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画记 | 袁文彬:师恩难忘

 佚名山顶洞人 2021-03-25
闽西画派在风格上的一个明显共性,就是通过构图的疏朗、形象的生动和流畅的笔法,传达出自然生命的韵致。罗晓帆的作品就是体现了这种特质。由此可以说,他是闽西画派在20世纪的一位代表。从花鸟画的现代发展来看,他的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从充满生活情趣的主题到朴素明快的笔墨语言,都流溢出对时代的欢愉和感激之情。正是传统、时代和生活,造就了他承古启今的一家面貌。(范迪安)

Image

罗晓帆先生

Image袁文彬 《师恩难忘-罗晓帆先生像》, 92x68㎝  2021

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师恩难忘

我的老家闽西上杭是著名的红色老区,也是一个文脉深厚,民风淳朴的书画之乡。明清以来人文气息浓郁,闽西清代著名画家有华嵒、黄慎、上官周,近代有宋省予、邱沺、罗晓帆,上杭藉的中国美协会员现今也有十几位。我的童年和少年都在汀江河畔度过,家乡的书画风尚滋养了我的成长。

Image

1977年

记得是在1976年岁末,父亲带着8岁的我拜访了82岁老画家罗晓帆先生(1894-1983),他是我父亲在民国时期的中学美术老师。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曾受教于刘海粟、丰子恺先生,是闽西画派的代表人物,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在上杭县城德高望重。印象中他留着白胡子很像齐白石,大人们尊称他晓帆先生,孩子们都叫他罗公公。童年的我周末有时间就去罗公公家学画。我记得那间大房子里挂满了画作,大画桌的案头上摆放着许多印石文玩,书香墨气的厅堂里偶尔会飘来厨房的饭香味,更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气息。罗公公一家人都善良温厚,婆婆在天井的四周种植了许多盆景和兰草,房子总是打扫得干净清爽。高高的厅堂屋檐下有个燕子窝,燕雀清脆的啼叫和罗公公的偶尔的咳嗽声在我的听觉记忆中是那么的宁静安祥。我常站在画案旁痴迷地看罗公公画花鸟鱼虫、孔雀老虎,他作画时习惯把毛筆尖放进嘴里舔一下的动作让我觉得津津有味,回家也会效仿(吃了不少墨水)。据父亲说晓帆先生平时并不太愿在别人面前作画,但对我是个例外。罗公公很喜欢我,他会拿出很多范画给我翻看,或让我坐在一旁临摹。

Image

1977年春的袁文彬美术习作合订本

Image

1977 兔子 袁文彬

Image丢勒的兔子 /50x60cm2013年  袁文彬

Image

野兔/丢勒1502年

多年后看到父亲给我精心保存的童年画作,有民国风貌的人物风景,也有些欧州大师的名作(如丢勒的兔子素描),父亲说这些也是晓帆先生早年为教学亲手绘制的范画。先生家有时还会来几个学画的孩子,门外一有喧哗他们就跑出去看热闹,只有我还专注在画。罗公公夸奖我坐得住,说我有绘画天赋。罗公公的鼓励像股清泉注入我幼小的心田,对绘画的兴趣越发浓烈,兴趣爱好或许就是天赋最好的表现。我小时候的作文总是写在罗公公家的学画趣事,未来理想就是要做像齐白石一样的大画家。我后来参加龙岩地区画展获得一等奖,还有十元奖金,这是我人生中收获的第一笔'巨款',妈妈问我奖金怎么用最有意义?并启发我为人要有感恩之心,我立刻想到罗公公。后来在妈妈的陪同下把这十元奖金装入小红包给罗公公送去,老人家很开心,直夸我懂事孝顺,长大后必有出息。

岁月一晃几十年过去,如今我也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了。近日应罗公公的外孙张杏夫先生之邀画了罗晓帆先生的水墨肖像,也勾起我对尘封久远童年往事的回忆。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对绘画的爱好成为今生的事业是我的幸运,更幸运的是在我人生每个阶段遇上的好老师,如中学时代的廖伟民先生,大学时代的高一呼先生,还有天津美院的王元珍先生,中央美院的戴士和先生、范迪安院长。对学业上的恩师和生命中的贵人我充满感激!他们就像命运之神为我埋下的彩蛋,让我能量倍增,为我护佑加持。

Image

作品名称:《君子之风-罗晓帆先生像》, 92x68㎝,2021

龙岩美术馆收藏

尊师之举,高尚情怀!(范迪安)
画的很好!要么线条可以松松的勾,中间是可以有停留的断断续续,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和随时改变方向的能力。要么大刀阔斧的砍,找大关系,大感觉,不计较细节,也可以两者兼得,开始画时用笔尽量干一些。

你可以选择皮纸画,会好掌握一些。(何家英

油画专业的我初试两幅水墨作品《画家罗晓帆先生像》得到了国画大家何家英先生的肯定和指点,范院长见到此画后发来'尊师之举,高尚情怀!'的鼓励。作品发到朋友圈后也收到良好的反响,福建省美术馆和龙岩市美术馆都愿意收藏此幅兼具史料性和艺术性的罗先生肖像,并将推进筹办罗晓帆先生作品回顾展。范迪安院长欣然题写'师恩难忘”和'君子之风”的横批更为两幅作品增添了点睛之笔。值得一提的是我九十几岁的父母闻知此事后非常开心,打来电话夸赞我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也完成了一个心愿,能用早年学的笔墨技法为自己的启蒙恩师画肖像作纪念宣传,作品能被家乡美术馆收藏展出,意义久远。

愿家乡的书画文脉源远流长,愿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发扬光大!

袁文彬 2021.3.18

Image

Image

1980年,后面是临摹罗晓帆先生的老虎

Image

袁文彬于1977-1978年在罗晓帆先生家画的习作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罗晓帆(1894-1983)名炅,字旭英,号晓帆,别名罗炅。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人。1921年到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有幸得到校长刘海粟、教师丰子恺的赏识,并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画风,把西洋画、中国画熔于一炉。1930年到汕头设画馆,受到岭南画坛的重视。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又回到家乡在上杭县一中任教,创作人物、山水、花鸟画无数,其中以花鸟画形神俱佳。他收藏许多名画,并在家设了“读画轩”悉心琢磨各派风格从中汲取所长。1954年福建省举办了第一次美术展览罗晓帆就有十几幅画入选,多幅上乘作品为国家收藏。1957年,与同县名画家宋省予共同创建上杭艺术专科学校,为祖国培养了一批的人才。1962年,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在福州西湖举办罗晓帆、宋省予、顾一尘花鸟画展。2014年秋,福建省美术馆举办罗晓帆、陈子奋,宋省予、郑乃珖、顾一尘花鸟画展。他是196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选过县文联副主席、县政协常委,中国美协福建分会理事、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龙岩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为承古启今的祖国国画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罗晓帆先生作品欣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袁文彬,1968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1年参加鲁迅美院法国专家克劳德依维尔油画技法研究班,1994年至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八届助教班,2007年至2008年中央美院油画系访问学者。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关链接:

名画记 | 袁文彬:耗子尾汁的2020

灾难与反思:袁文彬2020新作

袁文彬——兔子的叙事

袁文彬2020《墙》系列作品欣赏

不负韶华——袁文彬和研究生们

名画记
名画记
名画记与您分享海内外优秀艺术家故事、艺术作品、最新画展、活动等相关信息。
4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画记出品

MINGHUAJ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