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贾平凹 | 张永强的收藏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1-03-25

图片

    
2020年金秋十月,一座陕西最大的文学文化园在陕北榆林市吴堡县寺沟村建成,即柳青文化园(柳青文学村)。层叠的几排老窑旧院、石阶石墙,如今作为文学的载体,被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和游人观摩。他们从一个院子走向另一个院子,从一孔窑走到另一孔窑,如同行走在文学的世界。柳青文学村其实就是陕西作家村,这里不仅有柳青文学馆,还有路遥文学馆、陈忠实文学馆、贾平凹文学馆等,500多名陕西知名作家的作品都相聚在这里。另外,柳青文学村其实也是中国文学村,因为这几位陕西文学家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标志性人物。

柳青文化园的创始者是吴堡县电视台记者张永强。张永强生于1975年,是地道的吴堡人,其母亲是寺沟人,外祖父与柳青是小学同学。张永强出生后不到半个月,就被送到外婆家,直到小学二年级才回到县城父母身边。外公曾给他讲过柳青小时候的故事,他听后只觉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他的家乡居然找不到他的作品。张永强的心情难以平静,觉得自己有责任搜集柳青的作品,并创办一个柳青文学馆。
   

图片

图片

在收藏的过程中,张永强发现,仅仅收藏柳青的作品不够,还应该收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作品,因为他们三人都受到了柳青的影响。很快,他又觉得仅仅收藏柳青、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也不够,应该收藏所有陕西知名作家的作品。

这样,张永强的目标就由“柳青收藏第一人”演变成“陕西文学收藏第一人”,他在图书收藏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知道,吴堡有个张永强,专门收藏陕西作家的书,特别是柳青的作品和文献资料,有货必买,贵贱不论。声名远播下,很多书友主动联系他,给他提供信息,但这也意味着花钱的机会越来越多。结果,张永强逐渐把存款花光,开始高息借债。有段时间,他生活窘迫,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他也曾考虑把自己的收藏转手卖了,但终究下不了决心——实在舍不得,这些收藏都渗透着他的心血,来之不易!
    
图片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高产作家,堪称文学界劳动模范,其作品丰富,出版的图书多达600多种。除早期个别版本外,张永强几乎收集到贾平凹所有出版的作品,可以说是柳青文化园里收藏其图书最多的作家。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贾平凹的作品手稿。

2017年2月,张永强在网上看到有书友售卖贾平凹的短篇小说《A县城》的手稿和编辑部的退稿信,共6页,要价6万元。为了保险起见,他冒昧给贾平凹发了一条信息求证,贾平凹立即回复他:“是真的,但以前没发表过。”

图片

  
获得准确信息后,张永强设法联系该书友,表明自己专题收藏陕西作家版本图书,从全国各大书店、图书馆、博物馆高价购回众多陕西作家的珍贵作品,唯独就缺贾平凹的未刊手稿,但他拿不出这么多钱。他和对方套近乎,给对方讲述自己如何热爱贾平凹,手头又是如何拮据,对方被他的诚心感动,经进一步沟通,开出2.2万元的友情价。2017年2月15日,张永强收到从东北寄来的未刊稿《A县城》,激动不已,他很自豪收藏到贾平凹早年的这份手稿。这也是他收藏贾平凹系列文学作品资料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藏品。

张永强还联系贾平凹,请他为柳青文化园题词,贾平凹慷慨允诺,挥毫题写了“柳青故居”四个大字。这四个字被镌刻成碑,如今正矗立在柳青文化园门口。

图片

幸运的是,张永强的收藏引起了吴堡县领导的关注。2018年3月,吴堡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利用乡村振兴示范的机会,投资2000万元,在寺沟村建立“柳青文化园”。柳青文化园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坡上,园内有错落有致的20个院子,20个院子里有77孔窑洞,77孔窑洞里展出着500多名陕西作家的1.4万多本文学著作、1.5万多份手稿和300多件实物资料。其中最早的一套书是张载的《经学理窟》,成书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三百余年。这些珍贵展品都是张永强独资收藏的。柳青文化园有一面作家签名长墙,从下至上拾坡而建,上面刻有约180位名作家为柳青或柳青文学馆的题词,包括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20多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以及两位前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和王蒙)。这么多名人的题词,也都是张永强一个人“求”来的。

张永强现任吴堡县柳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柳青文化园的义务讲解员。他为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讲解着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老作家的往事,也讲解着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等作家的故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