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宗伟:败者为王》失败只是给人一个更有智慧再来一次的机会

 细节攻 2021-03-25

每个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过种种的失败,如何面对失败,是一道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有人选择逃避、放弃,也有人会选择重头再来,积极面对挑战,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中,就是讲述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一位外国运动员李宗伟,如何从一个小镇青年,在失败挫折中,一步步成长为世界顶级羽毛球运动员的励志故事。

李宗伟,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州大山脚镇,,祖籍是中国福建泉州,对于中国的羽毛球爱好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与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之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球场较量,相爱相杀十余载,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微妙关系,也因为他的华裔身份,母语是汉语,更拉近了他与中国球迷的距离,虽然在赛场上李宗伟是中国队的对手,但在赛场外早已是球迷的朋友,他自己也曾经出过一本《败者为王》的书籍,但比较起来,还是觉得这部根据李宗伟真实经历改编的励志电影。看得更为精彩生动。

影片中,李宗伟也亲自客串出演了“自己”的角色,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给一个小朋友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开篇,从他的童年开始将剧情展开,儿时家庭环境并不富裕,就连自己喜欢的羽毛球运动,也因为家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球拍,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羽毛球的热爱与追求,似乎从那时起“誓不言败、永不放弃”就注定将伴随着他的将来。

没有球拍,可以找来家中类似球拍形状的平底锅来代替;没有羽毛球,他可以在放学后,为体育用品商店老板穿球拍线的劳动付出来换取;为了看一场直播比赛,骑着单车到离家很远的夜市餐厅里,扒着墙头观看,他对羽毛球运动的这份执着,父母亲其实也都看在眼中,但偏偏父亲就是反对他打球,只是让他专心读书,对此,那时的李宗伟非常不理解,也并没有明白,其实他对于羽毛球的天份,很多是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

父母的亲情,对于他的成长也占据着最重要位置,《败者为王》中,李宗伟与父亲间的那份亲情,很多时候并不用太多言语来表达,当父子二人携手双打,击败对手后,他才知道父亲曾经也是羽毛球高手,从不理解到后来的鼓励支持,每一次的感情碰撞后,父子间只是在眼神的交流中,就仿佛可以听到彼此的心声,而那样子的沉默相对,也一次次的感动着观众,加上母亲对他一贯的支持,成为他一路不懈追求的动力。

影片中,童年时期的“小宗伟”段落篇幅相比下较多一些,也正是这个懵懂时期,对他的人生启蒙是个非常重要阶段,不仅有父母家人的支持鼓励,还遇到了好心的体育用品商店老板,和羽毛球生涯的启蒙教练的帮助,是他身上焕发出的那种,从童年开始就伴随他“誓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一次比赛中,即使受伤也要坚持到底的拼劲,得到国家队高层的赏识,进入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这也离他从小就想要代表国家队出征赛场的理想越来越近。

在《败者为王》中所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在失败中不断成长的“李宗伟”精神,每一次失败对他来说,就是一次更有智慧重来一次的机会,最强大的对手,不是站在赛场上的对方,而是站在自己心中,不断超越战胜自己,也才会有更大的机会战胜对方,就是这样一个并不算传奇,但却很朴质感人的故事,激励着每位观众。

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最能打动观众的,是它贯穿全片温情励志的主题,但并不会感到生硬说教,整体的故事性与欣赏性也很强,李国煌和杨雁雁两位实力派演员加盟,饰演的父亲和母亲,也为影片增光添色许多,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小宗伟”扮演者黄炜杰,天真烂漫的演技,将一个懵懂少年对于羽毛球的渴望演绎地有趣又生动,还有那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小镇风情,看上去别有一番风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