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亡图存的民族英雄《杨靖宇》,中华儿女应永铭记在心

 细节攻 2021-03-2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此后的14年间,大片的国土沦陷,大量的同胞伤亡。这一天既是令人悲愤的“国耻日”,更是能够唤醒国人的“觉醒日”,顽强英勇的中国人民,也从未轻易向侵略者低下头,无数民族英雄烈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刻写下可歌可泣的爱国、救国诗篇,就在今年“9.18”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为主人公的抗战题材电影《杨靖宇》将在全国院线公映,燃起观众心中的爱国情。

影片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将杨靖宇生前六天六夜里发生的故事为主线穿插全片,讲述了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与强占我国东三省的日寇,在白山黑水间展开的殊死战斗,“杨将军”不仅要正面英勇战敌,还要与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敌人和丧尽良心的叛徒斗智斗勇,极大程度真实地还原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与发生在林海雪原中残酷的战争场面,展现出东北抗日联军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伟大英勇不屈的东北抗联精神。

因为片中的战争场景,大部分是发生在茫茫的雪海之中,又或是穿梭在一望无际的深山老林,既让观众感到一种神秘莫测,也让视觉感受到极强的震撼力,尤其是在大屏幕中所呈现的几场惊险刺激的爆破,效果更加明显,动作场面的设计也很合时下观众审美,枪林弹雨、近身搏斗的画面,让人直呼过瘾,但并没有过于夸张的表现,当看到杨靖宇只身一人牵制30万日军时智勇,由心的产生敬畏,情绪高燃,而当看到他最后壮烈牺牲时,也会为他的爱国心、民族义、战友情感动落泪。

导演吕小龙,曾活跃在香港影坛辉煌的八、九十年代,做过演员、导演,同时也是一名出色动作指导,所以对于《杨靖宇》片中精彩的动作场面,也显得是驾轻就熟,然而让人感受更深的是,导演的那份爱国之心,在国外成长的他,就切身体会过排华之辱,对于祖国日益强大,华人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这一点也让他的爱国情怀超于常人,所以将自己的深切感受,融入到这个感动的民族英雄故事中,将爱国教育的正能量传递更多人。

“牢记历史,勿忘国殇,吾辈自强!”是看完影片后能够感受的主题之一,每一个生活在当下和平年代的中国人,都应该铭记这些曾为新中国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也正是先辈们的无私奉献,才奠定了今天和谐繁荣、国强军强的基础,尤其是当今中国所在的世界大环境中,依然有很多势力在明里暗里遏制我们的发展,可以说电影《杨靖宇》这一典型的英雄模范故事,正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民族精神传承的意义,也让年轻一代理解了中国人团结的强大力量。

在电影《杨靖宇》中,所表现出的缅怀民族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弘扬历久弥新的抗联精神,也显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抗联精神,也是先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论在什么时期,都需要有更多的像杨靖宇这样的民族英雄,勇敢的站出来团结大家,给与侵略者最大的震慑,而对于观众来说,救亡图存的民族英雄,更应该永将他们铭记在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