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前关城村大街上有多难走

 关城张丑八 2021-03-25
新区成立后的关城村街道非常整洁了,每天有环卫工清扫。可能年轻的九零后们不知道关城村几十年前什么样子吧?

那时关城全村都是土路,冬季还好,路面冻的挺硬,虽然坑坑洼洼的经常滑倒,但起码能走。夏季就不行了,只要下雨,街道就成河,根本没有什么排水考虑,哪里地势低雨水就顺着流下去。每下一次雨,街上就好几天不能走,尤其时大时小阴雨连绵天气。路面被雨水闷透,松软的根本没法走人。用我们关城话来说就是“忒cha”,“忒抜嗻”。

想出去,实在太难了,100米的路,得走二十几分钟,而且大多光脚,没有胶皮鞋(雨鞋)。我们那一个大杂院八九户人家好几十个人,也只有一两双雨鞋,这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有事必须出去,走的远点,就得去别人家借雨鞋穿。幸好那时候街上几乎没有玻璃瓶之类东西扎伤脚丫子,需要提防的就是“对啵嘞壳”。孩子们倒是挺喜欢光着脚岔泥,不光脚丫也没办法,夏季有几个穿鞋的?

春暖花开的季节,就是不下雨,村里的路也非常难走。富含雪水的冻土解冻,也是行走困难。

每次出去以前,都得跟同院邻居问问:街上有道咧買?

“靠着边儿,挑道走”

    以前真实的关城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道和胡同,没有一个好走的地方。记得当年有一家老人过世出殡,正赶上下雨,本来之前就下过雨了,十几个人光脚“抬重”,走二十来步就得换换。到了大商店哈一片,根本迈不开腿了,抬脚陷泥中,都快到膝盖了。那些年,真是太难了,年幼的孩子们肯本想象不到自己的老家居然是那样子。

  这些已都是陈年老话,根本不可能再有这样的道了,但也不是那么绝对,下图,就是咱们关城村某处,视觉令人有很怀旧之感。



张俊义老师诗两首
家乡有我血脉相承的根,有生我养我的源,更有浓浓的乡情,还有记忆中淡淡的乡愁。

七律·年关将至浸乡愁
文/随缘
岁月如梭去不留,
年关将至浸乡愁。
平生存志多痴梦,
今世无成已白头。
竹杖芒鞋寻别路,
烟云迷雾阻归舟。
常思故里心中景,
物是人非泪自流。


七律·离乡打工吟怀(新韵)
文/随缘
山一程兮水一程,
动车飞去踏歌行。
春风几曲离人怨,
杨柳千垂客舍清。
微信莫传失意语,
视频能见素装容。
别乡万里谋生计,
冷落经年父母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