续纵容情绪,旷操。做错事情了不仅没有深刻反思,还一再犯错,你说,我能把MP3还给你吗?,若是我就这样还给你了,对之前犯错误的同学公平吗?”

“男人要豁达,不能有隔夜仇,学会化解放下。我看呢,你现在还有情绪,不适宜处理事情。你别着急,先回去,空闲时间去打打球,三天后把心情调节好了,再来和我沟通。”

小明回去了,他很快调整好了情绪,投入到紧张的学选考复习中,没有向我索要MP3。想起小明妈妈转述小明的话:每次,我去办公室理论,去之前感觉自己很有道理,但每次都铩羽而归,老杨总能用事实证明,我才是真正的过错方。

事情告一段落,处理也算妥善。不过,学生情绪化乱发脾气,不是个例,我们在欣喜结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化解是怎么实现的,以便于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

一、正确认识情绪是基础。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无好坏之分,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后果则有好坏之分。情绪是最真实的,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

就本案例而言,属于怒,生气,情绪化,就是通常所说的脾气不好。研究表明,脾气很差的人,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也是无辜的,值得同情的。谁希望自己情绪处理能力差呢?

基于这样的两点认识,面对学生的情绪,我多了一份理解与包容,基本做到了不带情绪应对学生的情绪,在碰撞的过程中保持克制,耐心等待耐心对话,这是成功处理学生情绪问题的先决条件。

二、情绪管理课要补上!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调节,以实现对自身情绪的把控。简单地说,是对个体情绪的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即,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理解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

就本案例而言,MP3被收缴,估计要和MP3告别了,再也不能和心爱的MP“朝夕相处”了,为此小明非常难过。心爱之物被没收,心情不愉快是自然的,有些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就为一个MP3,不良情绪居然如此长的时间,直到第二天仍然怒气冲天,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还很低下。

如何疏导情绪,方法其实很多。比如,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情绪升华法。小明同学情绪平复,采用的正是注意力转移法,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上去。不过,这个过程并非自觉完成,借助外在支持才得以实现,情绪管理课需要补上。

三、如何表达很关键

小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绪的管理能力,一个晚上过后心情还没平复;二是还没掌握如何表达情绪,带给听者不快的体验。管理情绪和表达情绪的关系非常复杂,情绪影响了表达,反过来,表达强化了情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管理情绪的同时,还要修炼情绪的表达。

若是换一种表达,情况会如何呢?

“老师,我再一次违纪了,你肯定很生气,对我的不满意又增加了,我很恨自己。我喜欢听音乐,音乐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想到今后再也没得听了,我更是难过的无心学习,你能帮帮我吗?”

若是如此,我想,老师的感觉会舒服很多,至少不会特别生气,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友好沟通,帮忙出主意,妥善解决问题。不过,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要做到此,谈何容易?尽管实现这一目标有难度,但不影响他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很多教育事件,源头都是情绪问题。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表达情绪,任重而道远,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杨春林的班创建者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