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9|老子对我们的警示在线收听

 乐道子真 2021-03-2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 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老子对我们的警示,希望我们要有觉悟。

事实上,老子首先启发的人,我们从《史记》里面可以看到,居然是儒家的孔子。孔子的年代大约比老子晚了三十年。孔子是鲁国人,在山东这一带,他还特地到河南,到洛邑去拜访当时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的老子,守藏史是管国家档案的。

老子学问很好,对礼仪方面特别娴熟。孔子向他请教许多问题之后,老子就教训他了。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希望他把握时机。时机好,尽量发挥;时机不好,就收敛,一点都不要勉强。不能说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那就很冒险了。所以,第一个希望孔子把握时机,顺时而行动。

第二点,他希望孔子能够收敛并加以修养。他还特别说,一个好的商人会把他的宝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为什么?你不这么做可能招来强盗。同时他也说,一个君子德行再怎么盛美,但是容貌神情要显得愚昧的样子。所以,老子希望孔子去除骄傲、欲望,要变得谦和无欲,这才是一个长生之道。这是老子对孔子的启发。

对我们一般人的启发更多了。我们就在老子书里面先简单提出四句比较容易的,下一集再谈比较深刻的。

首先,老子就说了,“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这是《老子》第六十三章,意思就是“你如果轻易就承诺了,一定很少能守信;看事情很容易的,一定先遇上各种困难。”这确实如此。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多毛病,其中之一就是轻诺容易寡信。自以为自己是热血青年,朋友有什么困难,别人需要我帮忙,我听了就立刻答应。答应之后才发现糟糕了,至少要花好长的时间,甚至半年才能帮别人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的事情怎么办呢?答应多了之后根本是手忙脚乱的,应付不来的,所以慢慢就学会教训了。现在,如果有人要我做任何事,我都会先说,我想一想再说,研究一下。

在《论语》里面孔子也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迫在眼前的忧虑,为什么?因为你过去没有长远考虑,现在事情来了。所以,你现在就要有长远的考虑,否则,将来事到临头你还是手忙脚乱的,捉襟见肘的。

“多易必多难”,任何事情都不要看得太容易。你如果没有好好准备,后面就会有麻烦。《大学》里面也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二段要向老子学的就是《老子》第四十四章,“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后亡。”意思是“过分的爱惜某些东西,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令招致惨重的损失。”说到“甚爱必大废”,确实如此。你看拍卖市场,如果有几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宝物的话,它的价格就一直往上飙升。为什么?大家都要这样的东西,那就耗费很大了。对物质如此,对人不也一样吗?《金屋藏娇》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耗费很大,那是汉武帝的故事了。

至于“多藏必后亡”,我有一个直接的观察。我有一位亲戚,他喜欢收藏玻璃杯。到任何地方去出差,住了旅馆之后,就跟别人要一个玻璃杯作为纪念。以前的旅馆玻璃杯都有特殊的设计,形状高高低低,圆的方的都不一样,上面还有饭店特别的标志。有时候旅馆不肯给他,也不肯卖他,他只好冒险了。自己带一个回来,查到再说怎么办。他家里面有个酒柜,里面放满了各种玻璃杯,灯光一打真是漂亮。结果发生了地震,酒柜整个倒下来,玻璃杯全部碎掉。我当时就劝他:“你没有学过《老子》吗”?“多藏必后亡”。储存很多宝贝的东西,损失的时候就很惨重了。像这些故事,都是一位老人家经过长期人间的经历,观察到许多事情,得到的心得,对我们来说帮助当然很大。

再看第三句,《老子》第三十三章,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是聪明,了解自己的是启明。”“聪明”跟“启明”不一样。“启明”在《老子》是特殊的用语,就好像前面说过,认知要从“区分”到“避难”到“启明”一样,那是最高的层次。但是,一般人只会耍弄他的聪明了。

了解别人,还了解自己,有很大的不同吗?让我们用《世说新语》的一段故事来说明两者的差别。

在三国时代,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大权在握,权倾朝野。有一次,匈奴派使者来拜见魏王。曹操这个人很爱面子,他知道自己的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于是,他找了一个叫做崔琰的帅哥,让他穿上自己魏王的衣服,坐在魏王的位置上。曹操自己穿上武士的衣服,假扮卫士,握刀站在崔琰的旁边。接见匈奴使者结束之后,曹操很着急,立刻派间谍向匈奴使者询问:“你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好歹是个外交官,见多识广,阅人无数。他就说了:“魏王当然是相貌堂堂,不过真正的英雄是他旁边捉刀人”。匈奴使者和假的魏王说话的时候,每碰到关键的问题,假的魏王,都要看看旁边卫士的脸色。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魏王是假扮的,真正的一把手是旁边卫士,也就是曹操。曹操听了汇报之后,知道自己的计谋被人家识破,恼羞成怒,立刻派人追杀这个使者。我们这边就知道了,这个使者肯定是没有读过《老子》。他算是前面的“知人者智”了,但他没有做到“自知者明”,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最后死于非命。我们对于这句话最好的一个举例说明。

再看第四段,同样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也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胜过别人,那是有力,胜过自己,那才是坚强”。我们都希望成为真正的强者。一个人年轻力壮,武功高强,能够胜过别人,这只能算是有力,就是力量过人,但不能算真正的强者。我们也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而另外,一个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内心有主见,不随俗从众,可以克制欲望,化被动为主动,那才是真正的强者。

我记得自己在念中学的时代,高中一年级就受到老子一句话的启发,也是在第三十三章。有一天语文老师大概心情不太好,进了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一行老子的话,叫做“强行者有志”,意思本来是“坚持力行下去的,是有志的表现”。当时,我们中学生理解的比较浅显,我当时把它理解为勉强自己往前走,就是有志向。年轻的时候听到“志向”这两个字,很容易热血沸腾。总想说,我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这句话使我深受启发。从此以后,我就养成一个习惯了,我念中学都是在学校住校的,每天晚上同学们都睡觉了,我一定再念十分钟,勉强自己往前走。遇到寒暑假的时候,同学们都放假了,我一定要再念一个星期,勉强自己往前走。从中学时代一路到大学后来到美国念书,我都保持这个习惯,勉强自己往前走。老子这句话究竟是不是我理解的这个意思呢?说实在,我当时也没有能力分辨,只能就字面来看。我想的是,每个人都有惰性,那么,你要想在竞争里面脱颖而出,就要勉强自己往前走,日积月累,自然会取得优势。所以,我对老子一直心存感激。到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了,老子对我们一般人的启发是很多的。

我们这一集就先说他对孔子的启发。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确实对中国思想有极大的贡献。而老子换个角度来看。他认为,一个人投身于社会,全力以赴,不见得真的可以改善社会;而另一方面,自己的压力很大,非常辛苦。为什么不缓一缓呢?能够一方面把握时机,顺势而动;同时,进行收敛修养自己。这样一来,可能活的稍微久一点,同时,对于人生的各种看法也会比较完整而圆满。

老子对我们一般人的启发,我们这一集先提前面几点:

第一个,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第二点,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后亡;

第三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点,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里面的启发已经非常丰富了。下一集我们会继续往这个方向去深入探讨,要了解老子对我们的警示,要有觉悟,进一步去做说明,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