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流课程建设的要义:思想性与学术性

 ht87 2021-03-25

张红伟,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蒋明霞,四川大学教务处职员;兰利琼,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潘懋元教授曾给出这样的定义: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可以说,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77 年发表的报告《大学课程的使命》曾提到:“课程是代表着知识、信念、价值和技能的课目系统的主体”,我国也有学者指出:高等学校的课程,一方面是知识传播的媒体,另一方面更是知识生产、创新的“胚芽”,涉及人的、教育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课程更重要的作用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保障。因此,高质量的课程更关系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培养和品格养成,关系到学生成人成才的方方面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提升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求,而教育质量的根本落脚点在于课程,它是大学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相互沟通的桥梁,更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一流课程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之路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建设什么样的一流课程、如何建设一流课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课程建设的缺失

1.课程目标轻育人

课程目标重教书、轻育人。具体体现在:教师在设定课程教学目标的时候,更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否牢固、理解是否透彻、能否加以应用,过度追求静态知识量的增长和知识复制能力的训练,这就决定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逐一传授,学业考评时更加关注学生对既有知识的掌握,注重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浅层次应用;对学生分析、评价、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不足,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品格塑造更是相对缺乏。

2.课程内容缺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陈旧、缺乏深度和挑战度,有些老师甚至还在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无法在课堂上将学科发展前沿与学生共享。此外,课程往往注重对知识点的呈现,而忽略了对知识凝结过程、科学发现过程的探究。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大学生对于知识获取的渠道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不能让学生产生敬畏感、不能激发学生挑战勇气的课程终究会沦为“水课”。

3.课堂教学少探究

对于线下课程而言,课堂无疑是课程最好的呈现方式,但是传统课堂或可称之为“保守型课堂”,其主要特征就是尊重教师权威、压抑学生质疑,产生普遍的“消极沉默现象”。教学停留在浅表层次,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记忆事实和具体的阅读细节上”,“没能区别论据与信息,没有反思,甚至把问题看成是外在的设置”。教师授课以讲授为主,以“教”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探究式讨论缺乏,合作学习缺失,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参与欲不强、参与度低,师生、生生少互动甚至零互动,课程效果不尽如人意。

4.课程评价不完备

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学业评价,另一个是课程质量评价。在学生学业方面,很多课程仍然采用“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缺少过程性评价,缺乏能力检测性评价。在课程质量评价方面,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也多注重业务性评价而缺少思想性评价,不同的课程还未能建立更贴合实际的、各具特征的评价指标,系统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综上所述,当前课程建设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思想性和学术性。

二、建设思想性和学术性兼具的一流课程是打破困局的关键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在1956年建立了认知模型,将人的认知活动由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方面,2001年其学生洛林·W.安德森进行了修正,将认知活动更新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记忆是最低层次的认知活动,其次是理解、应用,目前这三个层次在基础教育阶段强调的比较多。真正属于高层次认知活动的是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应该重点推进的。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细胞,是人才培养最微观、最基础但却是最重要的载体,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因此成为学生实现高层次认知活动最直接、最基础、最重要的“落脚点”。我们认为,要打破课程建设的困局,引发学生高层次认知活动,关键在于建设具有思想性和学术性的一流课程。

1.一流课程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1)思想性的内涵。课程的思想性首先是指在课程中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坚守立德树人根本。课程要承担育人的重要作用,要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关于课程必须具有思想性的说法,古今中外皆已有之。中国宋代周敦颐即提出“文以载道”的思想。德国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主张教学应培养“有道德的人”。第斯多惠认为,“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理、化学、天文、数学等科目的讲授过程为培养科学世界观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思想性原则要求体现教学本身所固有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道德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让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真正承担起育人的作用。

(2)思想性是中国特色一流课程的必然属性。高校的立身之本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在宏观层面上,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微观层面上,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人才培养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就会有相应的毕业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个毕业要求就必须要有对应的课程体系设置及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面向未来,我们培养的人需要有人文精神、家国情怀,需要有宽厚而扎实的基础,需要有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归根结底,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高校课程必须具备足够的思想性。

(3)一流课程思想性的核心要素。突出课程的思想性,唤醒意识是关键,核心要素是课程思政。要通过挖掘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实现家国情怀、人文底蕴、社会责任、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通过人文艺术类一流课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陶冶其高尚的情操;通过社会科学类一流课程,唤醒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自然科学类一流课程,唤醒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探索真知、创新创业的意志品质,注重培养学生依据科学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工程科技类一流课程,唤醒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医学类一流课程,强化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将行医做人、医德医风融入医学课堂,既教会学生遵循“医学贵精”原则,掌握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更唤醒医学生对“济世为怀”医学要旨的领悟力和践行力,强化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责任意识,养成心系患者的人文情怀。

(4)一流课程思想性的成效表征。我们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这四大基本要素来检验一流课程的思想性。

在课程目标方面,应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强化能力,同时还能达到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伦理与学术道德。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融政治性与学理性于一体,通过挖掘专业领域内科学史、行业史等所蕴含的思政素材,达到让学生关注中国社会现状、关注行业发展,培养其职业精神、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通过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创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启迪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能力。

在课程评价方面,将思想性评价纳入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培养对象的品德素养,形成思想评价的完整体系,使考核授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及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引导成为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评价结果与教师晋职晋级挂钩。

2.一流课程应该具有丰富的学术性

(1)学术性的内涵。课程的学术性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学术,包含博耶所说的前3个方面的学术,即“通过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不断拓展人类的知识领域”,同时“把不同的学科联系起来,把科学发现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促进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发挥几个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然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教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使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然后又从实践返回理论,从而使理论更加真实可靠”。要求课程紧跟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各方面能力,成为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体,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二是指教学学术,即博耶所说的,“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进行交流,通过教学传播知识也是一种学术”。教师要懂得教与学的规律,掌握学生知识学习的规律、个人成长的规律,通晓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运用自己对于教学学术的理解,使课程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做好课堂主导,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进而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

(2)学术性是当下一流课程的关键属性。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简称OBE)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兴起。

美国学者斯派帝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西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把OBE定义为:“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作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学生产出驱动教育系统运行”。

在OBE范式下,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晰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学生不仅需要获取知识,需要接触学科前沿,还需要具有责任与担当能力、高阶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终身发展能力等五种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蕴含丰富学术性的课程体系之上。

(3)课程的学术性契合了“两性一度”的根本特征。陈宝生部长提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并用“两性一度”来诠释“金课”的主要特征,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这一“金课”(即一流课程)的根本特征要求课程具有学术性。只有课程包含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才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综合多个学科领域、关注与课程有关的现实世界,并进行深入思考。

(4)一流课程学术性的核心要素。一是课程要蕴含卓越的“学科学术”。学科学术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要包含学科前沿、科研成果、科学发展史、行业发展动态、社会发展实际,注重知识与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致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辨能力,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把专业或课程内容的未来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凸显出来,与当代大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挑战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实现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理论与实际有机融合,“研—教—学”相得益彰。

二是课程要体现高阶的“教学学术”。教学学术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师的角色从课堂讲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合作者,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以欲,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培养能力,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质。第二,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转变,从传授知识向建构知识、独立思考和研究性学习转变,引发学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智慧,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习惯。第三,合理的学业评价方式。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改变死记硬背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向全过程、多样化和非标准转变,做到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以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注重形成性评价,考试命题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智慧、培养创新能力,采用开放式、非标准答案,重点关注分析能力和解题思路是否有创意。

(5)一流课程学术性的成效表征。一流课程学术性在课程的四大基本要素中也需要有良好的体现。

一是课程目标。我们分析工程专业认证12项具体的毕业要求可以看出,除去工程知识、现代工具及职业规范三个方面涉及较多的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目标应落脚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高阶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终身发展能力等各项能力。

二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包含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理论学科前沿及行业领先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深度广度适宜,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形式要具有学术探究性,教师要深谙教学学术,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在课程组织中采用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进行学术探究。

四是课程评价。课程质量评价要注重课程的学术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不仅考察课程对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检验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业评价要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导向,注重形成性评价、全过程评价,实施多样的、动态的、非标准的考核方式,重点关注想象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去主动思考、独立思考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兼具思想性和学术性的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1.重视顶层设计,搭建一流课程建设总框架

课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顶层做好规划和设计。要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设计课程建设的体系,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建设课程群,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建设通识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设置公共基础课课程群,夯实学生的成长基础;建设社会实践课程群,推进“课赛践一体化”工程,让政企学研融合育人,通过推动“场景化(走进政府、企业、农村等应用场景中)”教学模式探索,发现、探讨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打造跨学科课程群,面向未来持续推进专创融合、跨学科交叉,培养未来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课程建设要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确立课程目标,以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提升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以混合式教学、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和服务学习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以智慧教室的高效利用催化课堂深刻变革,以深化“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提高命题质量、提升学业挑战度,以“智能化—全天候”实验教学平台催化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重构,切实优化学生学习体验,让互动更有内涵、探究更有深度、学习更有成效。

2.狠抓课程思政,发挥一流课程铸魂育人新能效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文化底蕴、思想积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广度,由思政课布好局、讲好理,所有课程做好确认、支撑、巩固,每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提升教师自觉育人意识,加强制度导向,将教书育人要求明确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加强教育引导,通过专题培训、能力提升等方式,让教师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

遵循“隐性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不是要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简单相加,不是要把所有课程都上成思政课,而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老师的言行示范作用、课堂氛围和内容的育人作用,做到以行导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

3.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深度转变

教学重点要从“教”转向“学”,打破传统课堂“沉默的美德观”,通过倾听与表达的结合,注重学生心灵的深层激活。有学者把内容与学习的关系归纳成三点,即内容是被用来发展知识的基础、内容被用来发展学习技巧、内容被用来创造学习者的意识。实施“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的“三个转变”:由知识传授为主向思维与能力提升为主转变;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启迪学生异想天开,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想象学习”教育转变;由应用型知识学习向创造性知识学习转变。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课程考核要强化教学过程评价,做到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启发思维、激发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促进教师发展,以卓越教学学术引领课程教学

强化教师职业发展指导和生涯规划,完善教师的阶段考核和评价模式。发挥制度的“指挥棒”作用,激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业挑战度,实现“科—教—学”相得益彰。

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突出教研教改的前瞻性、科学性,推动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让教研教改项目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先锋教学理念、科学教学方法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孵化器。

5.推进教育智能化,助力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创新

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加多元化,他们更倾向于碎片化学习,即在社会生活中随心、随时、随地,通过多种媒体对知识进行片段式地学习,从而增进知识、提高技能。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我们提供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也提醒我们要对学生的信息选择进行引导。因此,高校应该实施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的深度学习探索计划。在教学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建设智授系统、智课环境、智为平台,引入信息化新技术,将教学相关行为数据化,给教师提供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空间、教学方法推荐,实现精准教学,并协助教师确定教学改革方向;基于学生学习轨迹、学习习惯的不同,对每个学生做个性化学习内容、学习路径、职业规划推荐,促进探究式深度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一流课程建设是打破目前课程建设藩篱、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注重课程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无疑是一流课程建设的主旨与要义。在此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变革,构建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保障一流课程建设顺利开展。

Image

END

Image

来源: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