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1555年,几十倭寇一路杀伤4000人,而12万明军无动于衷?

 闲谈历史 2021-03-25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掘出那些尘封在泥土中的历史!

正文

嘉靖年间,一支 70人左右的倭寇在中国的杭州湾登陆。他们 一路烧杀淫掠,扫过杭州北新关后窜入安徽省,随即又折返江苏,大肆扫荡烧杀一番。

这还没完,他们居然围绕着当时的南京城绕了一圈后才扬长而去,而那会的南京城,足足 驻扎了12万的明军

虽然这股倭寇最终被名将王崇古尽数歼灭,但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整整 杀伤了4000多中国军民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诡异,但确实发生了,为何会发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一蹊跷的背后,源于明朝执意推行 “海禁”政策,而当时中日民间贸易需求正如火如荼。

古代帆船模型

由于进口商品需求高,作为中间商的差价利润,远远不止300%。

很多东南沿海居民在暴利的驱使下,加入了走私的队伍,又不可避免与倭寇勾结在了一起。

比如倭寇王 汪直。汪直是中日“贸易”的老大,被当时的日本人尊为 “大明国的儒商之王”,在他巅峰时候,说话在日本九州岛上比天皇将军都好使。

影视剧中的汪直与倭寇形象

甚至2005年,还有日本人来到中国汪直的家乡为他立碑。

汪直虽然跟日本人关系好,但是他跟宋江一样,读书人出身,被迫落草,所以跟朝廷关系融洽。

然而,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官府突然翻脸, 抓了汪直的全家, 还派俞大猷偷袭汪直,让汪直实力大损。

影视剧中的俞大猷形象

这下,汪直就怒了:我把你当哥们,你把我当绊脚石?再之后,就出了70倭寇的事。

两件事看似没直接联系,但从汪直面临的状况以及在日本的影响力看,也唯有他有动机和条件让这70名倭寇进行这一番动作。

说到底, 这是一场因为中间暴利引发的血案, 海禁是起因,但利益是根本

其实,直到今天, 我们还是没吸取教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